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传统兵器你都认识吗?各种中国刀剑的绘画素材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9 19:44:42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中国传统兵器你都认识吗?各种中国刀剑的绘画素材                                                         

2019-10-19 19:30                    

                          

中国刀剑怎么画?传统兵器怎么画?学习绘画难吗?怎样才能学好绘画?想必这些都是绘画初学者们经常在想的问题吧,就是不知道如何才能绘画好中国的传统武器

那么今天老师就在网络上收集整理了一些关于如何绘画中国传统武器的教程给大家,中国传统武器的绘画技巧,教程非常简单,赶紧来看看叭:

弯刀;

类似环刀,但刀首无环。刀身狭窄弯曲,刀柄向下倾斜,与刀身强度相反护手可能为十字形。这种刀柄的设计广泛为游牧民族所采用,在马战中利于平割挥砍,便于直刺,同时不易脱手。后金,清朝之佩刀,多有此制。

元剑

部分学者认为,元代短兵中,剑的比例超过刀,但实物极罕,较难取证。少量出土之骑士俑,确有佩创之像,但长度很短,更似贴身防身之匕首,并不适合战阵格斗。以常理来说,游牧民族精于马战,弯刀更是首选。

明刀

刀一直作为明代步兵和骑兵的主要格斗短兵器,形制多样,其来源有三:其一为宋代遗留者:其二为明代自制者,其中包括仿元、仿偻刀;其三为日本输入之倭刀。

顺便推荐大家可以搜一下:灵猫课堂,或者打开手机微信,添加好友框内搜索:灵猫课堂,一键关注,学习无忧!上面有很多的插画课程,每天老师在线指导你的插画技法,让你的懒癌无从逃过,划重点,免费的,是真免费,是真的真的免费!

明早期卷云吞口铁装环首大刀

此刀刀身形状和吞口类似《武经总要)图版之宋屈刀,唯无长杆。刀头处略直,反刃出双齿。铁装卷云春口。刀茎设计为双手持握,尾部锻成环首,刀柄缺失。此刀包浆丰厚,刀身完好。以笔者之保守估计为明早用,更有部分观点认为系南未晚期。存世宋式大力实物极其罕见,此为其中之一,亦足珍贵

腰刀

短柄刀,因常佩于腰间而得名,据《钦定文献通考,兵考十四》载:明太祖洪武十三年正月置军器局,专典应用军器,其中“刀之属有摩挲刀,腰刀,滚刀、倭滚刀、米昔刀、黄莲刀。开脑大刀、大样摩挲刀,马刀等。”《明会典,军器军装一》:“永乐元年奏准,腰刀靶通用斜皮为饰。”明代后期,腰刀大量使用,成为军队的制式武器,腰刀二字也成为专有名词,多指军用短柄单手弯刀。明腰刀主要有三种形制,其-传承宋手刀、其二改良元弯刀。其三仿制日本刀。

明中期错银八宝在草纹饰装雁翅腰刀

此刀个头硕大,总长96厘米,刃长77里米,宽4厘米,刀头宽5.2厘米,厚0.8厘米,非勇武之人不能舞之。折沿圆铁传,正反两面满工,正面铝八宝图案,可惜错银已失。但图案仍比较清晰,纹饰古朴。刀镡育面及柄环和柄首均错满卷草纹,错银保存完整,硕大扇面方装,制作规整,铁质包浆厚实均匀。

刀身两侧在距刀谭5-6厘米的地方开双情,槽深目极规整,线条流畅,直通雁翅刀头。刀头造型商活有力,虽较一般刀的刀头硕大.却做的干净利索,绝无半点拖泥带水之嫌。力青厚重,竹节绞饰,威猛中透着秀气。整刀保存状态良好,钢质精纯,重心稳定,手感极佳,是现存明刀中难得的精品。

元式腰刀

与蒙古弯刀关联密切,形分雁翎*及柳叶*两种,前者弯度较小,宽度略大,与北亚游牧民族马刀有互通之处:后者弧度较大,狭刃锐锋,受西、南亚之波斯、印度弯刀影响较大。元代蒙古统治中原近一个世纪,其弯刀优越的性能和造型特点不可避免被后世所吸收并予以改良。

加之明初火器发展迅速,欧洲的佛郎机大炮和红夷大炮相继引入,其强大的火力使得钢铁重甲很快被轻型锁子甲和棉甲所代替。由于雁翎刀和柳叶刀刃薄尖锋,割刺皆宜,很快就在明朝军队中流行开来,并逐步代替了大部分厚重大头的雁翅刀。

以上就是灵猫课堂为大家从网络上整理分享的教程啦,主要是教大家如何绘画中国的传统刀剑,中国刀剑的绘画技巧,教程非常简单,相信这篇教程肯定会大家有所帮助,赶紧来看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2 16:23 , Processed in 0.00890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