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代天骄毛泽覃,英雄长恨,魂祭红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7 12:31:3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一代天骄毛泽覃,英雄长恨,魂祭红林                                                         2019-11-13 17:56                    

                          

毛泽覃,字润菊,1905年9月25日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在家排行老幺。作为毛泽东的弟弟,后世之人总会在忆起他时,与毛泽东联系在一起,但撇开这一层关系,我们不难从书籍记载的一桩桩、一件件战事中发现他的作战才华与革命理想。

星火燎原,毛泽覃与万千战士一同,组成了照亮百姓前进之路的明灯,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毛泽覃留下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委员、红军独立师师长、闽赣军区司令员。1935年4月26日,在率领众战士顽强抗敌一年后,毛泽覃于江西省瑞金县 (今瑞金市) 安治乡黄鳝口大山中作战时英勇牺牲,魂祭红林,时年29岁。

彼时的他,亲情、爱情他都没落下个完整的交代。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为他流下绵长的泪水,那一两滴晶莹的泪珠里,映射出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些调皮倔强的青年将领形象,他好似还活着,活在大家的心里,活在尘封的历史画卷中。

长兄领上革命路

毛泽覃一家家境尚可,父亲毛贻昌靠着早年攒下来的积蓄,成为了是韶山市的财东,家中有二十二亩地,可用于耕作与租赁,还做些稻米与猪牛的生意,收入颇丰,母亲文七妹是文天祥后人,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待人宽容恭让,深受乡里人的爱戴与尊敬。夫妻两人养育了毛泽东、毛泽民与毛泽覃三兄弟,并送三子入学读书,门风和畅,财运济济,日子过得清闲且自在。但1919年10月-1920年2月,夫妻二人因患病双双离世,家中生意无人料理,境况逐渐萧条,门庭冷落,让毛泽覃时时陷入忧伤的情绪之中。

长兄如父,文七妹在逝世之前,常常叮嘱毛泽东,说他作为哥哥,势必要照顾好两个弟弟,护他们的周全,这句话一直被毛泽东放在心上。年龄尚幼的毛泽覃在读完私塾后,因父母病重无人照料,便被大哥接到长沙湖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就读,彼时的毛泽东已经从一师毕业,任一师附小的主事,两兄弟形影不离。借此机会,毛泽覃接触到了新鲜的思想,又从哥哥那里借阅了关于马克思的书籍,读的孜孜不倦。1921年,毛泽覃16岁,在长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感受到革命的号召,毅然决然的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次年,其接到哥哥的指令,前往常宁县水口山铅锌矿领导工人运动。

那几年是较为动荡的,工人累且工资微薄,各地工人运动频繁爆发,二七惨案发生后,由于北洋政府军阀的残酷镇压,让工人们心有戚戚焉,安静了一阵子。当时毛泽覃仍旧在水口山固守阵地,经过了小半年的相处,已然和当地的工人们打成一片,关系好得很。但他也做出了一些成绩,譬如担任工人俱乐部教育委员兼工人学校教员,一边劳动,一边调查研究,让工人运动一直走在正轨上。是年十月,经过党组织的检阅,毛泽覃革命之心天地可昭,故将其转为中共党员,正式入党。

1924年,毛泽覃结束了为期一年半的“出差”,调回长沙,担任青年团长沙地委书记处书记,和田波扬发起成立湖南青年学艺社,开始积极宣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925年夏天,韶山大旱,粮食欠收,地主们为了谋取暴利,企图运米出城,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借此来哄抬米价,狠狠地捞一笔。这件事被毛泽东知道后,组织当地的农民进行了“阻禁平粜”的斗争,斗争要求地主们平价把粮食卖给老百姓,同时阻止和禁止地主把粮食运出本地。但这个运动遭到了省长赵恒惕的严厉反对,农民起义绝非小事,让他一个头两个大,气得牙痒痒,更是放出狠话:“湖南若有毛泽东,就没有我赵恒惕!”

另一边,毛泽覃与两个哥哥开展的建立党支部、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的事宜有了明显成效,但一纸通缉令下达,却让毛泽覃慌了神。在了解了事情始末后,毛泽覃知道是因为农民起义的事让赵恒惕怒上心来,所以赶忙冲到协会去向两个哥哥报信。协商后,三人决定从长沙转战广州。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三人分散去到广州,毛泽覃在途中接到妻子讯息,又折途往武汉方向去了,没成想半路与化名为杨举的二哥毛泽民相聚。二人顺利抵达汉中时,得知大哥近况,知晓其换了多份工作,先后在黄埔军校政治部、中共广东区委、广东省农民协会和省港罢工委员会待过,心也稳了下来。但大革命的风暴很快就降临了,面对何去何从的问题,毛泽覃听从了大哥的指令,决定各赴不同的战场。

大哥准备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二哥回湖南准备秋收暴动,自己则留在武汉,随军参加南昌起义。

自此,毛泽覃的革命生涯彻底揭开帷幕,等待着他的,是一条遥远且艰险的路。

甘洒热血为革命

1927年-1933年,毛泽覃为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攻占遂川县城等战斗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于红军长征后留任中央苏区,与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万永诚领导的福建闽西红军、游击队一同作战。然而,此时的苏区已经落入敌手,王明的“左”倾错误迫使毛泽覃、谢唯俊、古柏等人戴上了“罗明路线”的帽子,严重影响了军队及地方的职务调配。再加上蒋介石的气焰越发嚣张,公然喊话:“三个月内全歼红军”,并派遣了大队人马,包括卫立煌、李默庵为驻闽第十绥靖区(闽西)正、副司令官,8个正规师和部分地方保安团等反动武装在内,共10万余人不等,想要一次性拔掉这一根刺。

如此局势之下,毛泽覃自知不能再受到王明的错误思想的影响,一心研究如何攻克蒋介石发起的“清剿”行动。但由于蒋介石经验老道,不与擅长游击战的红军硬碰硬,反而是找准了红军物资匮乏的大漏洞,想要通过“每向前推进一步就筑垒、修栅、建碉堡,设置一道道严密的封锁线”的方式围困红军,让红军缴械投降。在4000余人对战10万余人的态势下,万永诚由于指挥错误,在未考虑到实力差距,便号令突围,致使2000余名战士被困四都乡一带,只有陈潭秋、邓子恢、谭震林所部从中央苏区突围出来的100余人,安全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红军方损失惨重。

这一消息很快便传到了留守阵地的项英耳中,他当即吩咐山区作战经验较为丰富的毛泽覃带领一个连的兵力前往闽西,去找福建省委书记万永诚,一来是了解清楚福建的作战情况,二来是传达中央书记处和苏区中央分局关于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三来是指导作战工作,扭转错误,用游击战应敌,看能否反败为胜。

此时的毛泽覃已经官至省委书记秘书长,他带着艰巨的任务,途经于都南部的禾丰、会昌的白鹅,几经周折到达闽西,终于在四都山区与万永诚、龙腾云汇合了。

两股力量集结后,毛泽覃率领的独立师一部与福建省委书记万永诚、军区司令员龙腾云率领的队伍会合整编,成立新的闽赣边界军区领导机构。后续,因万永诚几次三番不听劝诫,刚愎自用,导致战局更为紧张,1935年4月上旬,部队在腊口西分水坳被敌人包围,战士们死的死,伤的伤,毛泽覃心绪愈发沉重。

在一次次的退守攻防下,万永诚终于不再固执己见,选择听从毛泽覃指挥。时值4月下旬,毛泽覃协游击队员们行至江西瑞金县黄膳口一处名叫“红林”的大山深处,黄鳝口是瑞金的南大门,与福建长汀县不过一山之隔,本来追得紧的国民党军队,在毛泽覃一众人等进入红林后,便没有了踪迹。

其实啊,看似平静的环境下,隐藏的却是极大的祸端。

黄鳝口早在五个月前就被国民党化为了军事战略要地,交界的要道上的瞭望塔,窥视着游击队员的一举一动。而国民党为了更好地将全部人员一网打尽,早就驱赶了本地的所有居民,只待所有人往里钻了。可是毛泽覃却并没有发现国民党的这一诡计,众战士们步行来到黄田坑村大东坑黄狗窝纸槽时,早已断粮数日了。

大伙儿在民宿里稍作休整,瞧见有好心的农家留给游击队的南瓜,补充了一些能量后,便半梦半醒的睡了一会儿。1935年,天还未破晓,纸槽外枪声迭起,吵闹声不断,原来国民党的军队已经将此地团团围住,却仍不敢上前,只是一直喊话让毛泽覃与众战士们不要做无畏的抵抗,直接投降。

毛泽覃哪里会屈服于淫威之下呢,拿起一杆枪就冲了出去,率领部队一同往后山退去,但不幸的是,毛泽覃在端枪掩护战友逃离时,胸部中弹,当场壮烈牺牲。敌军一顿搜刮后,发现了毛泽覃口袋中的两张相片,一张是朱德的,一张则是他大哥的,顿时欣喜若狂,为抓住了红军高级将领感到无比自豪,丑恶的嘴脸昭然若揭。

英雄长恨,魂祭红林,毛泽覃,值得后人尊敬的革命烈士!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1 23:14 , Processed in 0.00810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