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乾隆最宠爱宫女,10年生7子,死了20年,仍念念不忘,追封为皇后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8 02:30:02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乾隆最宠爱宫女,10年生7子,死了20年,仍念念不忘,追封为皇后                                    

            

        2020-02-07 22:32                    


乾隆30年正月,48岁的乾隆,带着自己的皇后那拉氏、令妃、庆妃、荣妃等等,一路莺莺燕燕,欢声笑语,开始了自己的第四次南巡,南巡途中,一众妃子还给乾隆过了48岁生日,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其乐融融,然而,很快便发生了一件令乾隆不愉快的事情。

二月十八日,乾隆一行人来到杭州,乾隆与妃子一起吃饭时,皇后那拉氏便没有出现,当天晚上,乾隆便派驸马福隆安,将皇后那拉氏送回了皇宫,一年半后,那拉皇后便抑郁而终,乾隆竟不肯以皇后礼仪下葬,让人很是吃惊。

乾隆与那拉皇后在杭州究竟发生了什么呢?说法有很多。

第一个是江南猎艳说,说乾隆深夜要去寻花问柳,那拉皇后苦苦相劝,惹怒乾隆,被遣散回京;第二个说法是宠妾灭妻,乾隆在江南看上一女子,要立为妃子,但是那拉皇后不许,这才闹不愉快;第三个说法是后宫争宠,乾隆想升令贵妃魏佳氏为皇贵妃,那拉皇后不许,这才发生口角。

但不管是什么说法,那拉皇后都干了一件事,那便是剪了头发,在乾隆眼中,那拉皇后此举是诅咒自己去死,是那拉皇后“平日恨他必深”的一种表现,这才是那拉皇后死后,不愿用皇后礼仪下葬的真正原因。

俗话说的好,一鸡死一鸡鸣,那拉皇后失宠,便会有另一位妃子冒头,今天的主角,便是那拉皇后死后,冒头的这位妃子,令妃魏佳氏氏。

令妃魏佳氏,比那拉皇后小9岁,乾隆10年,当时的那拉皇后才被乾隆封为娴贵妃,而18岁的魏佳氏,因为长相出众,气质优雅,引起乾隆注意,被封为魏贵人,但就在这一年,魏佳氏又被乾隆升为嫔,算是初步得到了乾隆的欢心。

乾隆13年,魏佳氏被升为令妃,此时的魏佳氏,年仅21岁,要知道,当时的魏佳氏,并未给乾隆生育一儿半女,而且,魏佳氏的老爹魏清泰只是个包衣奴才,算不得有政治背景,只能说,乾隆时真的喜欢魏佳氏。

乾隆21年,28岁的魏佳氏,终于为乾隆诞下第一个孩子,虽然是个女儿,但乾隆依旧很是喜爱,将这个女儿指配超勇亲王策凌之孙拉旺多尔济。

此后,魏佳氏的肚子像是开了挂,从乾隆21年到乾隆31年,10年时间,便给乾隆生下5子2女(皇十四子永璐夭折),可以说,从乾隆21年开始,魏佳氏的生活,基本就是怀孕、生孩子、坐月子,这三件事上面循环。

自从给乾隆生儿育女后,乾隆对魏佳氏的宠爱,也达到了极致,不仅将令妃升为令贵妃,而且据《清史稿》记载,乾隆每次出巡,几乎必带魏佳氏,甚至有好几次,魏佳氏都是在出巡途中怀孕,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当时的令妃,已经宠冠后宫。

乾隆30年,在废掉那拉皇后后,乾隆立刻提升魏佳氏为皇贵妃,从这一点似乎可以看出,乾隆之所以要废掉那拉皇后,可能跟魏佳氏也多多少少也有些关系。

在满清,皇贵妃与皇后,仅有一步之遥,可令人奇怪的是,魏佳氏从乾隆30年被封为皇贵妃,一直到乾隆四十年病逝,统领后宫10年,依旧没能坐上皇后之位,这是为什么呢?乾隆不是很宠魏佳氏吗?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乾隆已经决定,要立魏佳氏的儿子永琰为自己的继承人。

满清中后期有个习惯,那便是皇帝会秘密立储君,并把诏书放在乾清宫“光明正大”匾额之后,既然立了魏佳氏的儿子当储君,那魏佳氏,就不能太招摇,而且,魏佳氏出身低微,还有汉人血统,如果让她当皇后,难免会给魏佳氏的儿子永琰带来不少麻烦,于是,只能委屈一下魏佳氏了。

乾隆60年,此时的魏佳氏,已经离世20年,也是在这一年,乾隆正式宣布,立魏佳氏的儿子永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魏佳氏为皇后,死后20年,佟佳氏终于如愿以偿得了皇后之位。

然而,福兮祸兮,本来,魏佳氏一个皇贵妃,死后时没资格跟乾隆葬在一起的,但被乾隆追封为皇后,便被迁到清东陵的裕陵与乾隆合葬。

1928年,民国军阀孙殿英盗了清东陵,乾隆陵墓遭破坏,魏佳氏的棺椁,也跟着乾隆遭了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9 18:41 , Processed in 0.01154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