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6 10:19
酒,宋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词者钟爱之,或许是因为酒与人们的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吧,君不见,墨客骚人喜欢饮酒做诗,江湖侠客也喜以酒会客。酒既可以用来表达洒脱豪迈的胸襟,也可以用来表达黯然销魂的愁情别绪:久别重逢、金榜题名、花前月下,此等快意之时,焉能无酒?故人远去、无颜江东、孤身他乡,念此时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浊酒
浊酒在宋词中俯拾皆是。那么,什么是浊酒呢?浊酒是与清酒相对的。一种说法是,浊酒是指没有滤过的酒,或者因为技术不高,纯度不够,从而不够清澈。也有说法,古代时候酿的酒都是米酒,里面大多有很多沉淀物,所以有浊酒之说。到了周代,就有了相对完善的制酒工艺,有了专门从事酿酒的人(酒人)和相应的官吏(酒正)。此时的酒有三酒五齐之分。“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周礼注疏》),事酒为因事之酿,时间很短;昔酒是可以短时储藏之酒,稍醇厚一些;清酒则冬酿夏熟,为当时酒中之冠。“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缇齐,五曰沈齐”(《周礼注疏》),五齐是五种不同成色的酒,泛齐为酒糟浮在酒中,醴齐是滓、液混合,盎齐是白色之酒,缇齐是丹黄色之酒,沉齐是酒的糟、渣下沉。此五种酒是相对于清酒的浊酒。悲壮
浊酒在边塞词中多添了一份英雄气概。范仲淹在其著名的《渔家傲》一词中有“浊酒一杯家万里”的荡气回肠之句,浊酒恰是边塞军旅生活条件低劣的写照,自是与家中的舒适无法相比。在雄浑沉郁的词句中,在泾渭分明的对比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已过半百之年的老将军,端着一杯浑浊的酒,看着身边不能入眠的将士,想起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内心的沉郁一展无遗。然而边患未平,归去谈何容易?壮志未酬和思乡忧国的滋味一起涌上心头。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边塞词中浊酒多表现的是悲壮与沉郁。张孝祥的“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则更多的是边关将士的悲壮!镇守边关,唯有浊酒可以解心中为国征战的情愫,饮罢迎面而来的风也多了几分悲壮的色彩。其中的“一尊浊酒”用的便是范仲淹的典故,两相对比读来,边塞军旅生活的悲壮如同亲受。洒脱
杨慎《临江仙》“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字一字读来,感受到的无不是作者乐观洒脱的情怀。故友相逢,庆贺只需要一杯浊酒。故友知心,不在乎外在的形式,一杯浊酒就足以将所有的世事变幻一起饮下,这便是饮酒之人的洒脱、豪迈。清欢
苏轼曾有著名的词句“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一句为多少文人骚客所传唱,盖其一语点破文人心中的一个梦境:远离官场倾轧,远离都市喧嚣,远离功名利禄,独守一份清淡的欢愉。林清玄还专门为此写了一篇散文《清欢》。浊酒,其质不高,恰是这样一种清淡欢愉的象征,故而宋词中用此意的词句亦不在少数。愁情
黄庭坚《点绛唇》“浊酒黄花,画檐十日无秋燕”句,则是将浊酒和黄花两个意象排在一起,传达作者感叹年华流去的黯然之情。吕本中《西江月》中“一杯浊酒两篇诗,小槛黄花共醉”作结全词,将一个作者悲慨时事却无能为力,唯有一腔愁绪的心情表达了出来。独把酒杯,独对黄花,在作者看来,只有浊酒和诗可以解忧释愁,只有黄花能够知晓自己内心。这种独自忧愁在陆游的词作中亦有,陆游《沁园春•粉破梅梢》中“浊酒一尊和泪斟”,叹惋岁月流逝,不胜唏嘘,只能借着浊酒聊解忧愁了。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