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美术学院吴宪生:要创作出真实的作品,必须有真实的生活基础!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 07:55:34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20-10-1 07:56 编辑

中国美术学院吴宪生:要创作出真实的作品,必须有真实的生活基础!                                                         2020-09-30 11:07                    

                          

吴宪生谈创作:生活与创作的真实性
古人说“外师造化”,今人说深入生活,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艺术创作不能全凭主观臆造,要从客观世界中去寻找创作的灵感。
读万卷书,是理性的认知;行万里路,才有感性的理解。要真正了解我们生存的社会,必须深入到真实的生活中去。
人们往往想当然地认为生活是某一种样式,但你真正深入到生活中去之后,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情。想象与真实生活总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要创作出真实的作品,必须有真实的生活基础。

绘画中的真实,源于画家对客观生活深入细致的观察,人物的内在精神由表情或动态呈现出来,往往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便传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有生活基础的造型会让观众感觉亲切、真实可信;没有生活基础的造型便显得假、有腔调;“假”与“不假”的动态差异往往并不大,一如王国维论诗词,“隔”与“不隔”,奥妙在只字之间。
绘画是视觉艺术,艺术形象的塑造依赖于对客观形象的真实感受,但感受的方法不同,其结果也大不相同,如果只是跑马观花似的去拍一堆照片,回来依照片画葫芦,创作出来的形象是不会感人的。当下的社会环境,要求画家与劳动者同吃同住同劳动,似乎有些勉为其难;但每到一地,去他们住的房子里看看,在农家的火塘边、炕沿上坐坐,去看看他们穿得如何、吃得怎样,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同他们聊聊天、听听他们的希望与忧愁,还是可以做得到的。有了这些实实在在的所见所闻,画家的情感便与被表现的对象亲近了很多,画家眼中的人物形象也更加实在了,艺术的表现便有了客观的基础。

深入生活,要身心都深入到所要了解的生活当中去,不能身下去了,心还浮在面上;把心沉下去,用心去体验各种不同的民族、不同人物的生活,才能真正地了解他们。
生活中的形象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我们的人物画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要当场多画写生、速写,这种当场的记录好处是保持了画家对人物的最直接感受,画出来的形象生动而富有个性特征。而拍了照片回家画,则没有了现场的激情,形象感觉也大打折扣。因此,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当场画写生,作画时,尽量客观地去表现形象,不要戴有色眼镜去观察形象,否则容易掉入概念化的陷阱。

深入生活的过程是情感认同的过程,不同生活经历的人对生活有不同的理解。我出生在皖南的一个小山村,我的祖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我上小学之前随祖父母生活在乡下,童年的农村生活在脑海里打下了很深的烙印。高中毕业后又下乡插队3年,做了一回地道的农民,所以我对农民的生活比较熟悉,对农民有着特殊的感情。每到一地,看到那些善良而勤劳的大爷、大娘,我的脑海里便闪过祖父母的身影,仿佛我又回到了他们的身边。我很乐意用画笔去画他们,把他们的朴实、善良而又饱尝生活艰辛的形象表现出来,把他们的形象从大山里、从田边地头带到美术馆的展览大厅里,我觉得有一种义不容辞的义务,是一个农家后人应尽的责任。

当我和研究生们花费了2个小时,沿着陡峭、湿滑的田埂小路,浑身是汗的爬上贵州黔东南大山顶上的瑶寨时,我才真正知道瑶寨的孩子们每天下山上学的艰难;当我坐在四川大凉山彝民家的火塘边吃他们当做主食的烘土豆时,我才体会到粮食对他们的珍贵;当我在陕北一个叫王家岔的村镇上遭遇了炎热的夏天,晚上一身臭汗而无水洗澡时,我知道了水对于当地农民的意义;当我在窑洞前看到年迈的老夫妻推着沉重的石碾压面时,我从他们蹒跚的脚步里看到了生活的不易,才真正明白了乡村留守老人的困境……不亲眼看到、不亲身经历,是不会有这样的体会的。
我是个想象力不太丰富的人,没有真实的生活基础,我便画不出画来。我想,只要精力与体力允许,我会不断地到我所钟情的生活中去看,去体会,去获取创作的灵感。



























































吴宪生,1954年生于安徽宁国。197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结业于方增先、顾生岳任导师的人物画研究生班,1992年赴法国巴黎进行艺术交流。从事中国画的教学与创作近40年,曾任中国美院成教学院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会员、浙江省美协理事、浙江省人物画研究会副会长、西泠印社社员。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并先后在杭州、台北、烟台、台州、济南及法国巴黎、勒阿佛等地举办个展。《为了信仰》获1992年浙江省美展优秀奖,《林风眠像》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浙江省美展银奖,《素描教学新论》1993年获国家教委、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二等奖。出版有《人体线条素描》《吴宪生水墨人体画选》《女体素描》《头像素描》《水墨人物画》《吴宪生画集》《人物画小品技法》《吴宪生人物画》《水墨人体艺术》《人物画技法》《当代名家素描画典——吴宪生素描作品集》《吴宪生古装人物画集》等。

本文来源│浙江文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0-7 15:21 , Processed in 0.00823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