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就因一仗没打好,影响了这位中将的军衔评定?来看这一仗的经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5 18:49:5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就因一仗没打好,影响了这位中将的军衔评定?来看这一仗的经过                                    

            

        2020-12-21 18:28                    

                          

在1955年的军衔评定过程中,毛主席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评级时。”
实际上,在功名利禄面前,绝大多数中国共产党人是高风亮节、淡泊名利,对个人进退不萦于怀的。
比如说曾是红四方面军的统帅徐向前,听说自己会评上元帅,马上写信给毛主席,说革命成功就好,自己当不当元帅无所谓。
又比如主持评定工作的罗荣桓,也认为自己无尺寸军功,不同意出任元帅。
还有许光达,许光达知道自己将被评为大将,内心非常着急,连夜给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写信,要求降低标准,评上将就好。他还说过这样一段话:“要是周逸群、柳直荀、段德昌这些同志不死,他们才应该是大将。”
此外,让衔的还有徐海东、徐立清和孙毅等等。
这些人的品格高洁,非常值得后人崇敬。
与之相对,也有个别人觉得自己的军衔评低了,曾向中央反映。他们的反映,也都是按照正常的渠道进行的,补充一下自己的情况。
比如说王近山,他在长征以前就是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师长了,和陈赓平级,抗战时任太岳纵队副司令,解放战争时任二野三兵团副司令兼任十二军军长和政委,只评上中将,觉得低了,就如实向上反映了。
又比如说钟伟,他在红军时期的最高职务是师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中提拔得很快,是四野的12纵队司令,和黄永胜平级,后来任四野49军军长和梁兴初平级,评少将,觉得低了,也嚷了几嗓子。
总体上来说,大家体现出来的素质还是很高的。
整个评军衔工作也就顺利有序地完成了。
而对于个别人的牢骚,毛主席也都照顾到了。比如说钟伟,毛主席亲自点名要由他担任北京军区参谋长,其工作待遇是按照中将甚至上将的标准来进行的。
近来,又有些文章提到,王近山和钟伟之外,王必成也曾经找谭震林帮自己反映,因为谭震林是他的老上级,结果呢,挨了一顿批评。文章还提到了涟水之战。说涟水之战是王必成一生中打得最丢脸的一仗,因此王必成就不再说什么了。
不过,很快就有王必成的老部下出来澄清了,说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发生在胸怀坦荡、党性修养严谨的王必成身上。说中央军委对军衔评定是严格按照资历、战功、贡献来评定的。当时规定:兵团司令、政委一般评为上将,兵团副司令、副政委一般评为中将。叶飞、王必成、陶勇是粟裕的三员战将,叶飞是兵团司令评为上将,王必成、陶勇是副兵团评为中将。另外,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部队在1937年改编为了新四军,共编为6个团,叶飞为6团团长,王必成、陶勇是从红四方面军来的,王必成为2团参谋长,后提为团长,陶勇为4团副团长,后提为团长。在抗日战争后期,叶飞为一师副师长,王必成、陶勇为一师第2、3旅旅长,叶飞是王、陶两人的上级。因此叶飞评为上将,王必成、陶勇评为中将,那是完全合理的、正确的、公道的。部下还回忆,1955年9月,刘伯承、陈毅在南京代表中央军委对华东军区的高级干部授衔。王必成授衔中将军衔后,回到上海警备区自己家里,高兴地穿上新发的军服,佩戴中将军衔与妻子、子女以及身边的工作人员合影留念,这充分地说明了王必成对授予中将军衔是满意的。

至于涟水之战,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又一次挑起内战,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保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1945年11月10日,华中新四军部队正式组成华中野战军,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委,王必成任华野第六纵队司令员,江渭清任政委,进行“百日”大练兵运动。1946年夏,华中野战军进一步调整了部队的战斗序列,将第6纵队改为第6师,谭震林兼师长和政委,王必成任副师长。
在这一年的7月至8月间,王必成率第6师参加了闻名遐迩的苏中七战中的五战,五战皆胜,歼敌1.6万余人,一举夺得了苏中地区的战略主动权。
怒急攻心的蒋介石为了挽回战局,将他的嫡系王牌师——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砸入了淮南解放区。
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是由74军整编而成,实际兵力有三万多人,曾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多项战役,多次挫败日军,有“抗日铁军”的称号。其在德安、上高、常德三次战役中的表现尤突出,让美军顾问团说出了这样的话:“中国只有74军能打”。
在上高会战之后,74军作为首批五个军之一换装苏式装备,有115毫米榴弹炮4门,76毫米野炮8门,37毫米反坦克炮4门,7.62毫米M1910水冷式马克西姆重机枪25挺,7.62毫米M1910马克西姆托加莱和M1928德克恰廖夫轻机枪70挺,装备精良,火力强大。
1945年8月,日本投降,74军空运南京受降,并担任南京守备,因此被称为“御林军”。
1946年3月,74军改编为整编74师,改换为美械装备,全师下辖3旅6团,共装备105毫米榴弹炮12门,75毫米山炮54门,37毫米战防炮36门,81毫米迫 击炮96门,60毫米迫击炮108门,火箭筒36具,火焰喷射器54具,重机枪108挺。此外,还有1080挺7.62毫米1918A2轻机枪、2400支9毫米美制M1汤姆森冲锋枪和加拿大斯太令卡宾枪、4800支7.62毫米M1903A1春田步枪,军官配9毫米勃朗宁M1911A1手枪。无线电报话机配备到连,共有机动车约300辆、骡马1000匹。
当时有一个说法:“有10个74师就可以统一全中国!”
这支军队一进入淮南,淮南解放区的形势便发生了急剧恶化,我解放军抵挡不住74师的强大火力攻击,被迫撤出淮南根据地。
一击得手,骄横无比的第74师便沿运河长驱直入,兵锋直指淮阴。
淮阴是苏皖解放区的首府,得失事关全局。粟裕不敢怠慢,一面急调皮定均、成钧速至淮阴城下进行阻击;一面亲提第1师、第6师从海安城下撤围,奔赴淮阴,围歼第74师。
皮定均、成钧都是出了名的悍将,豁出去跟张灵甫死磕,使敌第74师在城下难逾寸步。
张灵甫侦知粟裕大军就要赶到,竟然兵行险着,出奇兵在我防线的中央段进行夜袭。
国民党军向来害怕夜战,而这次夜战又发生在我最坚固地段,我军大出意料,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张灵甫再在后面催动大军攻城,双方血战到天明。毕竟敌第74师有备而来,而且挟有破釜沉舟之气势,其最终赶在粟裕援军赶到前攻入了城内。
粟裕匆匆赶来,看见城池易手,战机尽失,只好撤退。
张灵甫得势不饶人,乘胜南进,三天后又占淮安(现淮安市楚州区)。
至此,华中解放区的心脏——两淮地区完全失陷。
而敌第74师在淮阴战役中所表现出的强大战斗力也给解放军参战部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某些人还出现了“恐74师症”。
未能与敌第74师交上火的王必成不信邪,以拳击掌,说:“就让我来和这个张灵甫较量较量!”
第74师占领淮阴后,下一个进攻目标便是淮阴东北35公里处的涟水。
涟水为苏北重镇,是联结山东、华中两大解放区的枢纽。
攻打涟水,张灵甫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战术:先佯攻城外的茭菱镇,等涟水守军的注意被吸引过来后,自己亲率主力猛攻涟水城。
1946年10月22日,敌第74师攻势如潮,其炮兵对涟水城的南门渡口发起震天动地的炮击,主力部队乘橡皮舟渡过废黄河,在城南防线中央撕开一个宽大缺口,直扑涟水城。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必成的第6师拍马赶到!
第6师将士冒着敌军飞机、大炮猛烈的炮火,及时增援城南阵地,以死相搏,第6师主力甚至与敌人拼起刺刀,用刺刀歼灭了第74师一个营。
张灵甫被王必成这支生力军的气势所震慑,感到取胜不易,整军退去。
改日,双方再战,彼此都倾尽全力,硬碰硬。
一时间,枪炮声大作,连日不绝。

毕竟,第74师炮多、机枪多、冲锋枪和卡宾枪多,火力远优于我军。鉴于此,王必成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防守,在一天之内,连续挫败了第74师的8次猛攻。
张灵甫久攻不下,终于明白自己遇上的是一个可怕的对手——抗战中被称为“王老虎”的王必成。
入夜,第6师发起反击,陶勇的第一师又如期赶到,两军夹击,终于将敌第74师击败。
此战,张灵甫损兵折将,付出了7000余人伤亡的惨重代价,狼狈不堪地撤退回淮阴城。
退兵之时,张灵甫回望涟水,将失败归咎于涟水城内的一座古塔,说就是由于守军占据着这个制高点,74师冲锋失利。发誓说,下次打涟水,要用一千发炮弹打碎这座古塔!
张灵甫是退走了,王必成却也捏了一把冷汗,连称张灵甫了不得,感叹说:“兵败而不山倒,两虎未擒一狼,姓张的有一套。”
一个月后,在国民党军其他部队配合下,张灵甫率第74师再犯涟水。
此时,陈毅、粟裕正在北线准备宿北战役,坐镇南线的谭震林将王必成第6师摆在涟水南面,对决第74师。
两军对峙,恶战一触即发。
张灵甫没有食言,开战前,他将近100门重炮一字儿排开,对着王必成的阵地尤其是涟水城内的古塔进行密不透风的狂轰滥炸。
张灵甫还出动了数架飞机从空中不断地向下投掷高爆炸弹、凝固汽油弹。
一时间,王必成的阵地上的每一寸土地都被炸了个遍。
然后,张灵甫才指挥坦克引导着第74师步兵发起铺天盖地式的猛攻。
饶是这样,王必成的第6师还是坚守住了阵地与敌进行了两个昼夜的激战。
第三天夜晚,王必成还组织起反击。
但敌第74师以美制M1917式勃朗宁重机枪在暗夜中织成严密火网,第6师冲锋受挫。
王必成无奈只好改变策略,准备以空间来争取时间,将全师梯次展开,构筑了纵深的野战工事,节节抗击敌军进攻。
双方又激战了七日七夜,第6师官兵英勇顽强,始终将进攻之敌阻击在涟水南面。
就在战局陷入僵持状态时,张灵甫突然亲率主力绕道从西面扑向涟水,一下子就突破了城西守军的第一道防线。
王必成大为震惊,亲自率一个旅返城。

城西的攻防战很快就进入白热化,王必成率敢死队端着卷刃的刺刀一个个地将来犯之敌赶了下去。
谭震林也知情形紧急,又加调第6师第十八旅也回援涟水城。
张灵甫的反应也很快,他在我第6师第十八旅未到之机,集中了城西和城南两大进攻集团的炮火一齐向解放军城西阵地进行轰击,以强大的炮火攻破了涟水城垣,突进了城内。
攻入城后,敌第74师充分发挥美式火焰喷射器和“巴祖卡”火箭筒的威力,与我军逐街逐屋的争夺。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王必成第6师主力被迫撤退。
撤退途中,听说有部队未及撤退全部牺牲,王必成凝视着涟水城内冲天的浓烟烈火,青筋暴露,死盯不动,最后被警卫员和参谋人员强推北去。
第二次涟水之战,我军共毙伤敌军4000余人,但自身也付出了重大代价,有4000余人血洒疆场。
报了前仇的张灵甫,沾沾自喜,率领一群高级军官在涟水古塔下合影留念。
实际上,二战涟水张灵甫虽然胜了,但涟水并非国民党军进攻的重点,此役就国民党全面进攻的战略而言并没有多大意义。涟水失陷,也不等于我军战役的失败。由于6师在涟水十余天的英勇抗击,拖住了国民党军整74师等部兵力,使山东、华中野战军能集中优势兵力,于15日至19日,发起宿北战役,全歼国民党军整69师。
另外,但国民党军整74师前后伤亡近万人,基层战斗骨干损失惨重,元气亏损,终于招致后来孟良崮之败。
涟水失陷,陈毅曾要撤职查办王必成,但粟裕爱材,认为王必成是不可多得的虎将,主张改为留职检查。
在接受处分时王必成对陈毅、粟裕说:“日后打74师,绝对不要忘了我王必成的6师!”

粟裕当即将华野参谋长陈士榘招到面前说:以后凡我华东部队组织歼灭74师的战役,一定让6师参加,一定让王必成同志参加。并嘱咐将此命令记录存档。
1947年春,山东、华中军队进行统一整编,组成华东野战军,王必成任第6纵队司令员。
1947年2月,王必成率华野六纵参加莱芜战役,创造了一个纵队在一次战役中歼敌2.4万余名的辉煌战绩。
5月,王必成率部参加了围歼张灵甫的孟良崮战役。
此役,王必成将开战后一直留作预备队的特务团投入战斗。
憋足了劲的特务团连夺三个高地,直扑张灵甫的指挥所,一举将张灵甫击毙。
这天,距离涟水失陷仅5个月。
俗话说,胜败乃是兵家常事。
如果仅仅因为一场战斗而影响到一位将军最终战功的评定,显然有失偏颇。何况,从两次涟水之战及孟良崮战役的表现来看,王必成将军的表现可圈可点,并不减其半分英雄色彩。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9 17:29 , Processed in 0.01015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