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现非遗之美》——徽墨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04:41:14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发现非遗之美》——徽墨                                                         2021-01-20 08:44                    
                          徽墨制作技艺,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徽墨是中国特有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徽墨制作技艺,安徽省绩溪县、歙县、黄山市屯溪区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历宋、元、明、清而臻于鼎盛。徽墨制作技艺复杂,如桐油、胡麻油、生漆均有独特的炼制、点烟、冷却、收集、贮藏方法,松烟窑的建造模式、烧火及松枝添加时间与数量、收烟及选胶、熬胶、配料和剂等也各有秘诀。

从现有史料来看,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由于安史之乱,大量北方墨工纷纷南迁,导致制墨中心南移。易州墨工奚超父子逃到江南歙州,见这里松林茂密、溪水清澈,便定居下来,重操制墨旧业。他造出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

南唐时后主李煜得奚氏墨,视为珍宝。遂令其子廷 为“墨务官”,并赐国姓李作为奖赏,奚氏一家从此更姓李。从此,歙州李墨遂名扬天下,世有“黄金易得,李墨难获”之誉,全国制墨中心也南移到了歙州。此后,制墨高手纷纷涌现,如耿氏、张遇、潘谷、吴滋、戴彦衡等,徽州墨业进入第一个鼎盛期。

宋元时期墨工又在前人的基础上,添加药物成为药墨。使人们不但用墨也开始了藏墨,因而墨开始向工艺品方向发展。

到了明清时期,徽墨的制作进入盛世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产量激增,制墨技艺也不断进步,墨的图案绘刻和漆匣的装潢制作,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名工与名品层出不穷,形成了以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为代表的休宁派。清代,徽墨制作分为四大名家系统,即曹素功、汪节庵、汪近圣和胡开文,其中汪近圣和胡开文两位都是绩溪县人。

他们对徽墨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创新,终于制成了有如“金不换”的文苑珍品,其中龙香剂墨、天琛墨、仙桃核墨、紫薇恒星图墨、鱼戏莲墨、西湖十景墨、地球墨等均为绝世之作,使徽墨形成了“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奉肌腻理”的特点。这时期的徽墨按原料不同还可分为松烟、油烟、漆烟和超漆烟等品种,其中最名贵的是超漆烟等高级油烟墨,这类墨散发出紫玉光泽,用于书法色泽黝而能润;用于绘画浓而不滞,淡而不灰,层次分明,故受到历代书画家的推崇。

徽墨从清代顺治年间一直到光绪、宣统年间代有传人,到了1956年1月歙县仅存老胡开文、胡开文正记、胡开文顺记、胡开文仁山氏四家墨庄,合并为地方国营歙县老胡开文墨厂,绩溪的几家墨厂,不仅大量生产书画用墨,而且还恢复了一些优秀的传统产品,如“苍天珍品”、“廷王圭遗法”、“潇湘八景”、“八宝奇珍”、“十二生肖”、“宝剑”、“月精”、“金龟”、“玉蝉墨”、“十八罗汉”等等,都是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并存的成套集锦。

徽墨的墨模由能工巧匠雕刻出名人的书画,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在工业制图、装潢美术、印刷、医药、描瓷等许多方面,徽墨也有广泛应用。

当代以来,徽墨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恢复了茶墨、青墨、朱砂墨、五彩墨和古香古色的手卷墨的生产,并增添、开发了新的品种。另外,将墨锭制成各种艺术形态并施以五彩,嵌在锦匣当中,以供人们鉴藏,是现代制墨业的一大特色。

(责任编辑/姚泽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21:00 , Processed in 0.00717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