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退休老人为海口历史文化遗存留影 走村过巷“寻古”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8 19:43:5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退休老人为海口历史文化遗存留影 走村过巷“寻古”人                                                         2021-02-08 10:32                    

                          
海口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兴镇儒本村古井。 林芳善 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海口市龙塘镇玉成村表厥宅里门坊。 林芳善 摄

林芳善给自己的书稿贴上标签。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林芳善出门时会带上各种摄影设备。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府城岁月》《火山石古村落》《谕示禁判碑》《坊楼塔桥亭台》《羊山古村门》《祠庙》《井泉》《民居》《墓葬》《牌匾》……海口有位退休老人林芳善,用10多年时间踏遍海口城区和乡村,完成了10个系列共12册的历史文化遗存图录初稿。
走遍海口600多个村落
高高的个子,灰白的头发,走起路来腰身挺直,讲话不急不缓, 71岁的林芳善,看起来比他的实际年龄要年轻很多。
“我退休前在琼山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工作了20多年,长期跑基层,对海口尤其是琼山地区的历史文化一直很感兴趣。”林芳善常年下基层,几乎跑遍了海口的乡村,对海口市的历史文化遗存较为了解,拍摄了许多文物古迹的照片。
2009年,林芳善退休后,看到很多有关海口历史文化方面的书籍,但很少有用图片记录海口人文遗存的图书,加之他爱好摄影,因而他萌生了在有生之年拍摄、编著海口历史文化遗存系列图集的想法。他自己买了相机、三脚架、拍摄包等拍摄设备,先是踏足府城的街巷、村坊、宅院,拍摄府城地区的琼州府城城池遗址、不可移动文物、民俗风情等,用4年时间编著了两册的图集《府城岁月》。
此后,林芳善继续早出晚归,奔波于城乡之间,走遍了海口城区和600多个村落,寻找、拍摄、记录海口的历史文化遗存,并陆续将这些资料编辑、整理为系列书稿。
买摩托车请人当司机
一个环保袋,一个相机包,再加上一个三脚架,就是林芳善日常下乡的装备。
乍看这样的装备很简单,但是随后他从环保袋里掏出了砍刀、矿泉水、刷子、海绵、卷尺、毛巾、笔记本以及村庄名单、村庄位置图和三张历史文物古迹寻访图样。每一样东西都是他在长期下乡走村,做田野调查时,总结出来自己会需要用到的物件。
砍刀,是因为在拍摄古墓、古桥、古坊、古井等人文遗存时,需要用刀开路,清理灌木、杂草、藤蔓;刷子、海绵、矿泉水,是预备用于清洗、刷净石碑和牌匾上堆积的灰尘,以拍摄到字迹清晰的图片。
卷成卷尺般的文物寻访图样,是林芳善最不能缺少的装备物件了。“你下村寻找古物,你要到哪个村找,你得有一份村庄名单和村庄位置图;你找文物古迹,你询问村民时,村民都不知道你讲什么。一个陌生人拿着相机在人家村里祠庙、老屋拍来拍去的,自然也会让人怀疑想要阻止,所以我就准备了各种文物的图样,让大家知道我是来干什么的,要找的是什么。”
“有些村民看到图样就知道我要找什么,他还会带我去找,这样我还能遇到不少拍摄计划外的惊喜。”林芳善说,他多次给村民看这个文物寻访图样,村民们带他找到了不少原来不知道的古桥、古井、古塔、古牌坊、古炮楼、古碑碣、古牌匾等,让他惊喜不已。如明代进士、监察御史冯颙谕祭碑和有关冯颙生平简介的石碑,是很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碑,是美贴村一位村民带他在山里找到的。
下乡寻访历史文化遗存,最难的就是交通不便利。林芳善不会开车,但是要下乡怎么办?林芳善想了一个办法,跟自己的朋友冯祥烘商量,由自己出资购买一辆摩托车,平时交与冯祥烘使用,要下乡时让冯祥烘当司机,骑车带他下乡走村。
“至今一共买了四辆摩托车,有用坏的也有被偷的。”10年间,林芳善请朋友冯祥烘载他下乡走村。有一次,为了拍到更多的古石桥,林芳善让冯祥烘载他从府城出发,开往到演丰、三江、三门坡,再返回府城,一路沿着有河沟等湿地的地方寻找,一天之内骑行200多公里,这也直接导致了林芳善的腰椎间盘突出,回家后第二天就站立不了,卧床不起,休养了3个多月方能正常行走。
那已经不是林芳善第一次在路上受伤,他还曾经因为夜晚骑行,山路颠簸,上坡时不慎摔倒导致手腕骨折,也曾在拍摄古村门、石牌匾时踏空导致大腿受伤,每次他都是受伤休养好了之后,又重新出发。
刚刚买了无人机
是什么支撑着这位退休老人,即使屡次受伤,依旧行走在路上?
“很多东西,再不拍摄记录,就来不及了。”林芳善说,他行走的动力,是想如实地记录下古物的原本面貌。比如,有些地区的古村门、寺庙、祠堂、牌坊、民居,已经遭受破坏,或者大拆大建,改变了原来的面貌,这让他觉得很可惜。
走遍了海口600多个村落的林芳善,只想真实记录、拍摄他探寻到的历史文化遗存,希望后人能记住这些历史文化遗存的原貌,传承海口的历史文化。
在林芳善看来,海口的历史不仅仅存在于浩瀚史籍里,还沉淀在古井、古村、古墓、祠堂、寺庙以及古街、古巷的亭台楼阁之中,它们才是海口历史最直观和最富有生活气息的见证,那些被杂草、藤蔓覆盖的文物古迹,是他心中的至宝,是他坚守的意义。
年逾古稀,林芳善的血压越来越高,家人也担心林芳善的健康,但又无奈于他的执着,只能在林芳善每次下乡走村的时候,打电话嘱咐他按时服药和注意休息。
活到老,学到老。这些年来,林芳善自费购买了相机、电脑、打印机等摄影器材和工作设备,自学摄影、排版和设计,一个人用PPT完成图录书稿的编著。
为了全方位、多角度地拍摄古物面貌,林芳善又买了无人机,学习操作无人机来拍摄。
迄今,林芳善各项支出已有10多万元,这对于一位靠退休金生活的老人而言,是笔不小的花销。
“目前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把这些初步整理好的图集出版成书。”林芳善说。(文\记者 孙慧 实习生 杨韫颖)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2-2 23:41 , Processed in 0.00946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