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的《爱莲说》大家都背过吧!
可你知道
这位著名的宋朝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
文学家、哲学家——周敦颐
跟东莞有着深厚渊源!
他的第八代孙周德瑞在东莞建了条村
那里还成为了中共东莞县委机关旧址所在地
还曾冲上东莞“经济五强村”!
什么村?常平镇桥梓村,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数百年的文化积淀,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宝藏古村落。周敦颐雕塑
桥梓村自建村以来,有近800年历史了,是南宋周敦颐后人的聚居地,是有名的名乡望族。如今,经历代繁衍,渐成人烟稠密之村落,村里寻常巷陌里屋舍俨然,园区厂房间车来车往,处处是现代与传统风格碰撞而成的美丽画卷。爱莲湖边上的景观
周敦颐曾孙周直卿,在南宋末年,为了逃避金兵入侵中原的战乱,几经辗转,携带家眷迁入广东。随后,周敦颐七世孙周演溪来到常平开基立村,建居屋厦乡,八世孙周德瑞则建居桥梓,经历代繁衍,桥梓渐成人烟稠密之村落。桥梓村巷陌
村内的周氏宗祠不仅是当年常平屋厦农会所在地,还曾是当年中共东莞县委机关和东宝工农革命军总指挥部所在地,烽火岁月里见证了一段峥嵘岁月,有着鲜明的红色基因。中共东莞县委机关旧址——周氏宗祠外景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常平地区的屋厦乡(由桥梓、岗梓、苏坑、塘角和下墟村组成)地处广九铁路中段,河道纵横交错,山丘连绵起伏,战略位置重要。乡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农会,开展革命运动。周氏宗祠3个革命旧址牌匾
周氏宗祠青砖墙体,红石立柱,斗拱、横梁、檐板都有格外精致的装饰,屋顶为硬山顶,屋脊上有灰塑龙舟脊。进入正堂门,一道挡煞的屏门立在眼前,祠堂内部的庄严与神秘可见一斑。周氏宗祠
近年来,桥梓村开始对村里这些古建筑进行修缮,挖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名村建设,激发古村“新活力”。中共东莞县委机关旧址陈列馆
结合村内景点的特色,桥梓村还开发出了“古村落游览”、“红色革命遗址参观学习”、“传统活动体验”等文化旅游特色活动。今日美丽宜居的桥梓村
他介绍,将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为桥梓村的升级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探索“新路径”,催生“新动力”。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