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版主
永不褪色一老兵
——记全国学雷锋最美志愿者徐文涛
王志平
一位五十年军旅的老兵,
一位忠诚于党的共产党员。
沧桑的面颊洒满阳光,
坚毅的步履铿锵向前。
早在中学时代,
作为学子的优秀代表,
他光荣地受到毛主席的检阅,
在国庆十七周年的庆典。
1960年1月8日,
徐文涛送别入伍的邻居,
来到新兵集结地辽阳农工学院。
而此时此地,
正是雷锋入伍的时间和地点。
十年后的1970年,
徐文涛追随雷锋的足迹,
也从辽阳入伍把军参。
毛主席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十年后的1973年,
徐文涛成为学雷锋的先进模范。
漫漫军旅,风霜雨雪,
艰苦奋斗,服务奉献。
战士、干部、院长,
二等功、三等功、嘉奖。
一个个光环映衬出,
他的辉煌与圆满。
人生的道路千条万条,
机会和抉择千种万种,
而拐点往往又是全新的拓展。
2004年,首长指示建一座后勤史馆,
却找不到合适的馆长人选。
时任副部长的徐文涛,
主动辞职请缨,
创建这座全军第一个后勤军史馆。
白手起家,谈何容易,
没有编制,只有一个馆长一个兵,
缺少经费,他凭老关系各处化缘。
走访、调研、搜集、编撰,
忙忙碌碌他每天只睡三个点。
设计师、工程师、装修工和文物征集员,
他身兼多职却从无怨言。
再苦再难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天下事难不倒共产党员。
机关食堂摇身成全军第一座战区级后勤史馆,
军人俱乐部的侧厅成为雷锋纪念馆。
他创造了速度快、花钱少、效果好的奇迹,
相互辉映的两馆成为两块闪光的金牌。
丰富的展品精美的设计,
令参观者赞叹不已,
从此他又多了一个职称叫讲解员。
可是他已经是年近古稀的老人,
却要面对许多艰辛和挑战。
他“双馆”齐下每天要讲两三场,
还要克服病痛的困难。
看他一身戎装,精神饱满,
有时身上却带着医疗尿袋。
九十岁的老父亲两次大手术,
他也只能手术当天在身边陪伴。
把要做的事情吩咐给亲人,
就又回到解说的讲台。
许多观众在参观后,
留下真诚的感言。
“听了徐馆长的讲解,
心灵受到强烈震撼。
知道了幸福来之不易,
真该好好珍惜今天。”
他的事迹他的人生他的精神,
感动沈阳感动辽宁感动了全中国的万里河山。
他用自己的一生,
践行了雷锋精神的内涵。
他用简朴的道理告诉人们,
雷锋精神,应该学,可以学,
直——到——永——远。
2021.3.15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发表回复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22:24 , Processed in 0.00894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