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诛杀安德海,丁宝桢为什么敢在慈禧太后头上动土呢?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1 21:10:1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诛杀安德海,丁宝桢为什么敢在慈禧太后头上动土呢?                                                       

2021-04-01 07:00                    
            正所谓打狗还得看主人,安德海当时已经是慈禧身边红得发紫的人物,可是丁宝桢依然不惧强权,将安德海正法,丁宝桢何德何能,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表面看似丁宝桢刚正不阿,敢于硬碰硬,其实背后有各种政治力量的牵制,当时的朝廷并不是慈禧一人说了算,丁宝桢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敢不惜得罪慈禧,诛杀安德海。

安德海被杀的时间是1869年,再往前推几年就是清朝历史上的大事件辛酉政变,这次政变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首先是咸丰临终前顾命的八大臣被排除在清廷权力中枢之外,而两宫皇太后及奕忻等人则是富贵险中求,成功发动政变,成了大清的掌舵人。

在这场政变中,有一个看似身份低微实则关系着这场政变成败大局的重要牵线人,那就是安德海,当时他是慈禧的心腹,咸丰死后,顾命八大臣肃顺等人专权,引起了慈禧和慈安的不满,慈禧决定联合慈安一起发动政变,但是光靠她们两人的力量是无法扳倒肃顺一干人等,于是慈禧想到了咸丰的弟弟奕忻,奕忻对肃顺将他排斥在清廷权力之外深恶痛绝,慈禧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她需要联合奕忻,但是奕忻远在北京,这时安德海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两次秘密来往于北京、热河之间,为慈禧和奕忻勾结政变牵线搭桥,立下了大功,辛酉政变成功后,安德海荣升为总管大太监,一时风光无两。

安德海能有今天,都是慈禧的一路提携,自然对慈禧忠心不二,慈禧的话对他来说比圣旨还管用,然而当时的慈禧并不是独掌乾坤,当时的大清还有几大政治力量,分别是慈安、奕忻,小皇帝同治,他们也是影响清朝政治的重要力量,可是安德海没有认清形势,错误的将宝全部压在慈禧一人身上,结果得罪了这些人,最后被他们找出理由干掉。

辛酉政变后,慈禧为了能够独揽大权,开始向曾经的盟友下手,首先就是奕忻,为了查找奕忻的罪证,安德海可没少下功夫,最终找了个机会将奕忻的议政王头衔革去,奕忻因而恨透了安德海。对于慈安太后,虽然慈禧不敢明面上对她怎么样,但是暗地里指使安德海监视慈安,煽风点火,挑拨同治皇帝和慈安的母子亲情,这是慈安太后决不能容忍的事情,小皇帝也深受其害,经常被慈禧训斥,渐渐长大的同治也越来越不能容忍安德海。

除掉安德海,逐渐成了他们之间的默契,只不过少了一个理由,正好安德海自己作死,给了他们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1869年,同治皇帝已经年满十四岁,按照清廷祖训已经到达结婚的年龄,久在宫闱的安德海想出宫游玩并顺道借机敛财,所以他再三向慈禧请求出宫采办皇帝大婚的物资,慈禧当时很宠信他,所以就答应了他,得到慈禧的点头,安德海兴高采烈的出宫了。

安德海还是过高估计了慈禧的权势,以为傍上慈禧就可以一世性命无忧,结果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违背清朝祖制,身为太监私自出宫,就这一条就足以要了安德海的小命。如果安德海在外一切轻装简从,行事低调的话,说不定还能保住性命,但是安德海骄横跋扈惯了,一路招摇过市,威风不减,在山东遇到了硬骨头丁宝桢。

丁宝桢早就看不惯安德海的所作所为,想教训一下他,于是拟了一道密折给朝廷,申斥安德海的不法行径,密折最先到达军机处,这时的奕忻已经恢复军机大臣,看到这道密折,觉得复仇的机会来了,于是向慈安、同治请示铲除安德海,他们也早就想将安德海除之而后快,于是合议后以军机处的名义发出密谕,八百里加急送到丁宝桢处,谕旨阐述了安德海的罪状,下令丁宝桢毋庸审讯即行将安德海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辩。

拿到密旨的丁宝桢即刻下令将安德海就地正法于济南,当安德海被杀的消息传到京城时,震惊朝野,许多官员拍手称快,慈禧太后虽大权在握,但也是孤掌难鸣,不敢轻易问罪丁宝桢,毕竟他的背后还有慈安、同治这些势力支持着他。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20:16 , Processed in 0.00860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