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国人如何评价长征?斯诺:与长征比汉尼拔的行军就像一场远游!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13 23:10:4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外国人如何评价长征?斯诺:与长征比汉尼拔的行军就像一场远游!                                                         2021-04-12 21:19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论反对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12月27日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2021年将迎来建党一百周年,从1921年到2021年,在这一百年中,长征绝对是对中国历史极为重要的大事件,而且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精神力量的象征。

对于长征,她已经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对于这场伟大的长征的意义,怎么赞扬都不为过。

那么外国人又是如何评价长征的呢?

本期以史为鉴用三个外国人的例子,看看老外是如何评价长征的。

一、埃德加-斯诺

图注:斯诺和主席

在红军长征的时候,埃德加斯诺还是北京燕京大学新闻系的一名讲师。

他对于大家秘密传说的那一支红色军队充满了好奇,后来更是偷偷前往陕甘宁苏区,亲自采访了毛主席,并写下来了震撼世界的《红星照耀中国》。

在书中,埃德加斯诺说:

我们这一时代的一个令人惊异的事实是,在华南苏区的全部历史中,竟没有一个“外来的”外国观察家曾经进入过红区。因此,外国人所写的关于华南苏区的一切材料都是第二手材料。

因此斯诺采访了许许多多经历过长征的战士的故事,将他们写在了这本书中。

斯诺对于这次长征的评价是:

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

埃德加斯诺把西方人常说的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脉作战,以及拿破仑远征俄国这两次经典的长途作战拿出来和长征做了对比,斯诺认为:

  不论你对红军有什么看法,对他们的政治立场有什么看法(在这方面有很多辩论的余地!),但是不能不承认他们的长征是军事史上最伟大的业绩之一。
  在亚洲,只有蒙古人曾经超过它,而在过去三个世纪中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举国武装大迁移,也许除了惊人的土尔扈特部的迁徙以外。
  与此相比,  汉尼拔经过阿尔卑斯山的行军看上去像一场假日远足。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比较是拿破仑从莫斯科的溃败,但当时他的大军已完全溃不成军,军心涣散。
二、哈里森-索尔茨伯里

图注:哈里森-索尔茨伯里

哈里森-索尔茨伯里是美国著名记者,1944年时曾经担任美国任驻莫斯科记者,也正是在这里,索尔茨伯里结识了埃德加斯诺,在听到斯诺讲的中国长征故事后,他也对长征产生极大的兴趣,并开始搜集相关的资料。

但是因为冷战的开始,索尔茨伯里一直未能如愿,虽然他后来已经担任了《纽约时报》副总编辑、全美作家协会主席。他的作品几乎获得了包括普利策奖在内的各类新闻奖项,但是长征依旧是他心头的遗憾。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索尔茨伯里作为全美作协主席率领作家代表团访问中国,在此期间他提出想沿着红军长征的道路实地采访的要求。当时的场景,十多年后,他依然记忆犹新:周总理露出蒙娜丽莎式的笑容,不置可否。

图注:哈里森-索尔茨伯里和陪同的原军博馆长秦兴汉将军抵达吴起镇

到了1984年,已经76岁高龄,还患有严重心脏病的索尔茨伯里的行程终于被批准了。他的妻子夏洛特担心的说:“我想我们是发了神经病,不管我们是否会活着回来。”

在其好友谢伟思和七十岁妻子夏洛特的帮助下,索尔茨伯里带着打字机,以绝大的毅力顺着红军长征的道路,爬雪山、过草地……

在走到西昌期间,索尔茨伯里一度心脏病发作,被紧急运送至成都才得以抢救过来。

在治好后,他依然边走边实地采访,最后用了74天的时间,从江西走到了陕北,采访了100多位参加过长征的老同志,包括军事干部、普通战士、中途受伤未能完成长征的人等,完成了多年的夙愿。

1985年,索尔茨伯里写出了反应红军长征的38万字的著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这本书在美国出版后立刻引发轰动。

在这本书里,索尔茨伯里对于长征评价说:

也许,在长征途中发生的一切有点象犹太人出埃及,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或拿破仑进军莫斯科,而且我惊奇地发现,还有些象美国人征服西部:大队人马翻越大山,跨过草原。但任何比拟都是不恰当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它所表现的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个有十一亿人口的民族,使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

“那些从未阅读过红军长征壮丽史诗的人们,现在从某种意义上开始了解那些为了中国革命事业而不惜牺牲的男男女女的品质,他们开始知道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

三、艾格尼丝-史沫特莱

图注:史沫特莱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最为熟知的西方记者之一。

她1928年进入中国后,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她报道了中国的抗战,也成为了八路军的第一个随军外国记者。

国人熟知的白求恩、柯棣华等国际主义医护人员就是在史沫特莱的影响下来到中国的。

在抗战初期,史沫特莱在山西和八路军总部相处了9个月之久,在此期间,她决定要为朱德写一部自传。

图注:史沫特莱和朱总司令

1956年,在史沫特莱去世5年之后,这本《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才最终得以出版。

在这部著名的著作中,史沫特莱对于长征称赞道:

长征是军事史上独一无二的事件。与长征比较起来,汉尼拔跨越阿尔卑斯山在‘历史的小剧院’中失掉了光彩,拿破仑自莫斯科的撤退是灾难性的失败,而长征则是最后胜利的前奏曲。

除了埃德加斯诺、哈里森-索尔茨伯里、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还有许许多多的外国人都对红军长征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丹麦中国近现代史学者何铭生说:“长征不仅是中国人独有的珍贵历史,更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英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说:“作为20世纪最勇敢的行为之一,长征精神不仅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世界”。

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说:“我想它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其实不仅仅在人类军事史上,甚至在全人类的历史上,都无法找出一支可以跟长征相媲美的军事行动。

正如毛主席在1935年12月27日在陕北瓦窑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的: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
  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如果能去未来,希望大家都能读懂长征,都能有新时代的长征精神!这是我们精神的力量来源。

致敬先烈!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资料/

索尔兹伯里和他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斯诺《西行漫记》中的长征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8 03:20 , Processed in 0.00839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