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田:敢和慈禧唱反调的探花郎
◆ ◆ ◆
文 |石禄生
1
清咸丰九年(1859)春,科举殿试成绩即将出炉,等候在宫外的准进士们一个个翘首以盼、如坐针毡,而宫内的成绩审核小组也颇费思量。清朝殿试
其实这时候殿试考生的成绩排名已经初步形成了,但还要咸丰皇帝亲自审定。咸丰皇帝并不是一个人做主,他拉上了他宠爱的懿贵妃——年轻的慈禧,一起定夺进士榜单。咸丰皇帝画像
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这两个榜单咸丰皇帝想自己定,他不会放弃这个权力的。慈禧遂决定从第三名探花下手。她翻了一百多名考生的案卷,发现一个排名在40名开外的广东考生李文田有点意思。李文田画像
这人有意思在哪里呢?答卷上的文章好坏,慈禧是看不懂的;但她发现李文田的字写得好,有书法家的风范,便一眼就喜欢上了。李文田书法
慈禧决定把李文田排在第三名榜眼位置,咸丰拗不过她,就遂她的愿定了下来。于是,广东顺德考生李文田因为书法获得慈禧的欢心,从藉藉无名的榜单中跳跃到了一甲行列,人生境遇就此改变。从那以后,慈禧成为他一生中绕不开的官场大boss。慈禧
在咸丰皇帝病死前,李文田的官职之路还得按部就班地走,先上翰林院编修岗位上磨炼,磨得他恹恹欲睡。后来他干脆请长假回广东探亲去了。李文田书法
南书房行走,这个职位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彼时同治皇帝才八九岁,懂得个啥。事实上的“皇帝”,不就是慈禧本人。这年慈禧才29岁,却已经贵为太后了。上哪儿说理去?李文田书法
首选当然是写字杠杠的李文田;二是这阶段皇帝发布圣旨,其实都是慈禧口述的内容,让李文田抄写下来,再找到皇帝印章盖一下,就是号令天下的圣旨了。清·同治十二(1875) 年【福培坤厚】匾 李文田题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言归正传,重修圆明园这件劳民伤财的工程,引起满朝很多大臣的反对,但大家说的都不怎么管用,搞得同治皇帝左右为难。因为大臣的反对意见都直接跟他说,而不敢跟慈禧说,他要是停止工程,就是对慈禧不孝;要是不停止吧,大臣天天拿这事烦他。李文田画像
这次李文田回归宫中,再也没有离开过。他想明白了一件事,想要在慈禧有生之年继续当官,必然就要在皇宫里待;他倒是想去地方上任职,慢慢熬,最后做个封疆大吏最佳。但慈禧容不得他有这个念头。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