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喝醉写上联,酒醒后愣了:下联咋对?从此上联成绝对传诵至今 2021-05-29 10:03
李白,字太白,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歌行体和七绝都达到了文人难以攀登的高度,因此被人称为“诗仙”。 而杜甫的《登高》又被认为古今“第一”七言律诗,他被称为“诗圣”,在唐代两人也是并称为“李杜”。 韩愈曾经这么评价两个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 李白虽然祖籍不详,家族不详,但他绝对是出生名门,跟李唐皇室似乎还有一段渊源,李白五岁就开始读书,十来岁已经赋诗多首,在社会名流当中,李白也得到了推崇。 十五岁受道家文化影响,又爱上了练剑,他拜了“剑圣”裴旻为师,苦练剑法。李白的剑术到底有多高深,倒是没有记载,不过李白给自己写了一首《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 在十步之内,李白似乎能够做到击杀一人,这样的剑术确实精妙,有人认为李白的剑术位居唐代第二,也有人觉得李白修道,有仗剑天下的梦想,就写下了行侠仗义的崇高理想,他的剑术其实并不精湛! 不管李白的剑术如何,他在诗词上面有了超绝的成就,只是李白未能在官场一展手脚。 李白也有一腔抱负,但可能因为跟李唐有渊源,李白无法参加科举,只能通过自荐做官,但是自荐实在是太难了,开元十五年,他得到宰相赏识,还娶了宰相的孙女,在这年跟他交好的王昌龄进士及第,步入官场,而他还在为自己的前途奔走。 ![]() 李白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多次向朝廷官员举荐自己,但因为遭人诽谤,仕途并不顺畅,三十岁还是碌碌无为,对官场失意的李白就在长安混迹市井之间,终日就是喝酒,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都已经35岁,这一年唐玄宗外出狩猎,李白就到了猎场献上了一篇《大猎赋》。 这篇大猎赋里面写了不少道教的玄埋,刚好唐玄宗也非常崇尚道教,看了这篇文章之后,龙颜大悦,同时李白又得到了贺知章的推荐,唐玄宗满心欢喜召他入宫,诏翰林院。 ![]() 李白以为进了宫就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没想到自己仅仅只是给唐玄宗写诗,成了一个御用文人,李白对这样的生活日渐厌倦,在宫中也是自顾自的喝起酒来,就算是上朝他也不去了。 李白完全就是一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唐玄宗对他也是深感无奈,干脆就放他出宫,李白又成为了一只闲云野鹤,他游历的过程当中,还遇到了比他小十一岁的杜甫,虽然有年龄上的差距,不过两人以平辈相交。告别杜甫后,李白就去各大名山访道求仙。 李白走到了四川青林口,此时的李白早已经名满天下,一个铁匠刚刚开张,就想请李白写一幅对联,铁匠又用家酿的美酒招待李白,嗜酒如命的李白根本就拒绝不了。 ![]() 还没等李白开始写,就先喝起酒,醉意上头,李白诗兴大发,提笔就写了上联:青林口,白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坐南朝北打东西。 铁匠看了这幅上联,也是非常满意,李白又继续灌酒,喝着喝着,便倒了下去,铁匠一看,就扶着他去休息,打算等李白醒了之后,在讨要一副下联。 ![]() 等李白醒来,看到这幅上联,一时间时手足无措,他竟然不知道改怎么写这个下联了,李白为了这幅下联,想破了头,不管是清醒的时候,还是喝醉都写不出下联,李白实属无奈,跟铁匠道了歉,留下了这份残缺不齐的对联。 铁匠新年开张也不能不张贴对联,就把这一幅残联张贴了上去,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这幅残联反倒让他生意越来越好,由于过往行人都对不出这下联,他这铁匠铺的名声也是越来越响,慕名来对下联的也有不少,然而这铁匠铺一代传一代,硬是没人能对出下联。这一幅残联千古绝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