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8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可为与有为:用一生书写正气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8 17:34:2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清梦 于 2021-6-8 17:35 编辑

可为与有为:用一生书写正气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2021-06-08 09:55                    
                            过零丁洋——文天祥。

说起文天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文山,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文天祥中进士第一,成为状元。
才华出众的文天祥一度掌理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直言斥责宦官董宋臣,讥讽权相贾似道而遭到贬斥,数度沉浮。
1276年的春天,元军大兵压境,南宋王朝岌岌可危。
文天祥临危受命,出使元营谈判,他拒不降元,元军统帅伯颜以宋皇已降为由胁迫他就范,文天祥在敌营里慷慨怒斥:“君降,臣不降!”

家国大义,赤胆忠心。
文天祥用自己的一生,谱写了一首忠愤慷慨的《正气歌》。
就连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在每每读到《正气歌》时都忍不住垂泪。
面对强权,文天祥宁死不屈,面对泱泱敌军,他率兵顽强抵抗,因寡不敌众被俘虏,他毅然写下《过零丁洋》,表明自己至死不渝的心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崖山之战,陆秀夫抱着年仅8岁的皇帝赵昺跳海殉国,南宋至此灭亡。
文天祥放声痛哭,但他没有屈服,决定继续战斗下去。

元朝的两位丞相轮番劝降,都遭到了文天祥的拒绝。
在狱中被关押了两年,在这两年中,他无论行走坐立卧都面朝南方,表达出心系大宋的决绝之心。
就连元朝的皇帝忽必烈亲自前往试图劝降文天祥,都无功而返。
当忽必烈问他,你到底要怎样时,文天祥答:“唯求一死耳!
到了身死的时刻,他面朝南方叩拜,而遗书的落款上赫然写着:“宋丞相文天祥绝笔”
在国家危亡之际,文天祥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何为忠义无双,何为英雄风骨。
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文天祥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
明代时追赐谥号“忠烈”。

结合文天祥的事迹,同学们可以在语文作文中作为素材,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加以运用。
大丈夫在世,有所为,有所不为,真正的气节和信念,是超越个人得失、世俗名利的存在,文天祥身上的风骨和正气,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学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1-6-21 06:09:45 |只看该作者
燕呢窗花纸墨趣,风过屏梅笔砚香。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2 06:42 , Processed in 0.00761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