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353|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独具魅力的明信片(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3 21:20:57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5-11-1 18:31 编辑

                             独具魅力的明信片(二)



      我国明信片的功能演变

      我国现有的邮政和非邮政部门每年发行的明信片数以万计。然而,明信片为越来越多的世人所钟爱,并不仅仅在于明信片图案的绚丽多彩、封套的小巧玲珑,而且还在于明信片在社会生活中衍生了越来越多的功能。

      一、通信功能。明信片将信纸、信封或邮资合于一体的设计初衷,就是供通信使用的。1897年我国第一张邮资明信片问世。新中国无论有邮资还是无邮资的明信片,片上的邮资图或贴邮票的方框、书写格式线、分割线等也都是为方便通信而设计的。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明信片的使用功能也在悄悄地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现今,不少明信片在互致问候的基础上还兼具很多其它功能。



      二、宣传功能。明信片可以通过直观的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示名山大川、人文景观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50年代的“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明信片就是宣传祖国繁荣、人民幸福的。6070年代,我国非邮政部门为强化宣传效果,发行了一些淡化邮政功能的无格式明信片,如“革命圣地展新颜”等。90年代开始,不少企业在明信片上加印企业图案或广告用语,用以宣传企业形象。



      三、收藏功能。明信片本身就以图案丰富、外形小巧,便于收藏见长。同时,一枚枚明信片就是一部部社会生活史、民俗风情史,它所展示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丰富多彩。因此,不论按年代或按专题来收藏,明信片都是不可多得的素材。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增长知识、怡情益智的收藏活动方兴未艾。不少珍稀的明信片版本只有在拍卖市场才能见到。加上历次政治运动使我国明信片资源散失严重,因此,早中期的明信片版本始终是收藏者追逐的对象。


      四、保值功能。作为一种收藏品,明信片有一定的市场,也具有不容置疑的保值功能。尽管如今市场低迷,但千元以上的清代、民国明信片踪迹难寻。即使五六十年代发行的明信片,也有不少价格超过百元。70年代售价05元左右的明信片,现在市场价格也大多在20元以上。



      五、载体功能。明信片除了可代旅游门券、代兑奖券、作图片资料外,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载体功能,如精彩纷呈的极限明信片。


        六、专用功能。事实上,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明信片功能最大的变化就是朝着专用和实用方面发展。如前几年出现的“咨询卡”、“回音卡”、“希望工程”明信片等。现在不少单位在构思商业技巧的同时,更加注重和人民生活的密切相关,如适时推出针对性很强的广告、催货、提货、维修、保险、信用、点歌、名星等专用明信片。也许不久之后,职介、求职、招聘方面的明信片也将应运而生。此外专用功能还更多地表现在个性化的特征上,如将个人照片、资料印上明信片,使之具有名片的功效。其实,现今网络上流行的问候、祝愿等电子明信片,无不渗透着浓烈的个性化色彩。


        普通邮资明信片

  普通邮资明信片问世以后,其邮资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采用同期的普通邮票图案。设计者的初衷是,明示印在明信片上的邮资图与邮票效力相同,并为邮政收寄、计量、分拣等各项业务提供方便。普片邮资图与普票图案相同的特征,使许多集邮者误认为,印着普通邮票图案的明信片,就是普通邮资片。其实不然,有许多普片的邮资图并不采用普票图案,而是重新设计。比如我国清代的邮资明信片,其邮资图即为重新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邮政在发行了以普4、普6、普8、普9、普14为邮资图的普通明信片后,从1984年起不再挪用普票图案而重新设计。所以,对普通邮资片的界定,应从发行目的和水陆路邮运方式两方面来认定,而不能只凭邮资图的特征来判断。 比利时在1893年至1913年间发行的普片上,于邮资图下部印两行文字,这两行文字的内容与同期比利时邮票下面的附票内容一样,即“星期日是奉献给天主的日子,邮差不来送信"。邮局规定,如果用户在星期日寄信的话,必须把附票撕下来,只将邮票贴在邮件上。可是印在明信片上的“附票”却撕不下来,据一位德国老集邮家说,当时的用户如在星期日投寄明信片, 必须把邮资图下面的“赘言”涂掉。把星期日不投递的规章印在邮资片上的,只有比利时一国。双明信片是普通邮资片的一种形式,它由2个单片相连对折起来。对折形式大多是两片上下重叠,少有左右对折的。1872年荷兰首发双邮资片,随后德国拜因、奥地利、瑞典、英国、挪威等国相继发行,没几年便风靡全欧。双明信片使用简便,寄信人在第一张片上(正片)书定信文,还可在相连的副片(回片)上写好自己的名址,折好寄出,收信人将信文写在副片上即可寄回。双邮资片的特点是寄信人为收信人预付了回信邮资,减轻了回信人的经济负担,节省了对方的时间,所以双明信片用于商务活动的较多。



  双明信片很快得到国际上认可,1885年万国邮联里斯本大会决定,各国之间可以互寄双邮资明信片。并规定,第一片正面须注明“邮政双明信片”字样,第二片注明“回复片”字样。用户使用时不准用任何方式封固,回复片只能回至原寄国。 这意味着A国寄往B国的双片,A国回复片上的邮资在B国有效,B国邮政为回复片白白付出了劳务,于是扯出一个令国际邮政头痛的邮资结算问题。到20世纪50年代,双明信片在国际之间的使用,除了为集邮者提供一种特殊的邮品之外,在邮政通信上无甚意义。1969年在东京召开的第16届万国邮政联大会上,决定在国际通信中停止办理双明信片业务。


  我国大清邮政于1897年始发邮资明信片,邮资图由蟠龙、万年青及中英文邮政名称组成。面值1分,明信片为竖式,纸质较薄而软,由日本东京筑地活版印刷所印制。发行量为100.1万枚。以后陆续发行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邮资片,除单片外,均有双片。

       19世纪未,人们开始把反映现实生活的一些作品以及雕塑绘画、风光建筑、体育、动物的图画、照片印在普通邮资片上,从而扩大了艺术表现空间,深化了普通邮资明信片的内涵,为专题集邮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8#
发表于 2016-10-9 19:09:40 |只看该作者
功能多样的明信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16-6-27 07:39:02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关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5-11-1 18:28:43 |只看该作者
春水东流 发表于 2014-7-13 17:02
学习,欣赏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5-2-28 10:26:45 |只看该作者
123 发表于 2014-5-4 03:31
学习!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4-7-13 19:05:59 |只看该作者
好帖!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4-7-13 17:02:54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4-5-4 03:31:06 |只看该作者
   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8 12:29 , Processed in 0.01101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