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0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历代名窑 (三)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09:07:0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5-11-14 12:40 编辑

                                        中国历代名窑 (三)





       祟安窑:在今福建崇安,故名。已发现窑址十一处,属宋代者八处。因距建阳较近,发现有专烧黑瓷的窑址,造型与建窑相似;烧青白瓷者发现两处,出土器物有盘、碗、杯、碟、洗及盒,质量以苑埂窑所烧者为精。因地邻江西,青白瓷受景德镇、南丰两窑一定影响。

       浦城窑:在今福建浦城,故名。烧瓷约在南宋到元代前期。共发现窑址两处:一在碗窑背,烧青瓷,遗物以碗最 多,瓶、罐等器少量发现,有双耳活环扁瓶,瓶身两面印福寿字,这种瓶在距浦城较近的浙江龙泉窑有大量烧制,可见受龙泉窑一定影响;一在大口村,以青白瓷为主,器身多印有阳纹装饰。

       光泽窑:在今福建光泽,故名。五十年代在茅店发现宋代窑址一处,遗物有青白瓷及黑瓷两类,青白瓷数量多,胎洁白,造型多种多样,装饰仅印花一种,纹饰题材有双凤、飞鹤、蝴蝶、双鱼、水藻及花卉,釉色有的偏灰,有的偏黄;黑瓷多为各式茶盏,有兔毫与酱斑,但为数不多。

        建阳窑:旧称"建窑"。在今福建建阳,故名。创烧于宋代,建国以来经多次调查发现窑址十余处。对水吉窑进 行重点发掘。宋代饮茶最受人欢迎的兔毫盏,就出产在这里。北宋后期曾为宫廷烧制御用茶盏,窑址里出土有碗底刻“供御”、“进盏”字铭的茶盏。以后发掘时又发现黑瓷堆积层下面有青瓷堆积,这表明建阳窑烧黑瓷前曾烧过青瓷,后改烧黑瓷,专门烧制供饮茶用的黑瓷茶盏。(建窑:即“建阳窑”)

      连江 窑 :在今福建连江,故名。是闽东沿海地区古外销瓷产地之一。建国初在浦口、魁歧发现宋元时期窑址群。浦口镇所属井头里、锦上窑及西山顶三处遗址均烧青白瓷,有精粗之分,精看为白胎,数量较少,粗者釉偏灰。三处遗址也烧少量青瓷碗,碗里饰以刻花蓖划纹,碗外刻复线。烧这类碗的瓷窑福建发现很多;也发现有仿浙江龙泉窑浮雕莲瓣纹碗的,胎釉纹饰均很相似。

         闽清窑:在今福建闽清,故名。烧瓷于宋元两代,共发现遗址四处,专烧青白瓷,胎质坚细,造型多样,纹饰较丰富,釉星浅灰色,青的色调少,有福建地区特色。

       福清窑:在今福建福清,故名。是闽东沿海地区古外销瓷产地之一。五十年代在县东门外东张区发现宋代窑址五处,均烧青釉刻花蓖点纹及黑瓷两类器物,风格与福建各地宋代同类窑址出土遗物基本属于同一类型。

         莆田窑:在今福建莆田,故名。是闽东沿海地区古外销瓷产地之一。共发现窑址两处:一在县东十二公里西天尾,遗物全系元代青瓷盘碗,器物里心多印阴纹折枝花卉,也有灵芝纹,发现数量较少,制做稍粗;一在县西南三十八公里许山,遗址面积较大,专烧青白瓷,遗物为元代盘碗及洗等器皿,变形少,釉色好,器底部与德化窑接近,纹饰多印花,有莲瓣、蝴蝶及十字纹。

          仙游窑:在今福建仙游,故名。窑址于1953年发现,遗留有青瓷、青白瓷及黑瓷标本,属宋代瓷窑。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明弘治《兴化府志》之卷十二:“近仙游县万善里潭边有青瓷窑,烧造器皿颇佳;……北洋澄林有瓷窑 烧粗碗碟;南洋獭溪有瓷窑烧酒缸花盆等器;景德里又有瓦窑专烧砖瓦,阖郡资以为用。”据此可知仙游窑烧瓷历史较长,明代中期窑场已有多处,分别烧制细瓷、粗瓷以至砖瓦等,但明代窑址迄今尚未发现。

        德化窑:在今福建德化,故名。是福建沿海地区古外销瓷重要产地之一。发现由宋到清历代窑址达180处,重点发掘了屈斗宫、碗坪仑两处窑址。碗坪仑烧瓷较屈斗宫早,烧青白瓷,有的接近白釉,刻花蓖划纹装饰较多,盒子遗留甚丰,盖面所印阳纹装饰达一百余种,题材之丰富在南方地区首屈一指,南宋时有专门制作盒子的作坊。屈斗宫元代办烧青白瓷,从南宋至元代。明代盛烧白瓷观音、达摩等塑像,胎釉浑然一体,如同白玉,被赞为"象牙白"、"奶白"或 "天鹅绒白。清代除烧白瓷外,盛烧青花与彩绘瓷器。元代以来,德化窑瓷器输出海外,菲律宾、马来西亚出土有元代德化窑青白瓷,泰国及东非坦桑尼亚等国家也出土有清代德化窑青花瓷器。

      安溪窑:在今福建安溪,故名。是晋江地区古外销瓷产地之一。最早见于明嘉靖《安溪县志》记述嘉靖 (1522-1566年)前烧粗青瓷。经普查共发现窑址128处,属宋元时期的有23处,明清两代者一百零五处。宋元时期以青白瓷为主,有各式盘、碗、瓶、壶、盒子、军持等器,盒子有大小各种形式,印纹线条比德化窑粗,军持腹部比较丰满。胎较厚,瓶身有施酱彩者,是其特色。明代窑址中有烧青花的多处,有于盘心写 "一叶得秋意,新春再芳菲"诗旬的;青花盘的圈足多有砂粒,也有红绿彩绘花卉纹碗,均属于明末清初产品,在外销瓷器中颇引人注目。

         同安窑:在今福建同安,故名。是闽南地区古外销瓷产地之一。窑址面积大,产品质量精。东烧尾窑为唐代遗址,烧青釉厚胎平底碗。汀溪水库附近的三处宋元时期窑址遗物极丰富。宋代以青瓷出主要比重,在盘碗等器 的里部都有刻花蓖划纹饰,碗外刻复线装饰,釉色多数偏黄。盘心印阴纹双鱼的则已具有明显元代作风;此外还烧青白瓷,纹饰与青瓷基本相同,碗心修坯时多有一个小圆窝,瓶罐的外部多刻划由细线条复线交又的斜十 字形纹。南宋时大量外销,日本北九州出土有不少同安窑的完整盘碗及大量残破标本。

       泉州窑:在今福建泉州,故名。是晋江地区古外销瓷重要产地之一。共发现窑址十一处,烧瓷均在宋元时期。在东门外碗窑乡的两处,主要烧青白瓷,青瓷也占一定比例。西门外磁灶乡的九处,有青釉和黑釉租瓷,素烧 印纹坯发现较多,另有黑釉、绿釉军持,形式与菲律宾出土者完全相同,属蜘蛛山窑产品。七十年代后期新发现的童子山窑,是专烧青黄釉褐色彩绘大盆的盆窑,盆有直口与折沿两种形式,盆里多画折枝花卉纹,有写寿山福海或写诗句的。日本福冈曾出土童子山窑彩绘盆完整器物。

       南安窑:在今福建南安,故名。是晋江地区古外销瓷产地之一。已发现唐代至清代窑址五十三处。其中宋代有四十七处,烧青瓷,装饰特征与同安窑相同,青白瓷以各式盘碗居多;盒子造型较丰富,与德化、安溪两窑不同,盒身较高,胎较厚,有瓜式与刻直线者,印花者极少。

      潮安窑:在潮州境内(今广东潮安),故名。经多次调查与,重点发掘,判明始烧于唐代,在南郊、西郊有青瓷窑址三处;北宋除南郊、西郊有窑址外,笔架山还有窑址群,都以烧青白瓷为主,兼烧青瓷黑瓷;青白瓷各类器皿几无不具备,以喇叭口细长流的壶及浮雕莲瓣炉最具特色。解放前出土有四件带北宋纪年铭文的青白瓷造像,头眼须部点以黑褐色彩。这类带褐彩装饰的青白瓷,在广州西村及南海官窑也有发现,福建、江西也发现有类似器物,可见在北宋时期东南沿海地区较为流行。曾以外销为主,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古遗址里均有潮安窑瓷器出。

         惠阳窑:在惠州境内(今广东惠阳),故名。共发现窑址两处:一在窑头山,创烧于宋代,以青白瓷为主,釉色不 稳定,有青白、偏青、淡黄与浅灰各色,装饰有印花、刻花两种,纹饰题材内容丰富,造型多种多样;一在白马山,创烧于明中期,专烧青瓷,碗外刻菊瓣纹,里印福寿字,这类青瓷浙江龙泉窑大量生产,白马山窑应属龙泉窑系。

        西村窑:在今广州西村,故名。所产瓷器多数外销,五十年代对窑址进行大规模发掘与清理。始烧于宋代,有青白瓷、青瓷及黑瓷三种,以青白瓷为主,器物造型繁多,凤头壶及刻花折沿大盘可代表其特色;青瓷印花缠枝菊纹碗与陕西耀州窑风格相同,显系受后者影响。青白瓷宋代大量外销,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古遗址出土瓷器中,均有发现。

         兴安窑“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严关附近,故名。始烧于宋代,地面遗物以青瓷占主要比重,尚有黑釉及玳瑁釉标本;装饰乡为印花,印纹陶范也有发现,印花碗有荷花流水纹及福海寿山字铭。

         永福窑: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城厢镇窑田岭一带。是七十年代新发现的宋代窑址,专烧青瓷,遗物有碗、盏、碟、壶、罐等器,碗里多印缠校、折枝花卉纹饰,釉色较稳定,大都为青黄色,印花碗用迭烧法,碗心都粘有五个支烧痕。

         藤县窑:在藤州境内(今广西仕族自治区藤县),故名。发现窑址两处:一在雅窑村,建于晚唐五代时期,遗址有青黄及酱褐釉器物;一在中和杆,烧青白瓷单一品种,有盘、碗、碟、盏、盒、壶、钵、灯、炉、枕等器物。胎质细洁而薄,釉质细润,色偏白;碗里多刻花印花装饰,遗址出土有完整印纹陶范,制作极规整。

       容县窑:在容州境内(今广西仕族自治区容县),故名。建于宋代,发现两处窑址,一在县西,烧青白瓷,遗物以碗最多,此外尚有杯、盏、盘、壶、钵等器;一在县东,主要烧绿釉,绿的色调与低温铅釉者不同,遗物有印花缠枝菊纹小碗,纹饰布局一如北方耀州窑系风格,唯胎白而薄,釉色翠绿艳美。

        广元窑:在今四川广元磁窑铺,故名。始烧于宋元时期,烧瓷品种较多,有黑釉、绿釉、黄釉和黄釉褐花,以黑釉产量最大。建窑兔毫盏、吉州窑玳瑁釉、赣州窑刻纹柳斗罐以及北方黑釉凸线纹罐等,此窑也都烧造,在四川瓷窑中极少见。

         大邑窑:在今四川大邑,故名。为唐代四川地区白瓷产地。最早见于杜甫《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据此大邑白瓷碗当具胎薄、质坚、音脆和釉白如雪等特征,与唐代著名邢窑白瓷极为相似。但窑址至今尚未发现,四川地区唐代墓葬中也无此窑白瓷出土。

      邛窑:在耶州境内(今四川邛崃什坊堂),故名。为唐代四川川西地区早期瓷窑之一。建国后经多次调查,窑址以固驿窑烧瓷最早,遗物有南朝及隋代作风;什坊堂窑遗址面积较大,遗物具有典型唐代风格,有青釉、青釉褐绿斑、青釉渴绿彩绘等装饰品种,与湖南唐长沙窑有不少共同点;造型多样,有瓶、壶、罐、洗、盘、碗等器,还有小件雕塑、各种动物禽鸟、杂技桶、胖娃等形象,姿态生动。

         成都窑:在今四川成都通惠门外青羊宫,故名。五十年代经过小规模试掘,初步判明始烧于南朝,唐代遗物有在浅黄釉下施加褐绿彩小斑点的,与邛窑有相似之处, 唯釉层薄而不润,釉色较浅,则又不同于邛窑。

华阳窑:也称"琉璃厂"或"琉璃厂窑"。在今四川成都华阳胜利乡一村,故名。建于宋代,烧瓷品种有黄釉及黄釉绿彩,遗物以绿色彩绘较多,有黄釉绿彩大盆,盆里中心刻双鱼纹,两鱼逆水并游,辅以水草,线条自然流畅,有较高水平。 (玻璃厂:即“华阳窑”)

        彭县客:在彭州境内(今四川彭县),故名。建于宋代,专烧白瓷。1977年对遗址进行了局部试掘,出土瓷片有刻花及印花装饰,纹饰有与河北曲阳宋定窑近似者,采用覆烧方法,应属定窑系。出土还有南宋绍兴及嘉泰铜钱,对判断烧瓷年代有重要参考价值。

          玉溪窑:在今云南玉溪,故名。始烧于宋元,而止于明,共发现三处窑址,均烧青釉和青花瓷器。青釉有印花。花及无纹饰三种,印花多阳纹花卉,划花为云纹与水波纹;青花瓷器釉色与青瓷相同,纹饰有鱼藻、折枝花卉及四佛杵等纹;器皿以盘碗为多,还有玉壶春瓶、罐等。

       秘色窑:即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的浙江余姚上林湖越窑。秘色之名始见于晚唐徐寅的《贡余秘色茶盏诗》,唐人对此未加注释;南宋赵德磅《侯靖录》释为:“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秘色。”

       彭窑:元代彭均宝在山西霍县设窑烧制仿古定器折腰式白瓷之代称。其器体薄尚素,土脉细白续腻,与定窑白瓷相似,但比青口欠滋润,极脆,时称"新定窑"或"霍器"。

       郎窑:清初郎廷极所监督的江西景德镇窑及其所督造的瓷器之代称。其瓷器仿古暗合,摹仿明永乐、宣德红釉烧制,釉水颜色,桔皮傻眼几可乱真,款字也酷肖,极难辨识。刘廷玑《在园杂记》谈及此事,事距郎廷极督造瓷器时间很近,极可能系刘所目睹。

       臧窑:清初臧应选所监督的江西景德镇窑及其督造的瓷器之代称。所烧瓷器诸色兼备,有蛇皮青、缮鱼黄、积翠、黄斑点、浅红、浅绿、浅紫、吹红、吹青等,以前四种色釉为最佳;其五色、青花及插金、洋彩,皆精妙入神。

      熊窑:清初熊姓所创烧的瓷窑及其所烧制的瓷器之代称。据清代刘廷讥《在园杂记》:“近复郎窑为贵……更有熊窑亦不多让。”可推知姓熊与郎廷极同为清康熙时人,熊窑烧瓷似也在康熙后期。清末寂园叟《陶雅》有“吴音读雍如熊,遂目粉彩为熊窑”一说,近入也有称雍正民窑粉彩为熊窑者,似谓熊窑只烧粉彩。但据清宫造办处雍正年间档案,熊窑有梅椿笔山、蕉叶笔捵、海棠式洗、纸槌瓶、双耳小瓶、双耳扁瓶及冰裂纹圆笔洗等,就造型看多属文房用品,系仿汝、仿官、仿哥或其他色釉品种,并非粉彩。

      唐窑:清代唐英所监督的江西景德镇御窑厂及其督造的瓷器之代称。其器有仿古各釉色,悉能巧合,又创制洋紫、冻青、银洋彩、水墨鸟金、珐琅、洋彩、黑地五彩、蓝花、黑花描金、窑变等,集釉色美之大成。其制瓷特技如搂空转心、天地交泰、玲咙透雕等,已臻妙境;所制各类工艺品及蟹螺等象生瓷形神兼备。且有自制诗、画及各体书;制成屏对,颇为精雅。

     年窑:清代年羹尧所监督的江西景德镇御窑厂及其督造的瓷器之代称。其器多蛋青色,洁白莹素,兼有青彩、描银、暗花等,玲咙剔透。尚有仿古瓷器,也巧于精制。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16-3-25 17:01:08 |只看该作者
古物越来越少了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8#
发表于 2016-3-25 13:48:44 |只看该作者
说得好!谢谢关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15-11-14 13:05:14 |只看该作者
瓷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5-11-14 12:41:10 |只看该作者
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4-12-9 17:03:58 |只看该作者
zxcvb 发表于 2014-5-14 05:08
赞!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4-12-9 17:03:50 |只看该作者
123 发表于 2014-5-13 16:39
中国乃瓷器的故乡,瓷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说得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4-5-14 05:08:58 |只看该作者
赞!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4-5-13 16:39:4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14-12-9 20:49 编辑

中国乃瓷器的故乡,瓷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陶冶新平肇汉唐,宋明瓷夺宝珠光。
千年传统垂如缕,正待人民好发扬。

                         一一田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5 08:53 , Processed in 0.01166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