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朝进士张百熙的书法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24 19:40:2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他是清代进士,并不是以书法为生,书法却被称为上等水平!                                                       

2021-07-23 22:55                    
                 大家对#传世书画#的印象就是一些名家名作,比如王羲之、颜真卿等等名家之作,其实并不是,从古至今有很多人的书法造诣深厚,尤其是很多文人也写一手好书法。
其中清朝进士张百熙的书法可以说在当时是首屈一指,曾有人说张百熙的书法虽然不能超越古人,但是和同时期的书法家相比,乃至放在当今的书坛,都可以算得上是上等书法水平。

张百熙是同治年间的进士,是当时的大臣。张百熙能中进士,不仅仅因为他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还因为他写一手好书法。
当时的文人雅士都以写一手好书法而感到自豪,有很多人会说古人写书法好,是因为他们自幼学习毛笔字,写得好不足为奇。其实这样说也不对,虽然古人从书写开始的时候就接触毛笔,和现在的书坛相比,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能把书法写出张百熙这样的造诣,实属不易。

古人自幼用毛笔写字,对于练习书法来说,也许有着优势,但是想要把书法升华,很多人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读书。
这也就是很多书法家提倡学书法必须多读书的道理,因为书法是文学修养的一种外在体现,书法的美不仅仅体现在书法的表面形式上,还有这深厚的文学底蕴。

我们常说的书法家大家有王羲之、苏轼、黄庭坚、米芾等等,这些书法家无一不是饱读诗书之人,并不是只会写书法,他们的书法能够得以传承和发展,就是因为书法之中的气韵,这种气韵正是从读书之中而来。
吴玉如、林散之等书法家说过,学书法要多读书,唯有读书能让书法脱离俗气。可以说读书是学习书法的基础,书法作为文化的载体,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学修养。

从张百熙的书法之中可以看出,他的书法写得不急不慢,严谨工整,具有浓郁的书卷气。这种书卷气也是很多文人雅士追求的书法境界,多读书的书法理论也间接地体现在了书法之中。
吴玉如先生曾说过,有些人一拿起毛笔就想成为书法家,这句话说明了很多书法家急于求成,不多临帖,多读书就想成为书法家,这点和张百熙比起来要相差很远。

张百熙一生并不是以书法为生,一生喜好读书写字,这些都是他的业余爱好而已,他是以一位文人的眼光审视书法。他曾做过工部尚书、吏部尚书、户部尚书,才华出众,书法只不过是他众多技能中的一项而已。
看了张百熙的书法之后,很多人感叹他的书法造诣让书法家都会感到汗颜,不论是笔法还是章法,深得古人精髓,学习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形成了温文尔雅的书法气息。

看了清代进士张百熙的书法之后,是不是改变了你对书法的认识呢?虽然有很多人在书体的名气不大,但是他们的书法写出了新境界。
张百熙作为一位文人,能写出如此书法,实在让后人钦佩。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1 03:35 , Processed in 0.00850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