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而不死,是为贼”许多人听过,可孔子想表达什么,却少有人知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3 06:21:59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老而不死,是为贼”许多人听过,可孔子想表达什么,却少有人知                                                         2021-09-02 10:30                    
                          
老而不死,是为贼
”这句话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使用的语境颇为单一,我简单而又粗暴的解释为:老贼!
当然,也有文雅一点的解释即:
老而不死,真是个害人虫。
这两种解释当然都不是啥好话。
那么问题来了,孔子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思想家与教育家,说的话那都得记录在册的,他说这么一句骂人的话,意欲何为?

难道是为了标新立异?我想孔子应该是没有那个闲工夫。
那么孔子说这句话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在现实生活中,还真的少有人知。
老而不死是为贼,出自哪里
这句话被正儿八经地记载到了《论语》中: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通过字面意思可以理解,原壤坐姿不雅,孔子就冲他来了这么一段话,说出了这“
老而不死是为贼
”的言论,并且还用手杖敲了敲他的小腿。
语文老师常常告诉我们,如果想搞明白一句话的意思,一定要将它放到特定的语境中去读,才能理解真正的含义。
如果还有人不明白,请参考女朋友说的
“不要”

送爱马仕包包时说的不要,绝对就是“ 要”,请女朋友帮忙干活时她说的“
不要
”,那真的是不要。

因此,同样是一个“
不要
”,语境不同,语气不同,那表达的意思,可是千差万别。
那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
孔子说这句话的对象是鲁国人原壤,这哥们与孔子是老乡,而且他俩还是老朋友。有句话说得好:
“与恶人交,犹如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
孔子作为文化圈有名的大咖,在为人交友方面必然非常注意。当原壤他老妈去世的时候,孔子还要去帮忙“沐椁”。
子路这个人就看不上元壤,曾劝诫孔子不要去,孔子当即表示:
平常老百姓家里面有丧事,还要去帮把手呢,更何况我这老朋友呢?
由此可以看出,原壤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很高。俩人的关系,应该不是“塑料兄弟”。这样的铁哥们,孔子仅仅会因为原壤的坐姿不优雅就这样“骂人”?

箕踞而坐为何遭人嫌弃
之所以这么多人都认同孔子说这句话是“骂人”的观点,还是因为“箕踞而坐”在古时确实杀伤力巨大。
箕踞指的是一种坐姿,人坐在地上,两脚张开,两个膝盖微微弯曲而坐,形状就像个簸箕一样。
放到现在来说,这还真就不叫事,为何古人如此在意呢?
举个例子,你穿着牛仔裤,这么坐着肯定是没啥问题。
可如果你穿的是裙子呢?这么坐着应该就会“春光乍泄”吧。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他们是不穿内裤的。为了避免春光乍泄,他们经常采取跪坐的姿势,这成为了一定时期的主流坐姿。
而面对人箕踞而坐,会有春光乍泄的现象出现。不管对方是什么性别,在大庭广众之下,都难以称为“雅”。

春秋战国时期,讲究的是“礼”,因此孔子看到原壤这么坐着,说出这样的一番话,也让人感觉不奇怪。
原壤是啥人,孔子又不是不知道
既然俩人是同乡,又是老朋友,那原壤的调性想必孔子非常清楚。在孔子对原壤笑骂的同时,我还感觉到了另外一层含义,即有点酸酸的。
打个比方,你的一个朋友天天吊儿郎当,做事在你看起来非常不靠谱,但人家还是靠着这样的风格成功了。
你在笑骂之余,会不会还会有点酸酸的?
孔子的儒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得到推崇,当时比较受欢迎的是法家学说。而原壤虽然行为准则与孔子的价值观不符,但人家原壤混得还真就不错。

“贼”还有非常,特别的意思。比如东北人常说的:
这东西贼多。这里的贼指的是非常。
于是,孔子透着一股酸酸的感觉对他说:
你这家伙可以啊,小时候不遵从长幼有序,长大了也老是玩点野路子,到现在你却能老而不死,真的是非常可以啊。
顺带着,还用手杖敲了敲原壤的小腿。像不像老朋友间开玩笑,顺便又表达了自己“酸酸”的心理,然后敲了敲对方,还想听对方简单地讲一讲,这种轻松加自然的感觉才是朋友间应该存在的。
后记
综上所述,孔子通过以上作为表达自己的心情,原壤一个放荡不羁的人,用儒家眼中“
离经叛道
”的方式,还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作为孔子来说,自己想不通,也搞不明白那个时代到底是怎么了。于是,他借着打哈哈的时机,想从原壤这里找出点蛛丝马迹。
在这个语境中,“老而不死是为贼”单纯地被看作是贬义词是不对的,也是有失偏颇的。在更多的层面上,孔子在用这句话表达自己“酸酸”的心理,以及自己对当时处境的不满。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08:45 , Processed in 0.00879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