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饭桌规矩“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什么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4 09:00:34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饭桌规矩“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什么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2021-10-05 11:58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这是司马迁在《史记·郦食其传》中所说的一句话,也是后人经常所说“民以食为天”的来源。从这里便可以看出,自古以来,先辈就对饮食有了极为深刻的理解。
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之邦、礼仪之邦,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渗入了各行各业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说,人与人之间一定要讲究长幼有序和男女有别,不仅如此,就连饮食方面的餐桌礼仪和规矩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中华民族既以礼仪之邦著称,餐桌上的礼仪文化同样是源远流长。从现有的史料可以得知,至少在周朝时期,人们就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餐桌礼仪。其中,从引客入席开始,到座次礼节讲究,再到敬酒让菜等一系列的流程中,都可以明确体现出我国的餐桌文化。时至今日,老祖宗依旧留下了“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的饭桌规矩。
那么,这样的饭桌礼仪规矩是什么意思呢?
事实上,老祖宗之所以留下这样的规矩,其中所蕴含的意思很明显带有一些不好的寓意。最起码,在老祖宗眼里,如此行径是不妥当的。
一、菜不摆三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礼仪制度较为严苛,仅在宴请宾客的餐桌礼仪规矩方面,就可以窥视一二。譬如说,一开始的时候主人要折柬相邀,等客人来了之后主人要恭敬相迎,随后引客进入客厅小坐并奉以茶点。

这些饭桌规矩在古代作为一种礼仪出现,也许并无什么出奇之处。但席间的一道规矩“菜不摆三”却是让很多人费解,不明白老祖宗怎么会定下这样的饭桌规矩。以我们现在的目光来看,这个规矩确实有些奇怪,但是从老祖宗的角度来看,有这样约定成俗的规矩实在是从两方面来考量的。
一方面,大家都知道古代封建社会的礼仪制度是比较严苛的,这不仅体现在餐桌礼仪方面,还体现在婚嫁方面以及祭祀方面。而在祭祀文化当中,祭祀先祖的时候,后辈通常会摆放贡品和贡酒。如果大家深入了解的话,就会发现古时候的贡品和贡酒的摆放数量通常都是三个。
换句话说,如果宴请宾客的时候,主人若是在桌上摆放三盘菜的话,岂不是有“祭祀”对方的含义。如此一来,就显得主人特别没有教养了。
另一方面,三这个数字放在餐桌上也多有不妥之处。比如说三就有“散”的谐音,也有“丧”的寓意。如此一来,在饭桌上摆放三盘菜的话,可能在客人的眼里,就有一种吃了就“散”,吃了就“丧”的担忧心理。
因此,综合这两方面的考量,老祖宗便认为在饭桌上应该有“菜不摆三”的礼仪规矩。

那么,所谓的“筷不成五”又是何意呢?
其实,“筷不成五”也是同样有着不祥的寓意。
二、筷不成五
关于老祖宗留下“筷不成五”的饭桌规矩,通常来说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认为“筷不成五”指的是饭桌上的筷子不能有两种筷子和三种摆放方法。两种筷子分别是泪筷和粘筷,三种摆放方法分别是横筷、叉筷以及倒筷。
泪筷就指的是淋了茶水,没有洗净擦净的筷子,这样的筷子摆放在客人面前,很明显是极其不礼貌的。另外,粘筷指的是夹过菜,上面还沾有菜汁的筷子,这个同样也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而关于横筷、叉筷以及倒筷,则是筷子摆放的方式不妥当。因为大家都知道,古人比较迷信,尊崇的是天圆地方的和谐自然之道。而筷子上面是方的,下面是圆的。一副筷子整齐的摆放在客人面前,就是方(地)上圆(天)下。从《周易》方面来解读,这副筷子就是一卦,是实实在在的坤上乾下地天泰。

而地天泰这个卦象则有顺畅通达,万物泰安之意。所以说,筷子正确的摆放方式是对客人的一种祝福。因此,像横着摆放的方式、交叉摆放的方式以及倒着摆放的方式完全打乱了这种意境,这对客人来说是不怎么妥当的。
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筷不成五”指的是不能摆放五根筷子。因为这会让人联想到“三长两短”这个词语。而一旦联想到“三长两短”,老祖宗则会认为这是一种“不测”的暗示。毕竟,在老祖宗的观念中,只有“棺椁”在形态上是符合“三长两短”的。
换句话说,老祖宗认为摆放筷子的时候,筷子一定要成双成对,而且长短大小必须统一,这才是和谐自然之道。
由此看来,不论是哪种说法,老祖宗所留下的“筷不成五”,实际上是有着内在涵义的。
那么,所谓的“席不坐六”又是何等寓意,以至于老祖宗留下这样的“规矩”呢?

事实上,这一点若是稍微了解一下,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饭桌上一旦坐了六人,则有一种“乌龟王八”的寓意。
三、席不坐六
众所周知,古人在理解世界万物方面,总是比较喜欢对称。因为这样代表着天地万物和谐,代表着平衡和优美。譬如说,古人在建筑方面就将对称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同样的,在饭桌礼仪规矩方面,也讲究一种对称。
倘若席间坐了八人的话,那么座次方式必然是二对二的方式,也就是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坐两人。若是席间坐了十人,则必然是三对三加二对二的方式,也就是说多出来的两人,必定是以面对面的方式加上去的。
同样的道理,若是席间坐了六人,为了符合古人的对称审美艺术,那么座次必然是二对二加一对一的方式。如果从正上方来看的话,大家会发现这样的座次方式跟一种动物特别像,这种动物就是“乌龟王八”。很明显,二对二就是乌龟的四肢,一对一就是乌龟的头尾。
如此一来,六人席就成了所谓的“乌龟王八”席。尽管,在古人的眼里乌龟和王八是长寿的象征,但是坐席坐成这样的姿态,老祖宗依旧觉得不怎么妥当。于是,在饭桌上的礼仪规矩中,“席不坐六”就逐渐成了一个约定成俗的规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老祖宗留下的一些文化礼仪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在了解我国古代传统餐桌文化的时候,深入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涵义,能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古人的智慧。
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不再受到古代封建礼教制度的约束,但是在餐桌文化方面的礼仪和规矩上,仍然有着一丝古代规矩的痕迹。譬如说,筷子不能随意乱放,吃饭必须先有长者开口等等,都是从老祖宗所定的规矩传承下来的。
结语:
现在的餐桌礼仪规矩其实已经很少讲究了。可能是因为工作压力比较大,生活节奏快的缘故,以至于人们在吃饭的时候,基本上状态是比较放松的。
而且不止在自己家饭桌上的就餐礼仪不讲究,就算是请朋友吃饭,也多半不甚讲究。因为大家在一起聚餐,就图的是一个开心,能够一起开开心心的吃喝玩乐就足够,基本上都不会讲究的。当然,在一些正式的宴会上,可能会讲究的比较多一点,但寻常百姓基本上是碰不到这般场面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8 06:58 , Processed in 0.00767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