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津湖战后志愿军伤亡大减 只因换装苏联武器?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9 05:16:12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长津湖战后志愿军伤亡大减 只因换装苏联武器?

2021年10月13日 21:25:16
来源:有历史



1951年6月,志愿军司令部接到63军发来的铁原阻击战报告,包括彭总在内的指挥官们紧张地看完报告,终于松了一口气,还好作战伤亡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起码没有再发生长津湖之战那种规模的伤亡。
确实,自长津湖战后,尤其是杨得志率19兵团入朝后,志愿军大规模伤亡、尤其是单次战役2万人以上的伤亡,大幅度减少了。这是志愿军之幸事。
原因是什么呢?不少人认为,从杨得志兵团入朝起,志愿军开始大量配发苏联武器,火力增强了。配备苏联武器不假,但这是我军减少伤亡的主因吗?未必。
一、杨得志的底气
长津湖战役,我方虽然取得大胜,重创美军陆战1师和第7师,但因为极寒天气和火力较弱,未能重现在国内动辄歼灭国民党一个整军、一个整师的辉煌。
尤其是火力问题,九兵团老战士回忆起当年战斗,都以火力不足为恨。
例如新兴里围歼北极熊团,美军虽然只是一个团级战斗队,但是拥有100多辆坦克,105榴弹炮达108门,每天美军还派来100多架次的飞机配合作战。而包围北极熊团的志愿军27军,既无飞机助战,也无坦克,所有榴弹炮、野炮加起来只有27门。而且这点可怜的炮兵,因为山路崎岖,步兵跑得太快,战斗打响时炮都没拉到一线阵地。

志愿军将士们的重武器只有炸药包和手榴弹,只能以血肉之躯硬顶敌人的坦克和大炮,所以尽管歼灭了北极熊团,我军也付出了较大伤亡。
志愿军总部和国内对长津湖人员伤亡情况高度重视,因为受美军强大的、立体的炮火震撼,从彭总到军师级指挥员都对解决武器火力问题非常着急。
1951年2月,也就是长津湖战役两个月后,彭总回国参加军委扩大会议,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加强对志愿军的后勤保障。会上一些部门不断提及,不仅前方将士困难,后方财政、后勤、武器生产也很难。
彭总性格比较火爆,一听大家只顾摆困难,不由得火往上撞,高声怒喝:“你们到朝鲜前线去看看,战士们住的是什么?吃的是什么?这些可爱的战士们在敌人飞机、坦克、大炮的轮番轰炸下,就趴在雪地里忍饥挨冻,抗击敌人的猛攻。……”
当时新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经济极度困难,物资极度缺乏,这都是事实,各部门讲一讲困难也是情理之中。主持会议的周恩来缓和了一下局面,彭总回过味来之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但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志愿军的武器装备实在太落后了。
坦克没有、飞机没有、海军战舰没有,这就不说了。举一个最让人痛心的例子,就说士兵最基本的武器:步枪。
我军经过二十多年战争,积攒下的武器虽然不少,但大多数是缴获而来,并没有成规模生产枪支的能力。手中的枪,既有取之于国民党军、日军的,也有取之于各路军阀的,武器来源太杂。
步枪口径就有13种(从6.5毫米到11.43毫米),产地包括德国、美国、英国、日本、苏联、法国、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奥地利、瑞典、波兰、瑞士、加拿大、荷兰、罗马尼亚、希腊、阿根廷、秘鲁、挪威、巴西、丹麦等20多个国家,是名副其实的“万国牌”。

有什么弊端呢?不同型号的枪子弹就不一样,后勤部门往朝鲜运子弹,一车能装上好几种不同型号的子弹。历尽千辛万苦送到前线了,战士们打开箱子一看,有的高兴欢呼终于有子弹了,有的却愁眉不展,手里的枪如果是冷门国家的冷门枪型,连子弹都供不上。
志愿军专门下过命令,各部队一定要分类归拢一下枪支,尽量把同一型号的枪合并到同一个部队,减少后勤供应的难度。
前线这么困难,中央自然高度重视,经过诸多努力,终于从苏联争取到一大批武器。杨得志19兵团入朝之前,中央紧急为他们补充了一批苏制武器,主要是步兵武器,比如重迫击炮、冲锋枪之类。
19兵团携带的子弹多达496万发,这是个什么概念?当时第一批入朝的西线13兵团六个军,也补充了部分苏式武器,他们兵力是19兵团的两倍多,也只配发了431万发子弹。
杨得志可谓兵强马壮!
所以19兵团一到朝鲜,立即当仁不让成了主力,连续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后来的多次反击作战,打得非常顽强。尤其是铁原阻击战,打得惊天地泣鬼神,这个后文还会详细说。
再往后,苏联武器配发的更多,志愿军逐渐拥有了空军、坦克团、高射炮团、汽车团等等,从作战体系上看,基本上与美军持平了,虽然总体实力仍然差不少,总算能站到一个量级上说话了。
许多人论及长津湖战后,我志愿军伤亡率逐渐减少,与美军打得有来有往,像长津湖那样惨烈的战役,20多天战斗伤亡2万级别(还有2万多减员是冻伤亡)的仗很少见了,大家往往喜欢把原因归结到武器装备水平提高了。
没错,我们的火力水平是上来了,战争进行到尾声时,在金城战役中,我们已经拥有一次战役同时有上千门大炮齐射的能力,美军和李承晚军队被炸得屁滚尿流,哀叹中共军队火炮已经不亚于美军。
但原因全在于此吗?不见得。
看问题要看全面。为什么反倒在我军配备了苏联武器后,我们没能再成功组织过一次围困美军师一级作战单位的战例?
二、铁原阻击战的伤亡率为什么控制住了?
武器装备不是万能的,对于减少伤亡具有一定作用,但绝对不是主因。
我们就从两场阵地战看看,我军伤亡减少,到底有哪些因素,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
铁原阻击战和上甘岭战役的强度都不逊于长津湖战役,但两次战役我军伤亡都低于2万。
我们大致看看具体过程。
铁原阻击战的主角是63军,军长傅崇碧。傅崇碧当时才35岁,年轻有为,虎气十足。
傅崇碧所率的63军是华北军区的老部队,参加过不少恶战,尤其是解放太原、兰州两场大战,都是复杂地形下攻坚的恶斗,傅崇碧从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对于后来在铁原依托山地阻击优势敌人有极大好处。
傅崇碧的军事经历也有很有特点,在华北时接受聂帅指挥,打太原时受徐帅指挥,解放西北时又隶属于彭总麾下,不同统帅的指挥风格不一样,也极大开阔了傅崇碧的视野,在朝鲜63军打得机变灵活,相信与此也有关系。

傅将军夫妇
在铁原阻击战前,63军的灵活就令人刮目相看。比如巧妙渡过临津江。
杨得志本来很担心63军过江,因为美军在江边布防很严密。但渡江突击作战只打了一个多小时,傅崇碧就报告,成功过江!
杨得志出乎意料,难不成63军是飞过去的?原来傅崇碧来了一招反常用兵。
此前受困于美军昼间飞机侦察与轰炸,我军一般都是白天隐藏、晚上行军。傅崇碧没有一成不变地夜行昼藏,而是利用美军的定势思维,美军觉得志愿军肯定不敢白天展开大部队,侦察并不是很认真。傅崇碧就命令部队拉大间距,从山间小路迂回进兵,硬是在白天秘密抵近了渡江突击点,待主力都到位之后,一声令下,万军齐发,把美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长津湖之战时,27军打新兴里北极熊团时,就打的不是很好,炮兵团担心被侦察到了挨炸,没有及时跟上步兵,所以进攻时火力不足。后来攻不动,炮团又不顾一切地往前线运炮,顶着美军飞机也要运,说白了就是憋了一肚子火硬来,结果被美军炸毁了一个营的装备,损失惨重。
当然我们不是说27军打的不行,在那样的条件下,不能求全责备。举这两个例子的意思是,对比着看,63军打仗会动脑子,通过战术变通,以最小代价达成战斗目的。
铁原阻击战开打之后,63军的战术水平更加高超。
铁原阻击战实际上是一场不得已的阻击。当时美军指挥官李奇微发现了志愿军“星期攻势”的奥秘,面对志愿军进攻时,先撤退,差不多一个星期左右,等志愿军随身携带的粮食、弹药消耗完毕,美军再组织反攻。
第五次战役进攻作战结束后,彭总命令各部撤军原本也有后招,65军负责殿后,预定阻击美军15天左右,好让后撤的各部安全回到防区。结果美军实在攻得太猛,65军只顶了四天就不行了。63军临危受命,在铁原堵口子,把彭总定下的15天之限打满。
63军在之前的进攻作战中已经有了一些减员,此时满打满算只有2.4万多人。而当面美军加南朝鲜部队有4.7万人,其中有美军4个机械化师。可以说,这是一场实力严重不对等的战役。说难听点,63军要当肉盾,拼着打光1个军,也要保护好后方大部队的安全。
但傅崇碧没让部队赴死,殿后之军,既要敢于牺牲,又不能无谓牺牲。
面对美军发疯式的进攻,傅崇碧摆出了一个令后人赞叹不已的阵形:梯次防卫。
展开说就是:一线少摆兵,稀释兵力,让敌人一炮打过来炸不到几个人。
同时又要多屯兵,前后左右,但凡有价值的山头,都要布置阵地,形成交叉支援。
布好阵形,又主动和美军搞班排级别的对攻,不断利用地形袭扰敌人,使其无法快速靠近我军阵地。
形象地说,傅崇碧在前线打下一个个结实的桩子,桩子前面又撒满了钉子,美军不得不陷入踩钉子、拔桩子的苦战,一不小心就踩得脚破血流。
顶在最前面的189师精准地领会了意图,该师把防线分成200多个作战阵地。美军在189师的防守正面疯狂发射了4500吨炮弹,但无奈189师阵地太宽了,大量炮弹都沦为火药耕地机,徒劳地给大地松了松筋骨,189师的阵地却仍坚持着。每次美军大炮打完,步兵发起冲锋时,189师阵地上总能响起令美国人绝望的枪声。
李奇微满拟一举突破铁原,哪里想到傅崇碧想出这种怪招。
李奇微给前线下了死命令,必须限期撕开志愿军阵地。美军也打红了眼,不惜代价地冲锋攻击,阵地前满是被炮火、枪弹炸死打死的尸体。阵中来不及打扫战场,美军与志愿军的死尸交叠在一起,惨状不可言表。
63军打得惨烈,虽说阵地多、范围广,但单个阵地的防御能力因此降低了,敌人一旦攻上来,阵地上的兵力基本就打光了。
189师打了几天,伤亡较重,傅崇碧命令188师接上去继续打。
188师打得更聪明,从上到下都在琢磨美军的特点。188师563团8连甚至还发明了一个“三朵花”战术,把美军打得嗷嗷乱叫。
所谓的三朵花就是:
当美军步兵冲锋时,我军迅速用四门迫击炮,分别向敌人队形的前后左右各打一发炮弹,把敌人赶成一堆。四发炮弹像梅花一样,这是第一朵
等敌人向中心靠拢、人员密集起来,重机枪迅速开火,密集杀伤,战士们称之为“一串红”。这是第二朵
敌人遭火力杀伤,势必左右分开躲避,这时我潜伏兵力迅速从左右杀出,将敌人包围,如同荷花一样将残敌卷起来消灭。这是第三朵
“三朵花”战术妙在最大限度发挥火力,让迫击炮发挥了附加功能,给重机枪创造密集杀伤的条件。这样,我军一个排就能抵挡住敌人一个连、甚至两个连步兵冲锋。
郭恩志带领8连,以仅仅40人的兵力,打退美军一个加强团13次强攻,毙伤敌800余人,该连却仅伤亡16人。8连最后在兄弟部队的接应下撤出阵地,还剩下20多名官兵。连长郭恩志战后荣立特等功,并获“一级战斗英雄”之称号。

整个铁原阻击战,63军以少胜多,打了整整12个昼夜,歼敌1.5万余人。
付出多少代价呢?有许多坊间传言说63军基本打光,伤亡2万多。其实都是附会之词,估计是从傅崇碧请求彭总补兵2万中,勉强推断63军伤亡这么多。
真正的伤亡是多少呢?笔者查阅《抗美援朝战争史》没有发现数字,但在63军军史中查阅到,战前63军约有兵力2.49万,战后还有约1.4万人。
有图为证,下图就是189师师史的相关记录:

一个师伤亡5000多人,三个师总计1.5万左右,去掉负伤者,真正牺牲者1万多是可信的。
我们再回过头对比一下长津湖战役,九兵团连伤亡加冻伤亡的数字,4倍于63军。而歼敌数量1.3万多人,还不如63军铁原阻击战。
举这个例子,不是说九兵团不如63军能打。而是63军有了九兵团血的经验,对美军特点摸得更清,不断改进战术战法,才能打得更好,把伤亡降下来。
铁原阻击战,我军能有这样的成绩,关键在于战术好。到了上甘岭,志愿军对付美军的法子就更多了。
三、上甘岭的伤亡
上甘岭战役给世人的感觉似乎很惨烈,尤其是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上甘岭》问世后,大家都觉得守坑道的部队打得很苦,牺牲很大。尤其是黄继光舍身堵枪眼,英烈壮举与日同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在局部阵地确实有战斗惨烈的观感,但从整体上看,我军伤亡远远小于美、韩军。
根据军事科学院编著的《抗美援朝战争史》记载:我军在上甘岭总兵力约3个师4万余人,美、英、南朝鲜军投入3个多师约6万人。

战役结果是,我军伤亡1.1万人,敌军总伤亡2.5万人。即使根据某百科引用的美国《海外作战退伍军人协会》杂志(2002-09)上不知真假的数字,美韩等军伤亡1.5万人,也高于志愿军伤亡人数。
我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细节就不讲了,志愿军上下对如何降低伤亡率、削弱敌人进攻能力上下了很大功夫。
志愿军围绕如何降低伤亡率,其实从长津湖战役结束后就开始研究了。尤其是1951年6月陈赓将军入朝后,善于动脑子的陈赓发现部队对战法的检讨和反思很有典型性,于是带头倡议把战术研究扩大化,上升为志愿军全军层面的集智攻关。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很快,许多一线将士用流血牺牲换来的经验和点子,都反映上来了。1952年上甘岭开战前,志愿军司令部据此确立了几条战术原则:
第一,一线兵力要节约使用,加强纵深力量配备,据点工事要坚固。
第二,炮火准备要非常充分。
第三,二线部队要经常组织道路勘察和演习,确保一有情况马上能投入战斗。
第四,选准敌人的落脚点或薄弱处、突出部作为打击点,一次打敌1-2个连。
第五,阵地防守与反击,不必死守已得阵地,在给敌人以大量杀伤后,及时转移,趁敌立足未稳,再组织反击。
总体来看,这既有我军装备了苏制武器、炮火充足后的信心,更有打聪明仗、灵活仗的特色作风。
尤其是对于坚守阵地的态度,志愿军上下都产生了较大改变。
以往我军往往讲究人在阵地在,宁可打光也不撤。当然我们讲,当战役需要时,确实需要这么干。杨根思烈士在长津湖战役时阻击敌人,坚守阵地至最后一刻,与敌同归于尽,他的牺牲是伟大的,也是战役必需的。
但在一些并不是很紧要、不影响战役大局的阵地上,我军不再提倡死守。毕竟美军炮火太凶狠,我军一个连坚守的野战阵地,美国人就舍得倾泄数百发炮弹,这种情况下死守代价就太大了。实在要死守,那也要有条件的守,不能总是让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硬顶。
上甘岭战役前,我军的策略是,既要有死守的决心,更要给守阵地部队创造良好条件,让死守不再是送死。
上甘岭的坑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坑道挖在山体35米以下,厚厚的花岗岩足以抵挡美军重炮轰击。战后统计,联合国军发射炮弹190万发,投掷炸弹5000多枚,上甘岭主峰被削低2米,炮火密度已经超过二战水平。
在如此强大的火力轰击下,我军坑道仍然基本维持完好,这是志愿军降低伤亡的最主要屏障。
当然,我军也不是龟缩不出。防守兵力实行三三制,三分之一在坑道内坚守,用来阻击敌人;三分之一在坑道外,用来反攻;三分之一作为机动。
兵力的有利搭配,确保了我们既能守住,还能反击,这种灵活战术令美军丧失了进攻的信心。伤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美军甚至不敢再发动攻击,而是让南朝鲜军队顶上去进攻。韩国人直骂美军让自己当炮灰。
回过头来,我们回答一下前文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反倒在我军配备了苏联武器后,我们没能再成功组织过一次围困美军师一级作战单位的战例?
不是因为我军迂回穿插的能力变弱了,而是顾忌变多了。
一方面美军在第二次战役中吃了大苦头,东线长津湖被全歼一个团,西线几乎被全歼,从此对志愿军迂回穿插高度重视,没有再给我们留下太大机会。
另一方面,也是主要原因,我军机动能力不如美军,不能以短击长和敌人比速度。
但我们并没有因为丢掉了这个传统法宝而削弱战斗力,而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针对美军特点,开发出了更多行之有效的战术战法,既有效减少了自身伤亡,还有力遏制了美军进攻,保住了胜利果实。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6 13:41 , Processed in 0.00733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