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林秘史:江南大侠甘凤池,武艺高强,为何会被农夫用鞭子抽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18:53:32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武林秘史:江南大侠甘凤池,武艺高强,为何会被农夫用鞭子抽死?                                                         2021-11-27 18:15                    
                 武林高手集内功轻功于一体,可飞檐走壁,武林秘史收录了各个大侠的风范、风流韵事,他们的故事要么流芳百世要么遗臭万年。

这名武林高手内功了得,关于这个人的死亡却出现了许多版本的故事。
其中,最为特别的一个故事描述了这名内功高强的武林高手,被一名毫无武功的农夫用鞭子抽死的过程,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发生在清朝,故事中的“武林高手”叫甘凤池。
“江南大侠”甘凤池武艺高强行侠仗义
甘凤池出生在江苏江宁,小的时候,甘凤池就不幸父母双亡,无人管束的甘凤池只能自力更生、自由生长,也因此养成了放荡不羁的个性。

兴趣不能让一个人成为大侠,天赋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不得不说,甘凤池是有武学天赋的。
他身高不高,却长得十分精悍,而且天生力气就非常大,甘凤池的力气大到什么程度呢?
据《清史稿·甘凤池传》记载,甘凤池能在不借助任何外力的情况下徒手举起一头几百斤重的牛。
有了兴趣和天赋,要想成为一名武林高手,自然要有优秀的师傅,甘凤池十分幸运,他恰好拥有几名武艺了得的师傅。
甘凤池的其中一名师傅叫黄百家,黄百家来自浙东,是当时有名的内家拳家之一。

由于甘凤池乐善好施,经常行侠仗义,甚至会利用自己的内功心法为老百姓治病,甘凤池获得了极好的江湖名声,江湖人称“江南大侠”。
“反清志士”甘凤池晚节不保出卖同伴
甘凤池的两位师傅不仅教导了甘凤池武术,也在思想上影响了他,这份影响可不只止步于江湖义气、锄强扶弱、为老百姓做好事。

甘凤池受到“反清复明”思潮的影响,相传,他加入了“反清复明”的团队。
甚至有传言称,甘凤池不仅武艺高强,且通晓天文、兵法,成为了一支起义军的军事领袖。

然而,还有传言说甘凤池最后背叛了“反清复明”的队伍,成为了清朝皇帝的“鹰犬”。
在雍正时期,遭遇围剿后被李卫抓住的甘凤池为了保命,他出卖了自己所在“反清复明”组织全部成员的身份信息,违背了自己毕生所应该崇尚的江湖道义。
最后,这个版本的传言称甘凤池被清朝皇帝释放,一直苟活到80岁才离开人世。
“恶霸”甘凤池死于农夫愤怒一鞭
在《虫侠录》中记录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这个故事里,是另一个形象的甘凤池。
《虫侠录》中的甘凤池与其他故事版本里的甘凤池一样,武艺高强,颇有武学天赋,但是,这个甘凤池从不“行侠仗义”。

《虫侠录》中的甘凤池仗着自己精通武艺、内功雄厚,运气也不错,恃才傲物,经常欺负弱小。
这个故事中的甘凤池还有一个奇怪的癖好,到市场中打驴,“打驴”怎么实施呢?
在那个时候,驴子是普通农户常用的运输工具,在市场中,总有农民利用驴子驮着几袋米准备贸易往来。
驴的胆子很小,一旦受到惊吓就容易四处逃窜,甘凤池利用了这一点,并在茶余饭后,利用内功去打别人用来驮米的驴子。
驴受到惊吓,把米摔在地上,拉驴的农民碍于甘凤池是出了名的“武林高手”,只能忍气吞声地自己把散落一地的米捡起来。
这个时候,甘凤池便对残局视若无睹地扬长而去,这被欺负的次数多了,驴的主人自然吞不下这口气。

他绞尽脑汁、四处打听,寻找可以“治一治”甘凤池的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驴的主人找到了。
这天,他像往常一样,给驴子背上装了大米,来到市场并遇到了依然准备打驴的甘凤池。
驴的主人在见到甘凤池后先是假意躲开,引甘凤池上钩,果然,自傲的甘凤池见驴的主人牵着驴躲开了,发出嘲笑。
甘凤池对驴主人说,无论他怎么躲都没用,自己都能打到驴。
随后,甘凤池开始用肚子运气,准备打驴,这时,驴主人瞧准时机,抽出早已准备好的鞭子,一鞭抽在了甘凤池正在运气的肚子上。
甘凤池吓了一跳,当他想到回收内力作出下一步反应的时候已经晚了,甘凤池为了打驴积攒的内力滞留在他的胃里无法散开。

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的气体,导致了甘凤池胃部肿大、呼吸不畅而亡,就因为拉驴农夫报复性的一鞭子,内功高手甘凤池被活活憋死。
小结
在真正的历史中确有甘凤池真人,但是,历史中的甘凤池生卒年不详,所以,没有人知道关于甘凤池的死因究竟哪个版本的故事是正确的。
但是无论孰是孰非,有一个恒古不变的道路:多行不义必自毙,在做人做事之时,都要做到正直、善意,才能修得善果,拥有善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3 07:54 , Processed in 0.00728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