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越是“薄情”的人,余生反而会越幸福 2021-12-11 12:20
文|凌小麦 写最暖心的文字,治愈孤寂的心,关注我,温暖你。 ![]() -01- 人生活到极致,就是简简单单。 捧一本好书,品一杯清茶,在退休后的生活里,寻觅到自己的内心归属,清闲自在,独自幽兰,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人到退休年纪,最清静的生活,是拥有自己内心的一番云水谣,除去内心杂念,归隐尘世间,做个简单的红尘看客就好。 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安静地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任何感情都不能过度,任何感情过度都会招致过犹不及,不明白其中奥秘的人极有可能会从中吃亏 退休后的我们,不必为了合群而委屈自己,更多的是让心自由了,自然就会过得舒心痛快了。 人到晚年,越是“薄情”的人,余生反而会越幸福。退休老人,请收起你的“热心肠”。 ![]() -02- 退休老人,趁早远离垃圾社交。 人与人之间走得太近,会是一种伤害,朋友之间如此。 与朋友相处,不是越亲越好,而是要保持适当距离才是更好。老人退休后对待无用的社交要薄情,对待平静的独处要深情。 真正的朋友,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交一两个有质量的朋友,要比交一百个朋友有用多了。 发小也好、挚友也罢,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在人生这条路上,径自拐弯与咱们渐行渐远。 独处,是为了给我们一个安静的环境,是为了给我们一个了解自己的机会。减掉那些无谓的社交和泛泛之交的朋友。我们要把有限的时间多放在充实自己身上。 老人退休后,我们的人生的路程已经走过一半,此时,我们都已经在人生的风雨中,体验过了人情冷暖,并有了一套稳固的、属于自己的人生观。 -03- 世间所有的爱,唯有父母的是指向分离,所以当孩子长大后,父母就要学会让她独自去走。 原生家庭对儿女婚姻关系的介入,应该是有限和合理的。最为合理的互动是,双方生活界限都十分清楚,互相不干扰,但是却能彼此支持鼓励。 父母越界,正在悄无声息地摧毁婚姻的围墙。 父母过度参与的家庭,孩子的婚姻参与感也会很弱。一旦没有小家的概念,还停留在原来的家庭,即使勉强进入婚姻,也没有多少爱。 比如,子女需要做重要决定时,可以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是要尊重小夫妻自己的意见如果还是掺和其中,会影响他的幸福。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当父母的能帮上忙就帮忙,帮不上忙的,也别添乱。退休之后把自己照顾好了,就是帮孩子最大的忙了! ![]() -04- 对不懂感恩的亲戚,趁早远离。 马未都先生在节目里说:“亲人要生,熟人要亲,生人要熟。” 亲戚有着血浓于水之情,但是并非所有的亲戚都“打断的骨头连着筋”,会顾及亲戚这层关系。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句话讽刺的就是有些人对亲戚之情的冷漠。 有时候,亲戚也是伤害我们最深的人,尤其是那些自私,不懂感恩的亲戚。在面对自私的亲戚,要有一定的界限距离。 有些亲戚最大的忌讳是什么?亲戚借钱。不顾脸面,借钱不还的亲戚就别对它热心肠了。有这样的亲戚相处,不需要解释,也不需要瞻前顾后,早断亲早解脱。 作者:凌小麦,一个喜欢文字的姑娘,很高兴能在我的文字里与你相遇,愿用最温情的笔触,陪你把生活过成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