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轼用一篇游记告诉人们,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27 09:36:1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苏轼用一篇游记告诉人们,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2022-01-31 14:26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黄州夜游承天寺时写的一篇游记,虽然只有八十四字,却是苏轼散文中的经典之作。
这篇游记言简义丰,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起于当起,止于当止,有意而言,意尽而止,如行云流水,自然而然,一气呵成。

初读这篇文章,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苏轼像在跟一个朋友闲聊那样,作者只是平淡自然地讲了他夜游承天寺的经过,并且告诉我们他那夜所感:“何处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如此而已。
虽然这篇文章距今已有将近一千年的时光,但今天的我们在读完文章后,依然会被文章中浸润人心的文字感动,仿佛是苏轼面对面地在和我们娓娓而谈。毫无违和感的时空对话和毫无时间隔离感的文字亲和力,是这篇文章永葆青春的生命力。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如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文章题目“记承天寺夜游”,开宗明义,点明这是一篇记述承天寺夜游的文章,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题目与开篇句两相对照,苏轼夜游的时间,地点和原因也就不言自喻了。
苏轼写这篇文章时,是他经历了“乌台诗案”后来到黄州并担任团练副使的第四个年头。团练副使是怎样的一个官职呢?只是一个地方军事长官的助理而已。苏轼担任此职,还有两条特殊的限制,一是不许签发文件,二是不许随便离开此地。
这对于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著作等身的苏轼来说,突如其来的仕途沉浮和人生际遇,几乎让苏轼无所适从起来,而且这样的无所适从长达四年之久,对于此时的苏轼来说,他甚至觉得这样无所适从的生活还是遥遥无期。

黄州的贬谪生活,即使具备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情怀,那一片压抑在心头的阴影也难以挥去。在黄州的苏轼,躬耕于东坡,在临皋亭修建住宅,有时他也会到寺院里去参禅悟道,就像他初来黄州时,就寓居在定惠院中。
元丰六年,正是苏轼谪居在黄州的第四年之时,但他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人生中的起起落落,把儒家安贫乐道的坚毅精神、老庄通达洒脱的人生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执着于人生,又超然于外物。

因此即使在遭受贬谪之时,他仍写下了这篇生活情趣盎然、心态平静而旷达的《记承天寺夜游》。
十月十二日正是深秋天气,夜气转凉,夜色也显得格外明净。在那个深秋的夜晚,或许是苏轼想起了尘封的往事,抑或是他在读书、写作之余,略感疲倦,正打算就寝时,他突然看到了皎洁的月光爬上了窗户,他发现这如水的月光是如此美丽。
这撩人的、皎洁的、美丽的、可爱的月光,竟让苏轼忽然感到无比激动和喜悦起来,他顿时睡意全无,于是他欣然起身,走出了房门。

然而刚刚走出房门,苏轼就发现了自己的孤独。因为他走到室外才忽然感觉到,竟没有一个人能和自己一起分享这美丽的月夜,没有谁能和他促膝长谈。其实,孤独成为了苏轼在黄州的生活常态。
在凉冷的夜气里,这也许忽然又平添了几许寂寞、感伤和忧郁。他漫无目的地在月夜下徘徊,他也不知道该去哪里,走着走着,他突然发现他前方不远处正是承天寺,他突然记起来承天寺里还有一位与他一样“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好友张怀民。

张怀民是苏轼在黄州期间遇到的一个朋友,一个值得交心的人,张怀民也是因为被贬谪而来到黄州的。
苏轼与张怀民之间,有着太多的相似,身份的认同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亲近感,让他们找到了共同语言。于是,苏轼在这个月夜,就来到了承天寺去寻找这位朋友,哪怕夜色已深,对于知心好友而言,深夜的打扰也并没有什么不妥当,就更谈不上对好友的冒犯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让苏轼感到高兴的是,当他到达承天寺之后,发现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两个人开始了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的散步。苏轼与张怀民有着相似的境遇,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着感同身受的一面。这两句似乎是叙事,实际上点出了张怀民与苏轼一样夜不能寐的心境。
本文题为“记承天寺夜游”,实际上也不过是写了在月下的庭院里的一次漫步而已。虽然仅仅是一次漫步,但对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苏轼和张怀民来说,他们内心充满了同样复杂的情感:欣喜与忧伤、失意与悲凉、愤懑与忧虑。
对于这两位有着相同命运的人来说,他们在深夜会晤,一定会有一番推心置腹的长谈,一定会论及很多事情。

但苏轼在这篇八十余字的文章中,对他们的长谈只字未提,他只是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描绘了当晚的月光,以及月光下的竹子和柏树的影子。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千言万语都抵不上夜色的温柔与月光的美好,所有的一切话语都融入这清冷的月色之中了。
苏轼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如水、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承天寺夜景:清朗的月光洒在承天寺院落的地面上,地面上的月光白茫茫一片,就像积水一样美轮美奂,更妙的是,这水中还有水草漂浮在动荡,这是如梦如幻的动态描写,恰如其分地写出了夜晚还有一丝的微风。
而当苏轼再次细细观看月光中的水草漂浮时,他才恍然大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根本不是水草浮萍,也不是空潭积水,而是像水一样的月光,以及倒影在月光中的竹影和柏树的影子。

苏轼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以精当、新颖的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静与肃穆。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夜游者闲适的心境。
月光笼罩下的承天寺庭院,犹如一潭清澄的积水,竹子和柏树在月光中投下的影子好像这清澄的积水中纵横生长着的一些水草浮萍。苏轼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澄净透明,充满了光与影的和谐、动与静的和谐的境界。
这一境界,既是承天寺月夜景色的自然和谐之美的生动写真;同时也是两位夜游者徜徉于美好月色中,由于一时忘却了名利场上的得失与尘世的喧嚣,而感到怡情悦性、胸无尘俗的真实心境的写照。

文中最美的,便是这描写月色的十八个字,苏轼感觉自己恍如身在梦境,他觉得水是无色透明的、客观存在的事物,看上去却仿佛什么都没有,月光不也正是如此吗?
苏轼感觉此时此刻的庭院里,仿佛注满了澄澈明净的月光之水,而且水中还有许多交错在一起的水草。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是动静结合的描写,更是描写月光的千古名句。苏轼以超凡脱俗的艺术表现力和匠心独运的创造力,敏锐地捕捉到这种稍纵即逝的美,这是苏轼对文学与美学的全新的诠释。

“庭下如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盖竹柏影地。”在营造了一种清凉澄澈的境界的同时,也透露出了苏轼内心复杂的心境,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答案就在最后的两个反问句中。
苏轼紧承前文,连发两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他以反问的方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实际上是说,明月无时不有,竹柏到处都生。反问句更能表达苏轼在不如意的环境中自得其乐的乐观与旷达。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 人如吾两人耳”,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三句话,正是苏轼感情的强烈抒发。是啊,月亮和竹柏都是永恒的客观存在,所缺少的只是如他们这样具有闲情雅趣的人去注意,去欣赏。

正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全文最后一句中的这个“闲”字,语意双关,悠闲之外,恐怕还有被闲置、闲抛的幽怨心绪。
苏轼面对无限的空间和广阔的地域抒发胸中深沉的感慨:明月、竹影、柏影,都是最常见不过的自然景物了,这种美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只不过需要一个去发现美、欣赏美的人,更需要一双去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而已。
而他和张怀民正是能发现生活之美的“闲人”,他们懂得去欣赏、领略大自然的美,只有像他们俩这样的人,才能去发现、领略这种自然和谐之美。很明显,苏轼在这里是以“闲人”自居的。

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苏轼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宽慰罢了。苏轼正因为有着黄州的生活经历,他才有了这种领略自然美的闲情。而黄州的生活经历,又是苏轼经历宦海浮沉与九死一生之后的被动接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苏轼笔下的“闲人”,只不过是“经历过繁华,也守得住寂寞”的有心人,这也一定是一位努力拥抱生活、努力热爱生活的人。

苏轼,这位在千百年前夜承天寺的文学家,这位在黄州创作出了蜚声文坛的佳作的文学家,或许没有轰轰烈烈的传奇故事,但就是这份夜游承天寺的闲情逸致与平淡如水,才得以让苏轼寻到一个安放心灵的空间,这个空间足以温柔地托住苏轼饱尝辛酸的甚至摇摇欲坠的躯体与灵魂。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8 15:10 , Processed in 0.00790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