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515|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信片欣赏-中国紫砂壶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7 15:44:3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5-10-6 08:53 编辑

                                        明信片欣赏-中国紫砂壶
      紫砂壶是中国一种传统品茗工具,相传源自宋代至明武宗正德年间。制作紫砂壶的材料是紫砂矿土,由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基本泥构成,统称紫砂泥。因产自江苏宜兴,又称宜兴紫砂。好茶者认为,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紫砂壶因其特殊的双气孔结构,能吸收茶香茶色茶味,因此茶壶使用越久,泡出来的茶越香越醇。因紫砂壶吸色吸味的特点,有“一壶不侍二茶”之说。
      紫砂壶是用紫砂经高温烧制的陶器,烧制温度比用陶土制作的陶器高,更坚实而多微小的气孔,和瓷器一样不会因温度急剧变化而碎裂;由于是用紫砂做原料,所以又不会瓷化。
  紫砂壶以江苏宜兴出产的最好。茶水在紫砂茶壶中即使过夜也不腐败,在普通瓷茶壶中过夜茶水即不能再喝;紫砂茶壶吸附性能好,使用时间长了颜色变深,光泽油润,很值得欣赏把玩。紫砂壶长期使用,在壶的内壁会结附一块块海绵状物质,俗称“茶山”。有了茶山,即使倒入白开水,倒出的也有茶水的色香味。这样的壶在一些嗜茶人的眼里是把好壶。现代养壶不提倡此种做法,一般每次喝茶后都将壶中茶叶倒掉或者于次日倒掉,将壶用沸水涤净后晾干。

  紫砂壶大体上属于文人艺术,所追求的古朴雅趣也基本上是以往文人所追求的。就像中国画中的文人画一样,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如果带着文人艺术的眼光看紫砂壶,则体现了文人画的另一种形态。紫砂壶具有收藏的功能,历史上许多著名制壶匠人,如供春、时大彬、董翰、陈鸿寿的作品已经成为不可多得的珍品,是收藏家争相追逐的宝物。现代也出现许多制作紫砂茶壶的高手工艺大师,其作品更具艺术性。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8#
发表于 2016-6-18 14:59:46 |只看该作者
说得好!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7#
发表于 2016-6-18 14:59:27 |只看该作者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6#
发表于 2016-6-18 11:35:09 |只看该作者
赞!
沏一壶好茶,品一首好诗,坐看浮云淡雾,心生悠然,其乐无穷。
有《名壶图录》,将紫砂壶喻为各类凡人:
“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
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
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
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
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
脱俗如纳子”。

秋月茶香万古吟,紫砂竹林情意深。
茗茶紫瓯,清香飘远,带着灵气,悠悠然飘向你的心间。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5#
发表于 2016-6-2 15:42:02 |只看该作者
赞!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4#
发表于 2016-4-9 09:23:05 |只看该作者
多谢关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3#
发表于 2016-2-15 15:35:58 |只看该作者
123 发表于 2015-10-6 10:19
赞!

茗茶紫瓯,清香飘远,带着灵气,悠悠然飘向你的心间。

说得好!多谢关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2#
发表于 2015-10-6 10:19:28 |只看该作者
赞!

茗茶紫瓯,清香飘远,带着灵气,悠悠然飘向你的心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1#
发表于 2015-10-6 08:53:49 |只看该作者
再次似水流年 发表于 2014-8-8 19:54
赞!欣赏、收藏。

谢谢关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10#
发表于 2015-10-6 08:52:09 |只看该作者
春水东流 发表于 2014-8-8 10:33
好贴!精美图片,欣赏收藏。

谢谢关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7 13:39 , Processed in 0.01650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