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丹青:梵高的素描真好看,但要参加当今考试,结果只会铩羽而归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28 05:13:17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陈丹青:梵高的素描真好看,但要参加当今考试,结果只会铩羽而归                                                         2022-03-14 17:15                    
           陈丹青在《局部》里花了很多的时间讲了一幅梵高的作品——《海边的渔夫》,这是一幅梵高早期的甚至还未完成的小画。

说实话,一眼看上去确实不是很出彩,完成度也不高,想必任何一个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人都不会觉得这幅画的技巧有多出色。但这却不妨碍陈丹青对它的喜爱。
梵高早期的绘画多用灰暗色系,直到后来在巴黎遇到印象派才有了我们熟悉的鲜艳画风,而这幅《海边的渔夫》正是他早期对色彩和技巧运用都不太成熟的作品。
陈丹青说喜欢这幅画的“拙”、“笨”,正是这种“拙”,才展现出了梵高的“憨”与“真”。确实,梵高的绘画之路起点较晚,但他对绘画却抱着一腔热情,执着而又真诚,这种态度之下的创作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即使这些作品没有特别高超的技巧,但他所传达给人的感受以及给人的观感,都是赏心悦目的。

《牛奶壶》1862,梵高10岁

《睡着的老人》 1873

《埃顿的教堂和牧师住宅》1876

《背煤的矿妇》1881
梵高的作品充满着激情的笔触与线条,色彩的纯度与明度表现力极高,融合了多种绘画流派的特点,更重要的是,他的艺术里面带有丰富的真实情感,注重在绘画中展现自己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
陈丹青说这是他心目中最完美的艺术作品,但他同时也调侃般地表示,梵高这样的作品,如果放到中国,他连美院的门都进不了,而且连初选都不可能进入。
中央美院的高分卷:











依照陈丹青的观点,他认为我们国家的美术教育上是有问题的,培养不出艺术家,多是些吹牛的大师。他说:“我觉得最大问题还不是在形式问题,主要是中国学院教育根深蒂固的将素描视为一种绘画基础工具的观念,过分强调了它的工具性、研究性,共性,而忽略了它独立的艺术表达性。”
在当前的美术高考中,素描是必考科目,素描教学却深受美术高考素描样式的束缚。
素描是很重要的基本功,米开朗基罗也说:“素描,它是构成油画、雕刻、建筑以及其他种类绘画的源泉和本质并且也是一切科学的根子。”达·芬奇也将素描看成是一门科学,而这门科学的一个重要精神,便是“求真”。
比如看达·芬奇的素描作品,可以感受到他对人体各部位的精细刻画,形体和动作的协调等,都是那么的自然、平衡,他对素描研究极为用功,煞费苦心反复构图草稿,对人体研究更是透彻。





能看出他对“求真”的追求与实践,还有很多素描大师,也都会根据自己的研究并结合亲身感受来创作。而如今基础教育里的素描、速写等带有不同的目的性,造成素描与绘画的脱节,容易陷入过于死板的困境。
如果按照学院素描的那种要求,那梵高的素描百分百是不合格的,可能还有其他艺术家也过不了。
其实说起来,素描并不是中国的固有艺术形式,它是西方传进来的。中国的古代绘画,并不讲究写实,不追求画得有多像,而是注重神韵、意境,喜欢思辨。这是中西在观念上的不同认知。

梵高 《壁炉旁的农民》1881

《耙草的女孩》1881
当然,不是说素描不好,它是学习绘画的基础,就如徐悲鸿所说:“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所以现如今的美术教育将素描看得很重要,每位艺术生都要花费长时间的练习,要有耐力,下苦功。但与此同时,一些研究学者也希望大家都能重视学习美术时的感受,而不是为了强化训练,丢掉自己最直接的感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19:08 , Processed in 0.00731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