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22-5-8 04:56 编辑
【华彩宫瓷】斗彩鉴赏:争奇斗艳 清丽淡雅 2022-04-08 17:30
斗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相结合的彩瓷工艺,先用青花颜料在瓷器胚体上勾绘出图案轮廓,施透明釉高温烧制;后再于釉上以各种彩料填绘,经低温二次烘烤而成。
清“大清雍正年制”款斗彩荷莲纹盘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发 展 历 史
明代文献中不曾出现“斗彩”这一名称,《博物要览》《敝帚轩剩语》《清秘藏》《长物志》等都只有“成化五彩”或“青花间装五色”的名称。
清代的《南窑笔记》是目前较早使用“斗彩”名称的文献:“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
清《南窑笔记》
民国时期许之衡先生在《饮流斋说瓷》中写到: “何谓豆彩?盖所绘花纹以豆青色为最多,占十分之五六,故曰豆彩也;或称斗彩,谓花朵之攒簇有类斗争;或称逗彩,谓彩绘之骈连,有同逗并,实则市人以音相呼,辗转讹述……”
1988年11月景德镇珠山明代御窑厂遗址出土一件以釉下青花和釉上红、绿、黄、紫等彩描绘莲池鸳鸯纹的宣德瓷盘,同类器在西藏日喀则萨迦寺也有收藏,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斗彩瓷,宣德时期被视为斗彩的萌发期。
明宣德五彩莲池鸳鸯纹盘
(景德镇珠山明代御窑厂遗址出土)
明宣德五彩莲池鸳鸯纹高足碗
(西藏日喀则萨迦寺藏)
明宣德五彩莲池鸳鸯纹碗
(西藏日喀则萨迦寺藏)
成化时期是斗彩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此时的斗彩以其色彩令人耳目一新,器型小巧精致而受人追捧。这一时期斗彩使用的麻仓土会使胎体表面形成特有的牙黄色,而麻仓土在弘治初年就已用绝,这也使成化斗彩变得极为难得。
明代中后期,弘治皇帝下令减烧瓷器,斗彩瓷器数量较少,制作也归于平淡;嘉靖、万历时期宫廷御窑厂曾竭力效仿成化时期的作品,但无法再与成化时期的作品相媲美。
↓
明万历斗彩八宝纹碗及底款:大明万历年制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康雍乾三朝均在成化斗彩的基础上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在此期间,雍正斗彩更是大放异彩,成为成化之后斗彩发展的另一个高峰期。它的绘画增添了粉彩,改变了成化斗彩“叶无反侧”的弱点,图案性更强,艳丽清逸。
清“大清雍正年制”款斗彩并蒂莲纹盘
(东莞市博物馆藏)
清代中后期,社会动荡、经济停滞、御窑厂不再受到皇帝重视,斗彩瓷器又一次陷入低潮与停滞。此时的斗彩只是维持传统的工艺技术,数量上也有所较少,再不复清初之盛。
清“大清道光年制”款斗彩团花纹马蹄式碗
(东莞市博物馆藏)
工 艺 特 色
斗彩坯胎的制作与其它瓷器大体相同,只是在彩绘方面有所不同。 成化斗彩的彩绘方式以填彩为主,覆彩、点彩和染彩相结合。
填彩是在青花双钩线中填入以矿物原料为主的色料,这一方法如同国画中的白描填色。
覆彩是在青花绘画的基础上覆盖一层色料,给人以色彩浓厚的感觉。
点彩是在青花留白的空间点绘上色料,形成一种拾遗补缺的风格。
染彩是通过点染描绘的方法将釉下的青花或釉上的五彩渲染出浓淡的效果。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江小民根据珠山御窑遗址出土器物统计成化斗彩颜色有五类十一种:
熟褐:颜色失透无光泽,仅见于成化仿宣德莲池鸳鸯纹盘。
↓
明成化五彩莲塘鸳鸯纹盘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矾红:有浅红、深红、暗红色之分,矾红呈色随配料比例、颜料厚薄以及烧成温度而变化,但均呈半失透状,覆盖能力很强。
↓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绿彩:可分为苦绿、大绿、水绿三种,表面有玻璃质感,均能见绿彩下青花勾线,呈半透明状。
↓
明成化斗彩葡萄纹高足杯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黄彩:有嫩黄、古黄之分,表面有玻璃质感,呈半透明状。
↓
明成化斗彩花卉团云芝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紫色:有葡萄紫(茄皮紫)和赭紫之分,葡萄紫(茄皮紫)常用于葡萄和茄子等纹饰,表面呈亚光状。赭紫,色紫无光,仅见用于斗彩婴戏小杯之上。
↓
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谈起成化斗彩之色,最令人难忘的要数 “姹紫”。这是成化独有的色彩,后人难以仿制,现已成为鉴定成化彩瓷的一个重要依据。关于“姹紫”,收藏界有许多论述,我们来看看权威专家的观点吧。
↓
明成化斗彩三秋杯
(故宫博物院藏)
古陶瓷鉴定大师孙瀛洲:“它是烧造时差异的色疵,所以称为差紫,可以肯定地说,凡带差紫色的成彩绝为真品。”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张福康研究员:“明代成化青花间装五彩上的‘姹紫’,是用含锰量高的钴土矿为着色剂而制成,其色调有如烧焦的锅巴,与标准的紫色相去甚远。”
成化喜鹊折枝花卉高足杯
(大英博物馆藏)
成化之后,雍正斗彩大胆创新,摒弃了传统五彩的填彩工艺,率先将粉彩应用到斗彩装饰之中。另外,雍正斗彩还改变了明代双线平涂的局限,采用渲染与平涂相结合的方式,填彩准确,不越边线。
清雍正青花斗彩团花纹碗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斗彩,从最初的色彩艳丽、争奇斗艳到清代的秀逸洒脱、清丽淡雅,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审美情趣,展示了不同类型的艺术特点,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记忆,记录着曾经的辉煌。
东莞市博物馆策划的“华彩宫瓷——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宫瓷器展”从1月22日持续至4月10日展出。当前由于疫情临时闭馆,请点击 “华彩宫瓷”进行线上观展。在此奉上展览中的4件斗彩瓷器,让大家先睹为快。
藏 品 鉴 赏
明正德款斗彩云龙碗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碗口内沿有青化双圈,内壁为素面白釉,碗心于青花双圈内绘绿龙、黄珠、红焰,龙的形态为五爪直立状;口外沿为一圈青花回纹,外壁满饰红、黄、绿色云纹,云中主体纹饰是缠绕火焰的两条绿色行龙,间以十字形云朵组合图案;碗底部有淡色青花双圈,内有青花楷书“正德年制”4字2行款。此碗纹饰轮廓线以青花勾勒,再以纯正的红、绿、黄釉填色,其色彩之纯,色调之艳为明代斗彩器所仅见。
清乾隆款斗彩花卉小缸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此缸器型周正,纹饰繁多,绘画精美,色彩富丽。口沿及器里为白釉,缸外壁满饰斗彩描绘的花卉图案,自口沿以下至底部分别为4层:口沿下青花双圈内连成一串的长条形开光,内有各色菊花、番莲花等图案;由红、黄、蓝、绿等色组成的如意云头纹;由宝相花为中心、由各色花卉绕其组成的5处团花,以及团花周围由勾莲纹装饰花卉构成的大片图案;腹下部排列整齐的一周须弥纹;缸下部为白釉圈足,底为玉璧底,外圈无釉,里心为白釉,其上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清同治款斗彩花卉盘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清斗彩人物笔筒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全器为白地,筒壁主体纹饰为“指日高升图”,以斗彩绘秀石、芭蕉、庭院、围栏,院中设有长条石案、长方几案和红色琴桌,石案上置有木雕红如意,几案上置书卷、茶杯和插有孔雀双翎的瓷瓶,庭院内站立主宾人物6人及一个捧盘童子,其中一人立于石案前手指空中红日,预言主人官职高升,其他人物表情虔敬,眼中充满期待;笔筒为玉璧平底,中间露胎,内心为圆形白釉地。
参考文献:
孙瀛洲:《成化官窑彩瓷的鉴别》,《文物》1959年第6期。
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
吕成龙:《明代斗彩瓷器的产生、发展与鉴定》,《故宫学刊》,2004年第1期。
江小民:《从考古资料谈明成化斗彩瓷器的彩绘工艺》,《故宫博物院院刊》,2016年第2期。
撰文|王浩祯
排版|叶芷君
初审|杨晓东
审核|曲庆玲
审定|李历松
东莞市博物馆 地址:东莞市莞城区新芬路3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