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讨诗的真实性问题,除了《枫桥夜泊》,还有半夜敲钟的诗句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21 07:01:46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探讨诗的真实性问题,除了《枫桥夜泊》,还有半夜敲钟的诗句吗?                                                         2022-05-09 10:16                                       
          一般认为,诗中写物、写景、言事、抒情应该保证真实,否则诗的艺术水准就会大打折扣。
但真实的标准是什么?有些人容易自以为是,自己没有见过的事物就认为不真实,这是不对的。本文分享史上两个比较出名的关于诗真实性的例子,通过小故事我们可以明白一些道理,利于思考和吸取教训。

一.“三更不是打钟时”?
唐朝诗人张继极具艺术特色的诗《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此诗静中有动、以动衬静,情景交融,打动人心千百年。就是这样一首好诗,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写道“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很明显,他认为张继此诗属“为赋新词强说愁”。

欧阳修此评在他身后几百年间一直争论不休,大部分人对欧阳修持批评态度。据姑苏当地人说,当地确实是有午夜打钟的习惯。
可能欧阳修读诗有点少,其实唐朝写“夜半钟声”的诗不在少数,比如白居易的“新秋松影下,夜半钟声后”,温庭筠的“悠哉逆旅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皇甫冉的“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司空曙的“杳杳疏钟发,中宵独听时”、许浑的“今来故国遥相忆,月照千山半夜钟”等,可见唐朝确实有半夜敲钟的习惯,只是欧阳修不知道而已。

二.苏东坡和王安石君子之争
我们知道苏轼和王安石两位北宋大才子在政见上曾经不合,其实两人在诗词上也曾较量了一番,那最终结果如何?
据说苏轼有一次去王府拜访王安石,当时王安石恰好不在。苏轼在书房等王安石时,发现桌上有一首王安石写的《咏菊》诗,诗中有一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在文学上一向颇为自信,他禁不住暗笑当朝王大宰相连最基本常识都不懂,桃花、杏花会被风吹落满地,而菊花盛开在秋天,花瓣只会枯干不会飘落。

苏轼不但自信,而且胆子也很大,他就在王安石的诗下题了一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回到书房后苏轼已经离去,王安石未见到苏轼,但看到苏轼题在自己诗后的这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连连摇头,对苏轼的自负暗自不满,心想“你这种自以为是的性格早晚会吃大亏!”但他并未跟苏轼计较,他想让苏轼自己弄明白。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此言用在王安石身上恰如其分。

后来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
重阳节后的一天,刮起了大风。风停后,苏东坡邀请他的好友陈季常到后园来赏菊,当两人来到后院,但见风后的菊花纷纷落地,满地铺金。这时苏轼才想起王安石的诗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才觉得此诗是如此的传神,才想起自己留在王安石处的那句诗,才认识到自己大错特错。

从以上两个小故事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我们没见过的、没听过的,不代表就没有,不代表就是假的。我们在写诗、评诗时也要注意,有些诗句不能以“常理推之”,有些我们没见过的、不知道的,不要上来就说是假的,否则就是“夏虫之论”。针对没见过的事物发表言论时,还是要“小心谨慎,多方求证”,切不可自以为是,固执地认为自己对,别人都是错的。
好了,两个小故事分享完了,大家有何高见?欢迎积极分享。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2-1 09:29 , Processed in 0.00797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