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湖:江苏浙江界湖,江苏凭什么独占99%?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6-21 03:26: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太湖:江苏浙江界湖,江苏凭什么独占99%?
环球情报员
2022年06月20日 08:44:36 来自北京
长江三角洲是当代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自古便被称为“鱼米之乡”,从宋朝便开始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苏湖”指的是苏州(今属江苏省)和湖州(今属浙江省),可以说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地区。明清两代,“苏湖”以一隅之地承担了全国漕粮的六分之一。

▲苏南的富庶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功于太湖水系

“苏湖”之所以如此富庶,与太湖有着密切的关系。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水域面积2338平方公里,有储存、调节水量的功能,这使苏湖地区成为旱涝保收的大粮仓。
历史上的“苏湖”一直属于同一省区,直到明朝江浙开始分省,湖州才划给浙江省,太湖由此变成两省界湖,湖州依然保留了对南太湖的管辖权。
到了现代,太湖依然是江浙两省的界湖,但水域面积的99%却属于江苏省,南岸的浙江湖州只拥有岸边区区70米范围的管辖权。

▲浙江拥有太湖约三分之一的湖岸,却几乎与太湖“绝缘”

那么,曾与苏州共享太湖的湖州,为什么现在几乎与太湖“绝缘”?

一、三州分湖

太湖古称“震泽”,整个水系包括上百条河流,环太湖地区自古同属吴文化圈,语言、风俗等都很接近。
如今的太湖沿岸分布着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四个地级市。其中湖面面积99%以上位于江苏省境内。
按管辖面积计算,苏州拥有70%,无锡拥有29%,常州以及湖州所占的水域面积均不足百分之一。

▲四市分太湖

然而。太湖在古代的格局可不是这样。一直到清朝,只有苏州、常州、湖州三个府(现在的地级市级别)拥有太湖的湖岸线,唯独少了一个无锡。
苏州,早在春秋时期便已作为吴国都城,管辖着整个太湖地区。秦国统一天下后,吴地属会稽郡管辖,冶所苏州。
东汉从会稽郡中分出吴郡,郡治仍是吴县(今苏州)。当年的“郡”类似于现代的省(一级行政区),然后再下辖诸县。

▲吴郡(苏州)可以说是环太湖地区建制的母体

东汉末年,孙吴政权从吴郡分离出吴兴郡,管理太湖南岸地区。西晋又从吴郡分离出毗陵郡,管理太湖西北岸地区。
隋朝废郡设州,太湖沿岸的三个郡,即吴郡、吴兴郡、毗陵郡分别改称苏州、湖州、常州,管辖范围基本同“郡”。
由此可见,苏州(吴郡)算得上是环太湖地区建制的母体。
“湖州”之名就取自于太湖,现在的湖州城区几乎是“水城相邻”。而与之相比,今苏州主城区和常州主城区距离太湖均有30公里以上,显然湖州更符合“太湖之州”的称号。

▲直面太湖的吴兴区是湖州核心城区

唐朝,全国范围设十道,苏、常、湖三州的历史渊源、文化经济近似一体,因而一同被归入江南道,宋朝的两浙路和元朝的江浙行省都延续了这种格局,太湖自然是省内湖
宋朝时期,太湖已浇灌出上千万亩良田,这才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还以出产“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而闻名。

▲唐朝设十道,其中江南道后来又分成东、西两道

但由于古代缺少对太湖本身的进一步开发,苏常湖三州没有对太湖进行过明确划分,大致以湖中大雷山、小雷山为界,即现代的金庭东山,此二山均属于苏州。
与湖岸更近的湖州仅分到大约五分之一的湖面,但各方面对太湖的依赖却比苏州和常州更深。
随着明朝建立,太湖周边三州(府)同属一省的格局被打破了,朱元璋在继承元朝行省制度的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改州为府”,并以京城应天府(江苏南京)为中心设立“南直隶(省级)”,下辖14府113县,包括苏州、常州二府。

▲南直隶与浙江

而湖州府则划给了新成立的浙江省,该省下辖11府63县,比南直隶略逊。

▲明初太湖成为江浙两省界湖,湖州的管辖面积未变

太湖,从此成为两个省的界湖,按照以往的习惯,大小雷山以南太湖划归浙江。湖州府依然与苏州府保持着紧密的经贸联系,所产稻米和丝绸经太湖、大运河北运。湖州反而与浙江其他各州府较为疏远。
清朝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太湖周边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苏州府的经济规模和财税都大大超过其他各府,因而苏州府下属多个县在1724年被拆分。其中,吴江县的西半部增设震泽县,负责管理苏州府所辖的太湖区域。

▲清朝设震泽县不足200年,却对后世颇有影响

1725年,清朝顾虑到江南省人口稠密和经济富庶的情况,又将其拆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江苏省继承了太湖周边地区。
从江南省到江苏省,太湖作为江苏与浙江省之间的界湖暂时不存在争议,苏州、常州、湖州三府均拥有太湖的管辖权。
无锡仅仅是作为常州府的一个下辖县。常州府无锡县濒临太湖北岸,对太湖的管辖没有什么发言权。

▲常州府与苏州府

不过,无锡县作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各方面发展较快,县城的规模也颇为可观。
三府辖太湖的格局一直维持到民国改用新的行政体系。1912年,震泽县被撤销并入吴江县。全国范围内开始废“府”,常州、苏州、湖州三府均被废除。
但在民国时期,太湖作为江苏省和浙江省界湖的地位也没有改变。

二、太湖的另一面

太湖使苏湖地区变成“鱼米之乡”的同时,还有一个不为人熟知的顽疾匪患。
由于古代治理能力低下,太湖两千多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数十个岛屿、上百条河汊,是藏匿土匪的绝佳场所。
清朝和民国都曾想清剿太湖土匪,却因太湖分属两省,互不统辖,导致屡次剿匪均不彻底。
新中国成立前后,积年老匪、溃兵等汇合在一起,太湖匪患变得格外严重。

▲太湖的港汊岛屿众多,匪患数百年来从未断绝

据统计,当时太湖区域内有大小不等的土匪二百多股,大约五千多人。苏州吴江县的匪情最为严重,一度无法建立乡政府,对周边地区的人民财产安全构成很大威胁。
1949年4月23日至28日,南京、常州、苏州、湖州相继解放。到5月底,杭州和上海也已解放,长三角的战事基本平息,太湖剿匪被提上了日程。

▲解放初期,苏南苏北的差异很大,分别设立行署区予以管理

作为新解放区,江苏省对苏南、苏北及南京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建立了一套临时性的行政体系,在5月初设立苏南行署区承担省职能,下辖松江、镇江、苏州和常州四个专区,专区的管辖范围接近明清的“府”。
行署区驻所在新成立的无锡市,该市从无锡县城及周边分拆出来,并由行署区直管,拥有太湖北岸的一部分管辖权。
无锡县得以保留,仍然属于常州专区(后改属苏州专区)建制。

▲近代无锡工业发达,对太湖的航运价值开发程度较高

7月,苏南行署区组建太湖剿匪指挥部,苏州、常州、无锡三地配合太湖剿匪指挥部工作没有太大问题,但南太湖是浙江省湖州的管辖范围,给剿匪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太湖匪患自古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是由于太湖分属不同州县管理。剿匪能否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军力多寡,而是情报和反应速度,太湖分治的现状恰恰制约着这两大因素。

▲苏北行署区、苏南行署区、南京市在1953年并入江苏省

浙江湖州的南太湖地区得到土匪行踪的情报后,首先要上报给当地政府,然后通知苏南行署区,最后交给太湖剿匪指挥部。
这时再出动剿匪部队已经延误不少时间,土匪很有可能利用这个空隙逃跑。
针对这个弊端,苏南行署区与浙江省进行协调,由苏南行署区主抓剿匪工作。一来大部分太湖水域本就位于江苏省境内,二来浙江省更关注沿海岛屿,对南太湖相对不太在意。

▲太湖区行政办事处属于战时体制,战事结束便会取消

1950年4月成立太湖区行政办事处,直属于苏南行署区,统一管辖太湖所有的湖面、岛屿和沿湖港口码头要地,配合剿匪指挥部作战,苏、常、湖三州都失去太湖管辖权。
有军政两方面的统一部署,太湖剿匪很快取得成效,至1953年成股的土匪基本被剿灭。与此同时,中国的行政区划进入规范化阶段,苏南行署区于当年撤销,恢复江苏省的实际建制。

三、湖州无湖

1953年,太湖剿匪指挥部和太湖区行政办事处双双撤消,由新成立的、隶属苏州专区的震泽县接替太湖区行政办事处,意味着太湖的行政管理和军事工作从直属于省里的战时机制转入和平建设时期。
这样一来,整个太湖包括原湖州所属的南太湖,都变成了江苏省地界。
震泽县的重设是出于剿匪的需要,与清朝中后期存在过188年的震泽县谈不上有继承关系,时间上更短得多,仅维持到1959年。随着太湖土匪的剿灭干净而被撤消,震泽县整体并入苏州专区的吴县。

▲重设的震泽县可以说是太湖归属江苏省的一个过渡

湖州及浙江省自然不愿意接受这种状况,与江苏省进行了协商。问题是,江苏与浙江之间的省界争议地区不止南太湖一处,对于浙江来说,嵊泗列岛更为重要。
嵊泗列岛不但与浙江文化接近,而且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各方面价值都很高,历史上一直属于浙江省,清朝后期划给了江苏省,浙江省对嵊泗列岛志在必得。
两省协商的最后结果是,嵊泗列岛归属浙江,南太湖归属江苏。

▲在大比例地图上,太湖看上去完全属于江苏省

也就是说,湖州失去自隋唐以来便管辖的南太湖,因太湖而得名的湖州事实上与太湖“绝缘”了。
根据江浙两省分界分案,湖州只剩下湖岸几十米范围内的管辖权,名为湖州却再也无(太)湖。

四、最后的争夺

1958年江苏、浙江两省分界划定,太湖的水域、岛屿绝大部分属于江苏省。
这一时期的苏州专区扩张迅猛,原属常州专区的太湖西北岸大部分区域,即江阴县,转归苏州专区,常州只剩下7公里的湖岸线,无锡拥有的太湖面积也很小。
50年代以后至90年代,江苏省行政划分变更频繁,无锡的异军突起打破苏州对太湖的垄断。1983年,江苏省行政格局基本定型。无锡由“地级市”代替原来“地区”的地位,一跃成为与苏州、常州比肩的大市。

▲从苏州专区内的孤岛到与苏州平分秋色,无锡在80年代异军突起

1983年之前,无锡一度变成苏州专区内的孤岛,管辖范围仅限于无锡市本身,一个下属县也没有。1983年行政格局重新划分时,从苏州和常州地区拿到无锡县、江阴县,管辖范围已不低于“娘家”常州。
这样一来,无锡不仅占据了太湖北岸,更兼并了太湖西北岸,把苏州挤回太湖东北岸。
跟历史上的太湖分治相比,依然是三州临湖,由无锡代替了常州的位置,湖州却已和太湖“绝缘”。

▲从管辖权角度看,湖州仅仅挨着太湖的一点点边

湖州及浙江对太湖并没有完全“死心”,90年代中国对省界进行全面勘定时,浙江省提出以太湖东西两岸的陆地省界为基准划线,以南归湖州,以北归苏州,这个方案当然没有得到江苏方面的认可。
作为50年代省界交换的产物,嵊泗列岛已经划给浙江,南太湖属于江苏不应该再有争议。

▲嵊泗列岛

最终结果是维持当年协商的结果,湖州只拥有湖岸以外70米的水域管辖权,略大于一个标准游泳池的长度(50米),唯一的收获是湖州有权对南太湖进行开发利用。

五、竞相开发

虽然湖州争夺太湖的努力失败了,但也不是一无所得。江苏省允许浙江湖州开发利用南太湖,仍以传统的东山(小雷山)、西山(大雷山)为界。
在古代社会,太湖的主要价值在于调节水量保障农耕,还有一些渔业和交通功能。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太湖的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掘。

▲无锡鼋头渚

无锡作为太湖岸边的新起之秀,80年代以来,先后开发了鼋头渚、灵山大佛、太湖影视城等自然、人文景观,使国内外游客一度以为“太湖是无锡的”。
不甘落后的苏州从21世纪开始,加快对太湖旅游资源的开发,将沿太各景点整合为太湖旅游度假区,并修建了中国内湖第一长桥——太湖大桥,总长4308米,汽车可以直达金庭镇(西山)。

▲太湖大桥是苏州开发太湖的重点项目

只能算是与太湖沾点边的常州,同样积极投身开发太湖的热潮,也搞起了太湖湾旅游度假区。近年来又开发出太湖湾音乐节、国际动漫游戏体验博览园等全新旅游项目,颇有自己的特色。
湖州是太湖分界的最大“受害者”,从大约五分之一湖面的南太湖,到70米湖面管辖权,“湖州”之名已经不副其实。不过,这没有影响湖州人对太湖的热爱,湖州人依然可以在南太湖捕鱼,享用“太湖三白”。

▲湖州开发太湖旅游资源的热情丝毫不逊于对岸的苏锡

当初分界时规定湖州有权对南太湖进行开发利用,这种情况有点像海上的经济专属区,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就拥有300平方公里太湖水域的开发利用权。
但不管怎样,湖州人仍然把太湖当作自己的名片,不愿意辜负“湖州”之名。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2 21:56 , Processed in 0.00828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