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铁原阻击战,抗美援朝中有争议的一场战役,中美历史档案对不上?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10 06:26: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铁原阻击战,抗美援朝中有争议的一场战役,中美历史档案对不上?                                                         2022-08-10 03:30                                       

导读:文章字数3787字,阅读时长10分钟

铁原阻击战指的是1951年5月28日至6月10日,两个星期里中国志愿军第63军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涟川至铁原一带发生的战斗,是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发动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中的最后一场决斗。
一直以来,铁原阻击战充满了争议。在很多文献中,铁原阻击战打得异常惨烈,志愿军拼光部队,硬是挡住大批美军近两个星期的轮番进攻,以2万人伤亡的代价毙伤美军1.5万,粉碎了美军快速占领铁原,摧毁志愿军后方基地和交通线的企图。

2015年一部名叫《铁在烧,志愿军第63军铁原战绩》纪录片播出,一时间,关于铁原战争的文章如潮水一般,众口一词,激进描述了志愿军的神勇,美军的狼狈,以及这场战斗的关键,似乎要是没有这场的铁原阻击战,美军便会踏平鸭绿江。
关于这场战斗,网上同时还存在着另一种说法,和上面那些令人沸腾的描述不太一样。铁原阻击战在美国联军战史中的记载非常简单:在10多天的进攻中仅阵亡不到250人,总伤亡人数估计在1000人左右。铁原阻击战在美军朝鲜战争战史里根本排不上号,也很少提起。
同一场战斗,在中美军史中的记载差别竟如此之大,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中方史料的真实性,这场战斗是否真的和朝鲜战局的扭转有密切联系?
也有人指出纪录片《铁在烧》有很多内容和细节经不起推敲,在当时战争形势紧张的状况下,各方都有夸大战果,美化客观上战败的事实嫌疑,有理由猜测,要么是中方刻意夸大铁原阻击战的战果,要么是美国人不敢直面这次战斗的惨烈,那么真相到底怎样?

关于铁原组织战,中美历史档案在一些方面的记载还是有些吻合之处。
当时正处于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末期的转移阶段,经过1951年4月和5月的两次大规模主动进攻,志愿军一度将战线推进至三八线以南,汉城以北。志愿军由于携带的粮草弹药基本耗尽,人困马乏,于5月21日被迫终止攻势,主动向北撤退。美韩联军趁机在整条战线发起猛烈追击,企图合围后撤的志愿军部队。
5月27日,志愿军第五次战役两个阶段作战基本宣告失利,战役进入转移防御阶段,中朝军队全线大踏步后撤,原属于北朝鲜境内,沿临津江和三八线附近的几个重要边境战略要地,包括涟川、华川、临津江上游防线等通通流失。

5月28日,美韩联军渡过临津江,加速北上追击后撤的中朝部队。
由于铁原、金化、平康铁三角地区是志愿军后方基地和交通枢纽,因此铁原也是美韩联军重点进攻的目标之一。
同一天,63军受命涟川铁原一线的阻击任务,战前,志愿军第63军187师沿京元铁路西侧部署,189师则在京元铁路东侧至滩川河谷之间展开,配属给63军的65军194师负责187师的右翼防御,188师则作为预备部队被布置在189师后方,朝他们攻来的是美国第8集团军第1军辖下的第3步兵师和第1骑兵师,同属第1军的美国25步兵师主攻铁原东面的金化。

从5月28日美韩联军过江,63军受命阻击任务算起到6月10日63军奉命后撤,涟川、铁原地区防御战斗一共进行了14天。
关于战斗进程的大体框架,两军的记载总体上来说是一致,差别体现在这14天攻防战的惨烈程度,以及志愿军第63军给美军带来的伤亡。

首先,根据美国陆军战史关于朝鲜战争1950年11月至1951年7月的记载,在这14天中直接进攻涟川、铁原一线的美军两个师一共阵亡160多人,加上其他附属单位,美韩联军阵亡总数在250人左右,再按照一般情况下3:1的伤亡比,美韩联军所有伤亡人数应该在1000人左右。
其次,这场战斗的起始时间存在不小争议。美韩联军进攻铁原的真正时间并不是14天,而是6月3日到7日,5天左右。
5月28日,美韩联军渡过临津江,攻占堪萨斯线,开始为攻占怀俄明线做计划。涟川在怀俄明线以南,铁原和金化正处于怀俄明线的最北端。堪萨斯线和怀俄明线是李奇微于1951年4月接替麦克阿瑟成为美韩联军总司令前画的两条作战目标线,其中怀俄明线比堪萨斯线更为向北突出,基本是后来朝韩停火线的雏形。

当时的美国军政高层明确规定,美韩联军的反击必须始于堪萨斯线,即联军主防线,但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认为,为了能在将来的停火协议中获得最佳位置,第8集团军必须远远超过堪萨斯线,这一想法得到了美韩联军总司令李奇微的认可,美军扩大进攻范围将更靠北,顶着涟川、铁原、金化划定的怀俄明线作为目标,因为这里是志愿军的后方基地和交通枢纽,只要中朝仍然控制铁三角地区,总有一天会卷土重来。
为此,范佛里特专门定制了“打桩机行动”,旨在将美韩联军战线从堪萨斯线推进至怀俄明线,但5月底到6月初那段时间,铁原附近连降暴雨,道路泥泞,桥梁冲垮,补给困难,美军不得不将计划中的攻击行动推迟到6月3日,之前双方并没有发生大的战战斗。

关于这场大雨,在美韩联军总司令李奇威的回忆录和担任铁原正面防御的189师师长蔡长元的日记中都有提到:由于天降暴雨导致山洪暴发,189师在山坡反斜面底部挖掘的坑道被淹没,淹死了1000多人,部队不得不放弃一线阵地后撤,换上预备队188师。
2014年3月28日,韩国政府向中国移交首批437位志愿军遗骸,这些遗骸的出土地点正是涟川、铁原一带,也许就是当年暴雨山洪淹没的坑道里遇难者群体一部分。

6月5日,志愿军司令部下令改坚守防御为机动防御,美韩联军在6月8日明确观察到志愿军正开始放弃有组织的抵抗,步步后退。
6月9日,战斗接近尾声,10日战斗基本结束。也就是说,战斗最激烈的应该是在6月3日到5日,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在美军的战史记载里铁原战斗远没有中方记载的那么激烈,在美方的档案里并没有过关于铁原阻击战的描述。后来,美军在攻下铁原、金化、平康铁三角后主动撤离,才让63军得以阻敌与铁原、金化。

美军之所以不继续进攻,主因是政策和大战略决定了军事的局部战术,但如果我们参考美方在铁原阻击战前后,对于怀俄明线的作战命令可以推测出美军在铁原的确遭到不小的阻力。
根据美国陆军朝战战史《EbbandFlow》第19章至27章的记载:李奇微在指示范佛里特恢复对怀俄明线的前进命令中把铁原和金化包括进去,但后来联参会议指令传抵李奇微把大规模行动的决定权收归在联参会议手里,联参会议并没有给美军下达越过铁原、金化北上的命令。
如果美军在铁原没有遭到打击,那么李奇微越过铁原、金化北上的命令为何会被联参会议取消?至于防守涟川、铁原一线的志愿军63军损失多达2万人,这又是怎么回事?

了解美军的人都知道,美军一贯战术就是大炮轰,一遍轰完再轰一遍。范佛里特在进攻铁原的第一天便打完近4000吨炮弹,纵使志愿军一线部队化整为零,以营连为单位分散布置在防御正面上也扛不住这样的狂轰滥炸。
再加上山洪暴发,坑道淹没又死了1000多人,189师仅三天就被打崩。铁原阻击战战后,63军伤亡惨重,连军长傅崇碧都负了伤。根据后来公开的志愿军后勤部门的数据和央视纪录片《热的雪》估算,63军在第五次战役中损失近2万人左右,虽然没有网传的5万人那么多,但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关于铁原阻击战的真实情况大致可以做出以下推断:
一,中国志愿军伤亡惨重是不争的事实,美军最初的进攻计划是要将志愿军从铁原、金化一线彻底驱逐,彻底占领怀俄明线,为在谈判桌上争取更有力的停火线划分,但在进攻的最初几天连降暴雨,美军被迫暂缓进攻,炮火攻击不曾停止。由于防守铁原的志愿军第63军收到的是死命令,必须在铁原、涟川一线顶住联军进攻,即便是冒着炮火也不能撤出阵地,再加上山洪暴发,63军损失惨重近2万人,但美军伤亡却较为轻微。

二,美军伤亡数据扑朔迷离,有刻意回避的嫌疑。中美双方的记载关于铁原阻击战最大的分歧就像当时战场上双方都没有搞清楚对方的真实目的一样。中方的记载明确的划分和统计铁原阻击战的时间点和伤亡数据,美方则是一笔带过。一方面,美方的资料只是把这场战斗作为第五次战役的一部分记载,我们只能通过美国陆军战史关于朝鲜战争1950年11月至1957年7月的记载来推测美军在铁原阻击战的伤亡,中美统计存在时间窗口差,美军1.5万人的伤亡可能是夸大。另一方面,如果双方的伤亡人数真是几百比几万,美方战后公开的各种资料应该会吹一吹这场大胜仗。很奇怪的是,不管美军的战史记录,还是李奇微回忆录都对这场战斗的具体过程描述很少,美方也有刻意回避的嫌疑。

总的来说,铁原阻击战实际上就是一场用志愿军士兵的生命来换时间,掩护大部队后撤的拖延战斗。作为被动方的63军,自身的损失自然是极大,再加上天气因素,63军才能顺利拖延美军两个星期,战斗目的算是达到。
最后朝鲜战场上也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在铁原188师的一个连就有仅以自身16人伤亡的代价,击退美军一个加强团级战斗队13次进攻,毙伤美军200多人。
在这里笔者希望大家不要抹黑或否定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做出的牺牲,但也不要过度吹捧,应该正确看待历史,尽可能地去还原历史的真相,你们觉得呢

文章参考:《志愿军全战事》《铁在烧》《李奇微回忆录》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2-3 01:47 , Processed in 0.00835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