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轼游览庐山后写下一首诗,如今人人会背,后两句堪称至理名言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25 16:05: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苏轼游览庐山后写下一首诗,如今人人会背,后两句堪称至理名言                                                         2022-08-25 15:04                                       
2022-08-20 12:36·小话诗词
1084年三月,身在黄州的苏轼接到新的任命书,到汝州任团练副使。四月,苏轼离开黄州到汝州赴任,途经江西九江的时候,他游览了庐山,一来是寄情山水,二来是借山水消除因工作为他带来的疲劳。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矗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称古已有之。这里冈峦环列,山峰连绵,云雾翻卷,烟雨蒙蒙。历代文人游历此地,莫不被其奇幻瑰丽的山色倾倒,且留下了吟咏赞叹庐山的华丽篇章。

唐代诗人钱起就曾赞叹庐山:“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在众多诗人眼里,最使人感觉奇幻骇异的是庐山的风云雾霭,以为是它造就了此山的神奇莫测。
苏轼刚到庐山时,呈现在眼前的景象是山谷奇异而秀丽,这样奇异的景色是他平生从未看到过的,接踵而至的山形和景色让他的两眼几乎是应接不暇。匡庐七峰的奇险壮丽、变幻莫测引起诗人勃勃兴致,他笔耕不辍,为这座名山共写下七首诗。

而这首《题西林壁》,是苏轼在西林寺僧人的陪同下游玩庐山脚下的西林寺,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的一首诗。
该诗可以说是苏轼对此次庐山之行的一个总结,也是七首咏庐诗之中的精品佳作。这首诗还曾入选小学语文教科书,校园朗朗的读书声中,就有这首诗的旋律。可以说,这是一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诗歌。
这首诗写成后,苏轼自己也很满意,他曾不无得意地说:“仆庐诗尽于此矣!”《题西林壁》原诗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尽情地游览了庐山,饱览了庐山的秀丽风光,真切淋漓地道出了自己的亲身体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眼中的庐山,从正面看,它是一道连绵不绝的山梁;从侧面看,它又成为一座耸立峭拔的山峰。当你再从不同的距离、不同的高度去看它的时候,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又是各式各样互不相同的形象。
庐山三面环水,西临陆地,深壑高岩,千姿百态,壮观无比。不管是横看、远看、高看,还是侧看、近看、低看,都可欣赏到庐山美景:横向看过去,庐山是层层叠叠的山岭;从侧面端详,庐山是由一座座相连的奇峰组成的。

为什么从横向的角度和从侧面的角度看庐山,会有完全不一致的视觉体验呢?这首先是因为视觉角度不同,映射出的形象就必然不同。其次就是参照物的不同造成映象感受不同。
因为远看、横看时,有其它的事物作参照物,形成对比,就觉得小、不怎么高;而近看、侧看时,情景截然不同,由于山势浑然一体,站在山脚下往上看,必然会觉庐山高大、雄伟。
在这里,诗人已经不是普通的观景者了,他很自觉地将自己摆在了一个探索自然奥秘、思考哲学问题的智者位置。面对庐山的绮丽景致,诗人并未只沉浸于对美景的赏玩感叹,而是清醒地观察、理智地思索,透过庐山迷雾看透其本相与实质。

诗人从不同地点、不同角度看到的庐山万千异态只是庐山局部景致,而并非其本来的、完全的面目。因为游人不管处于何处、以何种角度欣赏庐山,都身在山间,只在其间流连,未能超然庐山之外总揽全局,,自然也就难以真正看清庐山的真容了。
庐山的景象虽然令人难以捉摸,但不胜感慨的诗人还是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玄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大意是说: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形象,就是因为身在此山之中,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
这其实是诗人的议论,也是以理入情的诗歌创作手法。它无疑是在启示人们,认识事物往往受到局限而流于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

从排篇布局来看,这首诗前两句是言景,后两句则是在说理。诗从“横侧远近高低”六个方面观察庐山,其观感均不相同,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诗人为了认识庐山的本来面貌,往来于山的上下左右,或远或近,或仰望或俯瞰,不断地探视,不断地思考。
由此不难看出,苏轼通过对庐山全方位、多角度的描写与总结,揭示了自己悟到的哲理:对世间万物也应像对庐山一样,必得做全面观察分析,才能得出结论,切忌片面性,谨防以偏概全,更不可被事物局部现象迷惑,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诗人以议论对之前的庐山胜境描述升华到理性的思考层面,指出人们之所以把握不住庐山全貌、看不清它的真面目,是因为身在其中,不能对其多方全面观察。
《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理的眼光从中得出的对真理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从整首诗来看,诗人的语言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鲜明的感性与光辉的理性交织一起,成为一首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的好诗。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邈远,使历代读者百读不厌,激起人们无限咀嚼回味和遐想深思。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8 10:01 , Processed in 0.00777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