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7-1-8
- 最后登录
- 2024-12-1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30719
- 精华
- 0
- 帖子
- 9516
|
本帖最后由 白乙 于 2022-10-27 17:12 编辑
关怀模式,是老年群体摆脱数字贫民身份的“稻草”吗?
有点益思
2022年10月26日 21:14:08 来自北京市
作者:雷曦
编辑:张皓翔
审稿:段涵
图源网络 引入
2022年3月1日,四川达州一则老人因为腿脚不便被人抬去银行办业务的新闻引发关注。视频中,一位婆婆被绳子绑坐在椅子上,两名男子用竹竿抬着老人。据悉,视频中这位老人是要去银行办理转账业务。
图源网络 这则新闻无疑是令人震惊的。只需通过手机上预约上门服务就能解决的事情,让腿脚不便的老人如此大费周章,这在信息化程度如此高的时代显得有些不可理喻。
但这恰恰反映了很多老年人的数字媒体使用现状。因不会用智能手机打开健康码而被拒乘公交车,因不会使用打车软件而丧失打车便利,因不会预约挂号而只能在医院排长队……
智能手机让生活的门槛越来越高,老年人在这个时代举步维艰。
01
App适老化改造启动
深陷“数字鸿沟”的老年人,在“自救”困难重重时,“共救”的重要性就被凸显。面对老龄化和数字化同步发展的趋势,实现“科技适老,科技护老”将是助力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的更优解。
基于此,2020年12月,工信部印发了《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政策导向和银发经济的助力下,互联网企业开始正视老年人的“触网”需求,开启了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的进程。
工信部关于印发《方案》的通知 今年4月,工信部信息显示,已有325家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和信息无障碍改造。在场景上,贴近老年人常用的电信服务、出行、购物等应用需求;在流程上,实现“一键订票”“一键叫车”等简易操作;在功能上,推出内容朗读、语音播报等暖心服务。这些改造措施让App的使用门槛降低,操作流程更简单便捷,更适宜老年人使用。
02
App适老化改造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政策推动下,互联网及手机App适老化改造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改造后的App在使用的容易程度上确实优于普通模式,但App适老化改造的多个问题也逐渐浮现。
首先,适老化表面功夫居多,改造流于形式。如只调大字体不简化界面、方言不能被识别、二级界面的字体和布置与普通模式一样等问题。
其次,适老模式操作流程复杂,名称规范不一。许多App开启“关怀模式”的入口隐藏太深。而且改造后的模式缺乏统一的命名,“大字模式”、“长辈模式”、“关怀模式”、“亲情模式”等命名层出不穷。
不同App的适老化改造后的不同名称 最后是广告陷阱多样,企业借机精准营销的问题严重。《方案》中明确指出,禁止适老化改造的App中出现广告内容及插件。但不少适老化改造后的App利用老年人爱贪小便宜的心理来对他们进行精准营销,易使老年人沉迷其中。
今日头条“大字模式”中对老年人的精准营销 03
从传播学出发
适老化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措施
原因1:
缺乏有效的需求和意见反馈机制
反馈是传播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传播学认为,反馈就是受传者在接受信息后做出的各种反应,即受传者回传给传播者的信息。对于传播者,可以检验传播效果,据此调整现在和未来的传播行为。对于受众,反馈是受众态度、需要、意见等信息的流动方式。
在App适老化改造的过程中,设计师与使用者之间信息不匹配,两个群体各方面差异太大导致设计师很难切实了解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目前有很多适老化产品的开发凭借的是设计师的主观感受,造成产品远离“市场”。如支付宝首页的简化程度不合格,充斥着很多老年人基本不会使用的功能,如蚂蚁森林/电影演出等,如果要调整需去更多功能中选择,增加了老年用户的学习成本。
支付宝“长辈模式”的首页 在App改造设计时没有坚持老年用户的需求导向,出现问题后又缺乏一种合理有效的意见反馈机制,导致企业无法了解“关怀模式”真实的使用效果,限制了企业针对问题进行下一步的改进措施。同时,缺乏反馈机制,也导致老年群体的真实使用感受以及使用诉求无法有效传达给App设计者,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在设计及实施过程中都被漠视,“关怀模式”的可用性也因此不高。
措施:建立合理反馈机制 增加前馈机制
传播是双向的。如果只有传播者的一厢情愿,而不考虑到被传播者的意义解读、情绪心理、社会环境,那么任何传播都可能是毫无效果的。
因此,App适老化改造的企业应建立合理且有效的反馈机制,以老年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从源头设计出发,进一步改进适老化措施。又因反馈迟滞于传播行为之后,影响传播系统的控制功能,所以还需要增加前馈,根据企业前期调查的关于老年人数字媒介使用的信息,采取相应措施,构成前馈——反馈系统,以改进传播效果。
原因2:
弱势群体话语权缺失
导致社会整体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老年人的身心特点、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等客观因素,以及网络应用成因复杂、接触媒介渠道多元等多种原因,导致老年人被弱边缘化,成为信息社会的弱势群体。而弱势群体并不是大众媒体最好的受众和对象,因此作为信息传播“把关人”的大众媒体,对其给予的关注也较少。这最终就导致了媒介不关注、弱势群体得不到关注、大众对相关报道不感兴趣的恶性循环。
老年用户缺乏话语权,即缺乏表达真实想法的机会,无法引起社会整体对老年人的数字媒介使用的关注与重视,也使大多数人无法了解到App适老化改造出现的问题。
措施:引起重视,多方共助
深陷“数字鸿沟”的老年人无法“自救”,如果社会不伸出援手,他们将永远是在数字世界中“掉线”的“数字弃民”。因此,需要多方重视起来,并伸出援手,共助老年人实现“数字融合”。
首先是拥有强大话语权的大众媒体,应担起其应有的社会责任。让作为弱势群体的老年人走进媒介,提高媒介的使用能力,真正给他们利用媒介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
其次,政府应制定更多更完善的信息无障碍、适老化政策,帮助老年群体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能以适应数字社会的发展。也应发挥自身影响力,将媒介的重心与注意力引向他们平时较少关注的老年群体上来,吸引整个社会对老年群体数字媒介使用困境的关注。
最后,老年用户也应“自救”,消解自我排斥,提升数字掌控力,主动把握媒介话语权。老年群体在不断提高运用媒体话语权意识的同时,更应该积极学习媒体传播的相关知识,克服自我排斥心理,主动把握媒介话语权。“老玩童”张海千爷爷的经历就是老年群体主动把握媒介话语权的成功例子。
“老玩童”学习运营抖音的经历 (来源:腾讯网) 结语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回归标题,关怀模式是助老跨越“数字鸿沟”的机遇吗?是老年群体摆脱“数字贫民”身份的“稻草”吗?笔者认为,至少目前看来还不是。
“关怀模式”作为App适老化改造的成果,是背负着解决老年人对智能软件阅读难、使用难等问题的使命的,被寄予厚望。但实际的应用效果、传播效果却令人失望,并未给深陷“数字鸿沟”的老年用户提供搭上信息化快车的关键帮助。基于我国老年网民高增速、高用户基数、低触网率的基本特征,加之老年群体对社会信息的较高渴求度与较低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凸显了“关怀模式”优化改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因此,App适老化改造要进一步优化,并且任重道远!
没有人能永远年轻,终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对老年人多一些关怀,尊重他们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也是尊重我们老去之后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
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有3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让广大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未来,“关怀模式”要从现阶段的“可用”和“能用”,发展为“好用”和“老人爱用”。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人并非注定是互联网世界的落后者,他们只是需要更多的关怀与帮助,当他们的实际需求真正被满足时,他们能完成从“数字贫民”到“信息富人”的转变。科技不等老人,我们可以等一等,等一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世界。
图源网络 参考文献:
[1] 丁开杰.消除数字鸿沟:社会融合视角[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03):159-162.
[2] 胡泳.为什么今天我们应该关注“数字弃民”?[EB/OL].https://new.qq.com/rain/a/20210209A0B2KK00,2022-10-14
[3]鲁金萍. App适老化改造:问题、原因及对策[N]. 中国计算机报,2021-11-22(015):1-2.
[4] 邓博文,刘珊.新媒体时代人口老龄化问题下媒体适老化改造探析[J].通信管理与技术,2022(04):55-58.
[5] 陆旻旸.弱势群体媒介话语权缺失现象的传播学解读——以农民工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3(04):40.
[6] 梅雅鑫.“适老化”改造提速 ICT企业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J].通信世界,2022(09):43-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