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了骂丈夫,李清照写了首诗,全诗无脏字,却将天下男人骂了个遍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1 16:32: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为了骂丈夫,李清照写了首诗,全诗无脏字,却将天下男人骂了个遍                                                         2022-11-11 08:19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以往总认为这首绝句诗太过简单,不像李清照其他诗句一般优美隽永。
后来才明白,这首诗并非单纯称赞项羽,而是为了骂丈夫赵明诚。虽然一个脏字也无,却将彼时整个宋朝的男人都骂了一遍。
大宋千万男性,竟无一人有勇气金戈铁马?

李清照与赵明诚
李清照和赵明诚曾经是相爱的,哪怕两人的结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算得上政治联姻,却也不能否认彼此感情的真挚。
然而随着生活的延续,两人的志向和理念矛盾逐渐显现出来。于是原本相敬如宾的夫妻两,冷暖不断。
此外,李清照无嗣,也成为两人情感破灭的重要原因之一。彼时社会认知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说,若是女性没能生出子嗣,绝大多数男性都会逐渐变得冷淡。
隔阂出现,于是原本的琐碎被不断放大。志趣不同,则直接斩断最后的情愫。
通过《金石录》,后人知晓赵明诚访求金石书画的人生理想。在这一点上,李清照其实也和赵明诚是一样的。甚至两人之前的感情深厚,少年时相同的志趣功不可没。
可长大成年,李清照依然是那个李清照,会因为了解收藏更多感到快乐。赵明诚却不是懵懂的赵明诚:若不能著书立说流芳百世,我要这金石书画有何用?
一人为自得其乐,一人为青史留名。

功利与兴趣爆发激烈的对抗,终于为两人的情感埋下不可调和的危机。分开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无论如何怀念,终不能回到年少时的欢乐时光。
更何况李清照实在太出色,后人通过李清照的诗句知晓她是千古难得一见的女词人。其文采出众,让绝大多数男性都为之叹服。
历时数百年仍有如此影响力,更别提彼时北宋文坛。尽管整个社会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都不可避免地认为男尊女卑,但在李清照面前“以性别论英雄”,实在有些不知好歹。

赵明诚的选择
感情渐渐消失不见,两人好聚好散即可,为何李清照还要专门做诗骂赵明诚呢?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如此讽刺,难免有些心狠?这一切还要从赵明诚于公元1129年的做出的两个决定开始说起。
公元1127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并掳走徽宗和钦宗两位皇帝。自此,时局动荡,北方各地没有哪个地方算得上真正安全。
等到1129年,局面稍微稳定一些,赵明诚便要求李清照独立运送藏书。众多且珍贵的藏书让一名女人押运,其中危险不必多说。
可赵明诚只给李清照留下一句话:势要与藏书共存亡。

妻子与理想,赵明诚最终选择了后者,却不知他的人生理想,最终还是靠李清照帮助完成。
如果说这件事仅仅只是让李清照对赵明诚彻底死心,那么赵明诚的另一选择,则是彻底让李清照站在赵明诚的对立面。
当金兵再一次兵临北宋汴京城下,赵明诚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自身安危和藏书。保家卫国?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于是妻子、百姓、国家,都被赵明诚弃之脑后。谁也不知道乘船过江的赵明诚,是后悔选择,还是庆幸余生。只知道李清照借此做出《夏日绝句》,以绝句断绝关系。
全诗一个脏字也没有,却将项羽和赵明诚形成鲜明的对比。不战而逃、弃国、弃城、弃民、弃妻。李清照似站在岸边询问,你还有什么能够丢弃的?
敢爱敢恨,这便是李清照。她的人生理想,从来不是赵明诚之辈能够理解。

好在赵明诚尚且有一点羞耻心,听闻妻子给自己留下的诗句,郁郁寡欢、颓废无能,最终逃到建康却也病死于建康。
赵明诚的行为与选择令人不耻,谁都有贪生怕死的时候,可为什么不再想想办法。哪怕稍微做一点努力,多一点骨气、智慧、组织能力?也不至于被骂的这么惨。

那些于乱世中苟活的北宋文人也同样如此,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足够简短,却每一句都质问他们的良心:
在座各位都是诗词歌赋的大家,为何毫无报国的勇气?一介女流尚且知晓国家大义,为何危难之际,却不曾有一人挺身而出?天下间的男性尊贵惯了,竟然全都是“窝里横”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8 11:01 , Processed in 0.00755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