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凡事先责己,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5 03:40: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凡事先责己,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                             2023-01-04 16:28                                       
01
人与人打交道,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
当矛盾摆在面前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会很难受,总认为是别人找茬、挑刺。而事实却可能相反,我们只是习惯了“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格局。
晚清大臣曾国藩,出生在普通家庭,却能达官显贵,家族人才辈出。他说:“日知其所亡。须端楷凡日间过恶,皆需一一记出。”
“过恶”的主要内容,就是指“身过、心过、口过”。如果我们也能做到这一点,对于“修身、治家”,有很大的帮助。
遇事保持冷静,凡事先责己,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

02
第一,责己之言,避免口舌祸端。
曾国藩在写给弟弟国潢的书信里,有这样一句话:“凡好讥评人短者,骄傲者也。”
笑话别人的短板,这是因为自己太骄傲了。
顺着“多言”的话题,曾国藩还指出,弟弟写给他的信里,对季高、次青、作梅等几位君子进行了评论,并且都带有嘲讽的口气,显然是因为弟弟自身的原因,有信口雌黄的迹象。
曾国藩对儿子的教导,说:“自古以来凶德致败者大约有二端:一是高傲,一是多言。”
  在日常生活中,作为家长,我们常常这样想:“为什么我这么优秀,可是养出了这么差的孩子?为什么儿女会如此不听话?为什么我勤勤恳恳做事,家人却不理解?”
对于家庭,每个人都期待着“完美”。现实却一直不会完美,因此导致挑三拣四的心态。
对于外人,我们期待“理解、互帮互助”。但是外人却在掐你的痛处,对你的人生过往,不搭不理。在你落魄的时候,也很难看到温暖的手。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凭什么别人要按照你的方式去做事?凭什么要走进你的内心,理解你?
责备别人的话,多半是希望得到“重视、理解、帮助”等。殊不知,带着主观意识的话,一开口就错,引起矛盾。
有修养的人,责人之前,先责己。如果不是这样,那就保持安静,尽量少说几句话。
比方说,一位父亲看到儿子糟糕的成绩,马上对自己说:“儿子没有考好,我错在哪里?是不是忽视了儿子的感受......”
言语上的过错少了,口舌之争也就避免了。一开口就能给别人鼓励,给自己加油,积极向上的状态,自然会出现。

03
第二,责己之心,避免胡思乱想、情绪波动。
有一次,曾国藩去朋友汤鹏家做客,喝了几杯酒之后,汤鹏的小妾走出来,给大家打招呼。
本是一件寻常事,但是大家却有了“审美活动”的心思,曾国藩还和汤鹏的小妾聊了一会。
事后,曾国藩认真反思自己,写下日记,表达痛改前非的决心。
过了一段时间,他去一位同学家做客。同学的父亲是内阁大学士,家里女眷很多。但是他却保持镇定,目不斜视。
  有句话说得好:“心乱了,一切都乱了。”
当一个人带着“混乱的心思”去工作的时候,工作就很容易出错;去看风景的时候,也会索然无味;一天到晚,都是心不在焉的样子。
因而,修养自己的时候,修心至关重要。克制内心的“妄想”,保持心静如水的姿态,外界的一切,都不能诱惑到自己了,并且能够从容活下去。
《续太平广记》里有一个故事:明朝初年大臣曹鼐在地方为官的时候,抓获了一名女犯人,该女子外貌很美,让人过目不忘。
为了克制自己的内心,他在纸上连续写了十几次“曹鼐不可”。
过了几天,他审讯女犯人,态度就公正了。留下了“曹鼐三不可”的典故。
有道是,人与人交往,始于颜值,终于人品。
如果你不能责备自己的心,就会停留在“外貌”上,从而失去洞察人品的机会,做出片面的判断。
责心,才能养心。心绪平稳,才能踏实做人、做事。

04
第三,责己之身,避免过劳、过闲。
关于身体管理,主要体现在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上。
曾国藩说过:“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他在训练湘军的时候,凌晨起床,必须早操。
在忙碌一天之后,雷打不动地写日记,静坐,读书。日子过得充实而有序。
现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更好了,也更忙了,吃吃喝喝的机会更多,加班加点的机会也很多。
总有人,每天熬夜到十一二点,或者到凌晨。也有一些人,赶场去喝酒,醉醺醺地回家。
如果是退休的人,还有可能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什么都不要做,每个月都有退休金到手,衣食无忧。
修养自己,需要常常关爱自己的身体,坚持过不紧不慢的日子。把时间碎片化,并且每一个碎片都利用起来,或读书,或养生,或静坐。一旦有醉酒、熬夜、困顿等情况,马上调整过来。
当人与人之间,有身体方面的对抗,应该马上停止。让自己不做出格的举动,化解矛盾。比方说,不用手去指别人,不用眼睛去斜视别人,不用难看的脸色对付别人。

05
责己的根本,是为了改变自己。
文豪苏东坡被贬惠州的时候,和朋友去爬山。
到了半路,他走不动了,看着山顶的松风亭,说:“由事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人生的欲望,就像一条咬住钩的小鱼,唯有在脱钩的那一刻,才知道什么是快乐。以此可见,“无欲一生轻”的人生状态,才是最好的。
人生一辈子,自己好了,一切都好了。
修炼嘴巴,少言是福。
修炼内心,心安是福。
修炼身体,健康是福。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21:43 , Processed in 0.00763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