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起义后郑洞国一直不算配合,抗美援朝前他的一番话,却逗乐周总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2-20 17:52: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起义后郑洞国一直不算配合,抗美援朝前他的一番话,却逗乐周总理                                                         2023-02-19 16:17                                       

     “毛主席考虑出兵不出兵,连续几天不能入睡,吃安眠药也睡不着。”
这是卫士长李银桥,在回忆毛主席决策抗美援朝的经过时,说的一句话。他从未见主席,如此紧张和担忧过。
是的。在这个决策后面,是让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他们有原子弹,我们连像样的大口径武器都没有;他们工农业总产值2800亿美元,我们100亿美元。
从10月1日收到金日成的信,到10月19日志愿军入朝,十几个日日夜夜,毛主席一遍又一遍地琢磨。这些,周总理亦是看在眼里。特别是每一次开会,都有人提出反对出兵的意见,更让周总理急在心里。
在这种情况下,周总理突然想到,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应该找个人来问一问美军的真实情况。

当时,我军将领与美军有过接触的,是少之又少。但很多国军将领,则在早年远征期间,曾与美军合作过。比如,杜聿明、宋希濂、孙立人等等。
其实,在这些人里,和美国人走得最近的应该是孙立人。毕竟,孙立人是从有 “南方西点”之称的美国维吉尼亚军校毕业的,和美国的很多名将都有接触。但此时,孙立人早已跟老蒋逃去了中国台湾,要问他显然是不现实的。
想来想去,周总理想起了一个合适的人选:郑洞国。确实,此人是最合适的人选:
其一,郑洞国不是战俘,而是起义人员。他于1948年10月份,于长春起义。他的起义,避免了两军更多伤亡。
其二,郑洞国是黄埔一期生,比周总理小5岁。当年,总理在黄埔一期当政治部主任时,两人是有过接触的。对周总理,郑洞国一向尊敬得很。
其三,则是郑洞国在远征缅甸时期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
1943年年初,他被任命为中国驻印度新一军军长,与美军名将史迪威合作,屡次攻下日军重要据点。后来,他回国参加会议时路过昆明,还受到了各界的热情款待。
正是因为这些,周总理想到找郑洞国来问一问,是情理之中的事。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在于:郑洞国会不会讲真心话?他是否会愿意配合我们?
可能有些网友会觉得奇怪,既然他是起义将领,为何会存在不配合的可能性呢?关于这一点,咱们要从他那不能算是百分百“自愿”的起义开始说起。
一:“别别扭扭”地起义
在所有国军将领里,郑洞国应该算是“最忠心”的之一。他与其他11个将领,并称为“蒋介石的十二门徒”。当年,在黄埔军校期间,这个湖南来的21岁“老实学生”,就被老蒋治得“服服帖帖”。
他第一次私下见到蒋介石,是在对方的校长办公室里。当时,老蒋看了看花名册,问:“你叫郑洞国?是哪里人啊?”郑洞国赶紧把家里的情况,一一禀明。谈完话,他走出校长办公室时,才发现自己竟吓出了一身汗。

这段场景,是郑洞国晚年的回忆。由此可见,出身农民家庭、一心渴望建功立业的郑洞国,早早地就屈服于老蒋的威严之下。此后,基本上老蒋指向哪,他就打到哪,很少敢说一个“不”字。
1948年年初,国民党在东北节节败退,只能苦守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大城市。当时,长春是重中之重,由谁来守成了老蒋的一块心病。最终,他想到了郑洞国。于是,调令一下,郑洞国就成了长春防守司令官,既第一兵团司令。
郑洞国是个聪明人,以前对老蒋再怎么言听计从,这时候也不想再听了。于是,他又是说自己有胃病、又是跑去跟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理论,但最终他还是迫于老蒋的反复施压,走马上任了。
临行前,已对自己的未来有所预见的郑洞国,在践行宴上说了这样一番话:
兄弟我就要上路了,望大家好自为之,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才是,什么事都要想开一点……
现场气氛,一下子变得悲凉得很。
果然,郑洞国料想的不错。他才入长春不久,我英勇的东北解放军就完成了对长春的包围。此后的郑洞国,经历了人生中最无奈的一段时间。期间,老蒋曾给他去过数封电报,每一封措词都不同,但意思却是一样的:桂庭,你要坚持、要突围。
10月16日,就在各部准备突围之际,郑洞国却发现:曾泽生的60军居然没动静。此时,电话铃响了起来,电话那头急得直喊:“郑长官,不好了,60军跑了!”
很快,曾泽生的电话也打了过来,郑洞国最终还是听到了他最不想要的答案:“我已率60军起义了。蒋介石不为我们几万弟兄着想,我们可不能撒手不管哪……希望您能跟我一样,尽快起义!”
挂完电话,郑洞国知道大势已去。当天晚上11点,他给老蒋发了最后一封电报,直言自己要:“克尽军人天职,不辱钧命!”而后,他默默地将一把上膛了的手枪,放进了枕头底下,只待最后一刻的到来。
可是,当窗外的激战声越来越近,郑洞国往枕头下掏时,才发现枪已不见了。他正想发火时,却见住在隔壁、担任秘书处长的本家侄儿郑安凡,扑通一下跪倒在地上,哭着哀求:“叔,不能啊,您可千万莫走绝路啊!”
直到这时候,郑洞国才知道:枪是被这些老部下们给收起来了。还没等他开骂,他就被这些人半拉半拽地,拥到了楼下大厅。在那里,除了有解放军,还有郑洞国作战部的参谋们、各部处长们。

看了看他们的表情,郑洞国知道:他们早就准备投降了,只等着自己作最后的决定呢。木已成舟,郑洞国就这样,起义了。
了解完这些,大家自然就明白:为何说郑洞国的起义,并非完全自愿。若非希望在巷战中减少伤亡,若非念着他当年的抗日功勋,郑洞国不会是起义将领,只会是战俘。
二:起久后,仍然“别别扭扭”
郑洞国起义后的事,咱们话分两头来说。
一头,是蒋介石那边。
长春失守的消息,让蒋介石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急电卫立煌、杜聿明速飞北平。几人一合计,都认为:“郑洞国肯定是战死了,应该不至于起义吧!”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国统区大小报纸,纷纷写着这样几个大字:“郑洞国将军在长春壮烈殉国”。
另一头,则是郑洞国这边。
刚刚起义的郑洞国,显然是非常沮丧的。偏偏,当他低着头出城时,还遇上了跟他对阵数月的解放军将领肖劲光、肖华。肖劲光将军与郑洞国同年,都是45岁。而肖华将军,当时才32岁。
远远地看见他们,郑洞国的头压得更低了,想就这样躲过去。谁知,眼尖的肖华一眼就认出了他,赶紧命令停车。肖华将军没有任何盛气凌人的态度,竟主动伸出右手,跟郑洞国握手、问好。这一番操作,让郑洞国是感慨万千,却又半天张不开嘴。
而后,更让郑洞国想不到的是,两位肖将军还在当天晚上,特意把他叫到司令部,和他吃了顿饭。席间,他们对郑洞国是客气得不能再客气,又是敬酒,又是夹菜。
酒过三巡,两位将军问郑洞国接下来有什么要求,让他随便提,解放军一定会尽量满足。谁知,这郑洞国还真就提了,而且一提就是3条,条条都不简单:
1、我不广播。
2、我不登报。
3、我不参加公开宴会。
这什么意思,大家应该一看就能明白。这是既不愿意配合我军做劝降其他人的工作,又不愿自己起义的消息,被昔日的同事们知道。

虽然这3条要求,都对我军不太友好。但既然人家是起义将领,那我们一定是要尊重人家的意愿的。于是,咱们也没有为难郑洞国,直接把他送到哈尔滨疗养去了。
新中国成立后,郑洞国在生活上受到了我军的种种照顾。物质上,只要他开口,我们都尽量满足,可以说他过得比我方的将领还要好。
也就是在此期间,郑洞国的思想,终于开始发生一些变化了。他时常问当年劝他起义的老卫士们:“为什么人家就能说到做到,优待我们这些人!蒋校长当年抓到人家的人,咋就只知道咬牙切齿地杀了!”
不过,这段时间的郑洞国虽然已经开始转变,却始终不愿意出来为新中国工作。当时,他其实才40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后来,肖劲光和肖华将军,还特意请他吃饭,苦口婆心地劝他:“您这样的人才,不出力,太可惜了!” 可这郑洞国,就是始终不愿意松口。在他心里一直有一个顾虑,总觉得:如果为新中国出力,那他就是个“不忠”之人。
于是,这个阵前起义的国军名将,也就这么“别别扭扭”地,成了新中国的一个“看客”。他在思考、观望、在纠结……
三:一针见血地回答周总理的提问
要解开郑洞国的心结,需要真的能“镇得住”他的人。而这个人,正是周总理。
早在黄埔军校时期,郑洞国就对只比自己年长几岁,见地、水平却远超自己的周老师,很是钦佩。后来,他更听说就在自己起义前夕,周总理还亲自写信,苦口婆心地劝他。
遗憾的是,当时长春太乱了,这封亲笔信硬是没有送到他手上。解放后,郑洞国因此事,对周总理很是感激:不管自己是不是百分百自愿起义,至少这说明,周老师这么多年来是没有忘记自己的。
是的,正是因为没忘记他,所以在抗美援朝这件事上,周总理才会又一次想起他。很快,两人就在北京见面了。当时,周总理特意安排了一桌饭菜,要跟这个昔日的学生好好叙叙旧。

一见面,周总理就开门见山,提起了抗美援朝的事,也问起了郑洞国当年在缅北与美军联合作战时的情形。虽然总理只是这么简单的一问,但却足以让郑洞国觉得震撼。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可能完全想象不到,“抗美援朝”这4个字,给昔日那些国军名将们带来了多大震撼。笔者给大家说一些细节:
昔日的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人都被关在功德林了,听说志愿军出征了,居然抡起锅铲,亲自给志愿军炒面;
国军第二兵团副司令吴绍周,同样正在接受改造,一听说志愿军要为国出征,直接跟前国军十八军军长杨伯涛一起,在小书桌上,完成了一份6万多字的研究报告,名叫:《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上呈给毛主席。
可以说,抗美援朝点燃的不止了老百姓的爱国热情,更是沸腾了功德林。为何会如此?原因不外乎两点:
其一,经过数年的改造,这些曾走错过路的将领,寻回了初心。在大义面前,他们放下了从前的种种,以一颗赤子之心看待这场立国之战。
其二,他们看了太多老蒋和美军接触时的嘴脸。把美军当成神,用老百姓的血汗钱、用军人的尊严,换回美国人的一句认可、一些支持。就连把自己的将领送到缅甸,老蒋也要反复叮嘱:万事都要听美国人的,要受得住气。
外人,只能看到他们这些将领麾下的全副美械精锐,却看不到他们为此承受的憋屈。在他们看来,这不是他们个人受点气的问题,而是中国军人的骨气问题。他们明白:除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会有哪支队伍敢跟美国人“硬刚”。他们当年不敢,那些天天叫嚣的军阀们,也不敢。
因此,当周总理问起“美军水平如何”时,郑洞国用一名话,淡定而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美军的致命弱点。他说:“美国人打仗,主要靠武器,打不了硬仗的!”

此话一说,陪同人员其实都不太理解。要知道,很多人之所以不赞同出兵朝鲜,正是因为盘点过美军的诸多胜绩后,得出了所谓的结论:美国人体质好,能扛得住,能打硬仗。因此,他们内心自然滋长出了害怕与担忧。
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郑洞国还特意讲了这样一件亲身经历的往事:
当年中国和美国两方军队一起执行任务时,区别是非常明显的。美国兵走累了,最先丢掉的是武器和弹药,再没什么可丢的了,就开始丢衣服。等他们到达目地时,往往只剩下一条裤衩,完全失去战斗力,只能缩在一旁。
而咱们中国军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丢弃自己的武器。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哪怕是爬也会爬到目的地。到达后,只要稍稍休整,咱们的兵就能扛枪杀敌。因此,每次来了空中补给,基本上都是先给什么都没有的美国兵。
听完郑洞国这样的回答,坐在一旁的周总理被逗乐了,开怀大笑起来。他既为能找到美军的这一缺点而开心,亦为郑洞国而开心。因为他知道,这个学生虽然起义后沉寂了许久,但内心那股中国军人的骨气并未丢。他,很快就会心甘情愿地为新中国出力。
事实,也当真如此。此次见面后不久,郑洞国就自愿“出山”,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一职,为国出力。
而他关于美军的判断,细细品来,跟毛主席当时对美军的评价,是有一定相似之处的。毛主席把美军的优劣势,概括为:一长三短。

所谓“一长”,就是指他们的优势,即:铁多。而“三短”,指的是:第一,战线太长,从德国柏林到朝鲜;第二,运输线太远,隔着两个大洋;第三,战斗力太弱。
后来,周总理在一次重要会议上,为了树立大家的信心,还特意提到郑洞国举的那一例子。配合上毛主席的分析,可谓有理有据,反响极好。
尾声:
事实证明,毛主席、周总理、郑洞国的判断都是对的。1953年7月27日,当不可一世的美国人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时,他们不可战胜的“神话”已被打破。

得知这一消息,功德林沸腾了,郑洞国更是激动不已。我们为何说朝鲜战争是立国之战?因为,它除了让世界看到新中国的力量之外,还凝聚了国人的心。这些人里,既包括我军所有将士、普通老百姓,亦包括那些曾不太服气的国军将领。
1991年1月27日,一代抗日名将郑洞国病逝,享年88岁。祖国和人民,把他安葬在八宝山公墓。晚年,郑洞国曾对儿孙们说:当年的对手把我的理想全都给实现了,这样很好……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20:31 , Processed in 0.00796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