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1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知青嫁到陕北48年,五年生3子,80岁哥哥邀请到北京养老被拒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7 18:00: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北京知青嫁到陕北48年,五年生3子,80岁哥哥邀请到北京养老被拒                                                         2023-03-02 21:23                                       

        北京知青嫁到陕北48年,五年生3子,80岁哥哥邀请到北京养老被拒
作者:肖寒先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转眼间在陕北生活了55年,其中只回了两次北京,一次是带着丈夫孩子和父母见面,第二次是在父亲的葬礼上。来陕北的时候,我只有17岁,谈不上成熟,但也很懂事,那个时候的知识青年都很单纯,可来到陕北后,才知道什么才叫做人性的纯粹。
我是六八届初中毕业生,那个时候的初中只有两年,和现在不同,而学生的年龄也是相差很大,有十三四岁的,还有二十岁的大小伙子,那个时候的学习氛围不好,男孩子最大的梦想是当兵,女孩子相对来说就没什么期待,也是在这个时候,国家提出知识青年下乡劳动,我和同班同学六人前往陕北延安的一个叫郭旗的村庄插队。
在社区上门动员的时候,很多青年不愿意去参加劳动,不过胳膊拧不过大腿,最终还是去了。1968年腊月初五,我和张延维、赵乐乐、刘启东、高志祥、黄泽英一同前往陕北插队,因为是一个班的同学,一路上彼此都很照应。

出发前,父母前来欢送,谈不上多悲伤,每个人拎着一个大布袋,里面有几件换洗衣服,对于坐火车,这是新鲜事,因为从未坐过火车,所以大家都很兴奋,知青专列坐满了学生,有的在沿途就下车,也有的到达终点,然后去最终的目的地。
我和其他五位学生,到达西安后,又坐上了卡车,前往延安,到达延安后又做吉普车到达目的地延长县,之后又被老乡赶着毛驴车载着到郭旗村。
一路舟车劳顿,到达郭旗村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那个时候没有手电筒,更没有路灯,老百姓似乎习惯了赶夜路,所以一路上谁都不愿意发出声响,最主要的是我们和陕北的老乡语言不通,他说什么,我们都是约摸着听,究竟什么意思,压根就不知道。

即使是晚上,还是被郭旗村的乡亲们簇拥着进村,村口打着篝火,相隔一两百米就有一堆篝火,等到了大队支部,几乎被围得水泄不通,全村三百来口人,全都来到了大队部。
大队长叫郭志强,他们是郭旗村的原住民,弟兄四个,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我们,接着就安排我们吃晚饭,记得很清楚,在陕北吃的第一顿饭就是猪肉炖粉条,不过味道很咸,吃起来有些难以下咽,因为猪肉并不新鲜。
吃罢饭,队长安排我们在第二生产队长郭志兵和郭志勇家休息,因为我们六名知青中,只有我和黄泽英是女生,所以便去了郭志勇家,和郭志勇的小女儿郭凤霞住在一个窑洞。对于陕北窑洞,曾经也是心有向往,但未曾到之,如今也算是圆梦了。
第二天七点多钟,郭凤霞喊我们起床吃饭,那个时候的天才微微亮,这么多天的赶路,早已身心疲惫,不情愿的起来,走到大队部的时候,看到了张延维等人,他们比我们先到一步。

此时的郭旗村引入眼帘,对面的山头上光秃秃的,在山的阴暗面还有积雪覆盖,贫穷和落后让我无法想象,而我们在这个时候看到,大队部的窑洞破破破烂烂,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黄泽英家境好,没见过这种场面,而我虽然是普通家庭,但爸妈都在北京有工作,压根就没吃过苦,想到接下来的时间就要在这个落后的村庄度过,内心除了反感,更多的是感到憋屈。
那天早上吃罢饭,大队长郭志强向我们介绍了郭旗村的现状,以及未来我们要接受的劳动教育,当然,也分配了宿舍,我们习惯称之为房东。
我和黄泽英继续住在郭志勇家,而张延维等人则是去了另外一户人家,他们家刚打好一孔新窑洞,说年轻人阳气旺盛,就让几个小伙子住下来了。

因为是在腊月天,土地被冰冻三尺,也就没有劳动的机会,其实那个时候我们刚来,还想大显身手,完全对劳动没有概念,作为北京人,内心是很有优越感的。
腊月那段时间,我们几个没事的时候就去老乡家里玩,因为正值庆祝新年,家家户户做年味,所以就是去混吃混喝,觉得陕北人不仅淳朴善良,还很大方热情。
新年伊始,去年的积雪在满满地融化,老乡们摩拳擦掌,准备在新的一年大展拳脚,看着社员们的农具,新旧不一,而我们也被纳入到社员序列,因为郭旗村有三个生产队,我和高志祥被分配到了第三生产队,队长就是房东郭志勇。经过两个月的接触,三队长对我们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平时很照顾。
因为还没正式耕田,所以每天的工作就是上山捡牛羊粪,砍柴,那个时候的郭旗村山上都没有一颗超过10米的树,因为很多树长不高就被砍伐掉了,烧的柴火就是一些蒿之类的草本植物。

还没干几天活,手上就被打起了很多血泡,老乡们笑着说:“你们这些城里人,还需要磨练,我们都是老把式,一年不干活手上都有老茧。”
我们没什么劳作的经验,都是跟着各自的队长,对于郭志勇来说,他憨厚老实,比起自己的几个哥哥,要逊色不少,不过他干活很细心,教给我们的劳动知识都是实打实的,一点都不夸张。
经历了春耕秋收,年复一年,到了1970年的时候,部分读过高中的知识青年被调到乡里或者县里工作,我只有初中学历,所以在郭旗村当上了小学老师,黄泽英长得清秀,而且说话做事很像领导,到乡里当上了文书,也算是一份较轻松的活儿。
那个时候我们当了小学老师的每人每天都有十个工分,一年下来分到的粮食不仅够吃,还有结余,郭志勇家人口多,不仅有三个孩子,还有父母以及岳父,所以分到的粮食不够吃,每次看到郭志勇的大儿子郭建吃残羹剩饭,心里很不舒服,平时郭建对我也是很照顾。

比如挑水、拾柴等这些活,都是郭建主动帮我做的,久而久之,发现郭建这个人除了不太喜欢讲话,别的方面都很优秀,郭建也是读过初中的,是村里最高学历,要不是堂哥郭平抢了自己教书的饭碗,也许郭建也是小学老师。
郭建喜欢和我聊天,我在来陕北的时候带了几本书,起初郭建不知道,在知道我有书之后,就开始借的阅读,一本书反反复复的阅读,他的见解和别人不一样,站在一个很高的点上去分析,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喜欢上这个陕北后生。
对于我和郭建平时的举动,村里人也流传着我们在谈恋爱,当然,那个时候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好事,甚至会影响彼此的人生,不过到了1974年村里来了第二批知情后,我和郭建的感情也不再遮遮掩掩。
在给母亲的信中,我说喜欢上了一个陕北青年,母亲并不答应,让我回到北京参加工作了找一个有正式工作的丈夫,对于一个接受过新时代教育的女孩来说,妈妈的话无疑是在让我向着相反的方向进行。

1975年,我和郭建结婚了,爸妈没有祝福,大哥在部队给我写信,表达了对我的祝福,还给了70元份子钱,以及给郭建一件白色衬衣。
我和郭建的婚姻,不仅没有得到父母的祝福,全村人都不看好。
人有时候就是为了争一口气,为了证明自己下定决心,在五年内我生了三个儿子,虽然日子过得艰苦,可对于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
从1975年到1992年这是十多年间,生活过的很糟糕,到了1993年的时候,我带着丈夫和孩子们回了一次北京,这也是我和爸妈和解的一年,对于三个外孙,爸妈很疼爱,可我心里明白,不管爸妈怎么对待我,和这个家,已经有了隔阂,毕竟生活差距太大,也不想让丈夫和孩子夹在中间受委屈。

一直到2007年,我父母在不到三天时间内一同去世,这次回去是参加葬礼,谈不上悲伤,只是遗憾,未能尽孝,也未能和爸妈关系更进一步。
时至今日,我也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儿孙成群,几个孩子都争气,有自己的工作,孙子辈也长大了,80岁的大哥邀请我和丈夫在北京安享晚年,可对于这样的盛情,却只能委婉拒绝。
毕竟在陕北,有我的爱情,有我的家庭,也有一辈子的回忆,而北京,是我出生的地方,可岁月留给我的记忆,却少的可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3-3-31 04:03:27 |只看该作者
欣赏!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23-4-27 04:03:16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23-5-27 03:07:37 |只看该作者
燕呢窗花纸墨趣,风过屏梅笔砚香。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7 17:47 , Processed in 0.00897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