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是黄崖山六勇士之一,隐居山村30年,指着烈士墓碑:这上面有我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31 05:09: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他是黄崖山六勇士之一,隐居山村30年,指着烈士墓碑:这上面有我                                                         2023-03-30 12:47                                       

      孟良崮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是一场名副其实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迹,是被陈毅称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关键胜利。

在这场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顽强不屈的伟大牺牲精神,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视死如归的英雄人物,其中“黄崖山六勇士”可谓是最为人所熟知的一个。
孟良崮烈士陵园坐落于山东省蒙阴县孟良崮山脚下,这里沉睡着2859名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革命战士。
青山处处埋忠骨,鲜花朵朵祭忠魂。每逢清明时节,前来孟良崮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的人络绎不绝。
抚今追昔,饮水思源。虽然战火纷飞的岁月已经距离我们很遥远,但立于革命英雄纪念碑之前,曾经那响彻云霄的炮火声似乎仍然回荡在耳边。时刻提醒着人们,如今这丰衣足食的和平年代、繁花似锦的锦绣河山是无数革命先烈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

在前来扫墓的人中,有一位白发婆娑的老人显得尤为特殊。他总是穿着一身抗战时期的旧式军装,即使步履蹒跚也会尽全力立正站好,端端正正的行一个军礼。然后用手指一笔一划的摸过纪念碑上的那些名字,饱经沧桑的脸上老泪纵横。这都是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和他睡过一个战壕的兄弟。
曾经有人好奇问起过他是谁,老人指着烈士墓碑说,这上面有我的名字,我叫韩成山。
孟良崮战役中最为惨烈的黄崖山阻击战
自1947年3月起,国民党军改变了原有的战法,整合出24个师整整45万多兵力,对鲁中地区集中发起了猛烈进攻。

这其中就包括张灵甫率领的国民党军第74师,这只部队装备极为精良,是国民党军名副其实的王牌部队,号称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军之首。
为了保卫山东解放区,由陈毅和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依照党中央的指示,于孟良崮地区对国民党军第74师进行包抄合围,集中消灭。
蒋介石在得知消息后,下令在孟良崮周边活动的10个师全力支援国民党军第74师,妄图让第74师与援军内外合围,将华东野战军全数歼灭。
为了不让敌人的阴谋得逞,陈毅下令华东野战军1纵队、4纵队、6纵队、8纵队、9纵队从五个方向同时阻击第74军突围。

韩成山便是8纵队下属第24师70团3营7连一排卫生部的副班长,他所在的7连负责在黄崖山阵地阻击敌人增援,为后方主力部队争取更多的作战时间,同时掩护当地群众转移。
黄崖山距离孟良崮只有不足六公里的距离,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国民党第74师与前来增援的部队之间最后的一道天然屏障,如果让敌人成功越过黄崖山,那么华东野战军围歼第74师的计划就会付之东流,被敌人狠狠反扑。
所以哪怕明知前有狼后有虎,黄崖山也绝对不能丢!
1974年4月26日凌晨,韩成山所在部队接到上级夺取黄崖山阵地的命令,连夜奔袭了20多公里,终于在敌人之前抵达黄崖山,赶在天亮前布设好了阵地。此时所有战士心中都十分清楚,天亮后,将是殊死一战。
国民党军此战准备十分充分,武器装备比华东野战军高出不止一个台阶。国民党军的两个炮兵营与4架飞机一起对黄崖山进行了轮番轰炸,7连的战士在躲避炮火的同时,还要坚守主峰,将冲上来的国民党军打下山坡去。

仅仅一天之内,敌人就组织了20多次冲锋,但7连死守高地,将他们打退一次又一次。国民党军损失惨重,越来越恼火,兵力从一个排逐渐增加到一个营,想要利用人多的优势将黄崖山强攻下来。
可即便如此,山顶仍是遥遥在望,一步都靠近不了。
7连的战士们发挥出了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只要还能动,就爬起来继续战斗,只希望给主力部队多争取哪怕一分一秒也好。他们以少于敌军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人数为大部队争取到了宝贵的作战时间。
当上级终于传来撤退命令的时候,7连的所有人心中都是一松,他们的任务完成了!韩成山所在的一排为了掩护其他队伍离开,彻底被敌人牢牢围在黄崖山主峰之上。
一排的人越来越少,子弹也早就打完了。一排的战士在排长朱继昌的指挥下,推倒了防御工事,用石头又一次将敌人从山坡上砸了下去。只要能多消灭一个敌人,他们都觉得值得!

后来石头也扔完了,一排只剩下最后的6名战士。作为光荣的人民解放军,他们誓死都不会成为敌人的俘虏!在与国民党军之间只剩下20米不到的距离时,他们掷出了最后一枚手榴弹。
所有人心中都只剩下一个念头,宁可死,也绝对不向敌人低头!他们一面高喊着“共产党万岁!”,一面毫不犹豫的跳下了480多米高的山崖。
在黄崖山阻击战中,7连以一己之力将国民党军两个团的兵力完全阻绝在战圈之外,共歼灭600多个敌人,给主力部队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将国民党军第74师全部歼灭,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在山东中部进行决战的计划,扭转了当时共产党被动防守的局面,为内战取得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难不死
孟良崮战役之后,中共中央授予7连“光荣连”的荣誉称号,一排被追认为“战斗英雄排”,韩成山等跳下悬崖的六名战士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为“黄崖山六勇士”。

为了悼念在黄崖山牺牲的战士们,华东野战军在沂水县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追悼会。后来,韩成山的名字也与其他光荣牺牲的战士们的名字一起被刻在了孟良崮烈士陵园的英雄纪念碑上。
这时候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韩成山掉下悬崖后并没有死。
他在下坠的过程中被生长在山腰处的一棵树拦了一下,这才幸免于难。他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他身上多处骨折,伤得十分严重,寸步难行。在没有水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他坚持不了几天,幸好遇到了石贞文大爷。
石贞文是孟良崮当地的一名农民,他得知韩成山是八路军以后,毫不犹豫的将他背到一处隐蔽的山洞里藏了起来。
在战火连天的日子里,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过得艰难,根本吃不上一顿饱饭,石贞文一家也是勉强维生。可即使是在这样艰苦的情形下,石贞文仍是取来了家中仅剩的一点食盐给韩成山的伤口进行了消毒,之后每日都来给他送水送饭,用采来的草药为他治伤。在石贞文大爷的悉心照料下,韩成山的伤一天天好了起来。

有一次,石贞文大爷给韩成山带来了羊肉汤给他补身子,韩成山知道农民家里一年到头也看不到一点荤腥,连忙问这羊肉是哪来的。石贞文大爷笑得憨厚,说这是家里养的一只小羊,他现在正在恢复的关键时期,不吃点有营养的是不行的,这些羊肉全都给他吃,家里人一口都没动。
韩成山铁骨铮铮,向来是流血不流泪,无论是在跳崖时还是在重伤时,他都没掉过一滴眼泪。可此时端着热气腾腾的羊肉汤,他的泪水滚滚而下。
国民党反动派一直在追查共产党员的踪迹,不仅频繁的搜查老百姓家中,对大山里也没有放过。为了不让韩成山被发现,石贞文大爷联合乡亲们与反动派打起了“游击战”。在韩成山养伤的2个多月中,他先后被转移了四个地方。每次都有惊无险的躲过了反动派的眼线。
即使不上战场,也要为人民服务
韩成山能够走动之后,便告别了石贞文大爷和乡亲们,他要回部队里去,继续与国民党军战斗。可韩成山拄着石贞文大爷给他赶制出来的拐杖苦苦寻觅了7天7夜,也没能找到部队的踪迹。无奈之下,只能先回到自己的老家南县库沟乡赵家汪村继续养伤。

韩成山
韩成山始终没有放弃过联系自己的部队,可当时局势紧张,华东野战军行踪不定,他一直没有得到部队的回应。
韩成山在部队里曾经学过军医,农村的医疗条件极差,因为没有医生,很多时候一个小病小伤也能要了人命,韩成山索性就在家乡待了下来医病救人。
也曾经有不少人建议他将自己的情况汇报给当地政府,这样还能享受伤残军人的待遇。可韩成山却果断拒绝了,他觉得,自己现在无法给党和部队做什么贡献,但也绝对不能成为国家的负担。在这里,他仍然可以为人民服务,并不违背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
这一干,就是三十年。
这三十年当中,韩成山深藏功与名,只要老百姓有需要他的地方,他就会排除万难第一时间出现。
可时间久了,知晓韩成山真实身份的人越来越少,周围开始有质疑的声音出现。有人说他曾经当过兵,却没有复员证明,一定是个逃兵。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质疑韩成山的人越来越多,可无论面对怎样的诬蔑,韩成山都从来没有主动辩解过一个字。对他来说,清者自清,他从黄崖山上纵身一跃的时候,从来都没有奢望过还能活下去,更没想到自己还能有亲眼见证新中国成立的一天。

他并不是一个人,他要替那些死去的战友们,用这双眼睛认真见证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胜利,用这对耳朵仔细聆听祖国的快速发展。待来日九泉之下再相聚时,讲给他们听。如此,他就已经很满足了。
老战友意外重聚,“活烈士”沉冤昭雪
1977年10月的一天,孟良崮黄崖山迎来了两位特别的客人。

黄崖山
刘楹厚是华东野战军8纵队七连机枪班的班长,在黄崖山阻击战中,他亲眼看着一排的六个战士跳下了悬崖。即使过去了这么多年,那悲壮的一幕仍然清晰的刻印在他的脑海里。
所以当老战友齐立发来拜访他,提出想回黄崖山战场悼念逝去的战友时,两人一拍即合。
第二日,两人一同穿上自己的旧军装,背上行囊,出发前往黄崖山。此时的黄崖山与他们印象中的已经有了很大不同,道路两侧皆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农民们在地里忙得热火朝天,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悦的神情。

见到他们两个老兵,农民们好奇的打听二人来黄崖山的目的。听闻他们都是曾经参加过黄崖山阻击战的老战士,农民们纷纷放下手里的活,热情的上前打招呼,邀请他们去自己家里做客。
黄崖山六勇士的事迹在当地群众中广为流传,有在此居住得久的人便提起了当年被石贞文大爷救下的韩成山。刘楹厚一听喜出望外,根据老乡的指引马不停蹄的来到了石家。
石贞文大爷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但石家人仍然记得当年韩成山离开时曾经留下过的详细住址。确认了韩成山的确还活着的消息后,刘楹厚和齐立发还哪里坐的住,立刻出发前往韩成山的老家,路上狂风暴雨不断,两人直到第二天下午才终于赶到韩成山家。
三个阔别几十年的老战友皆是老泪纵横,分别时大家还都是壮年,黄崖山一别就以为是阴阳相隔,没想到此生还有机会再见。

在刘楹厚急切的询问下,韩成山讲述了当年生还的经历和这三十年的过往。刘楹厚听后心里不是个滋味,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为这位无名英雄正名。
刘楹厚便给上级领导写信详细汇报了韩成山的情况,上级领导对于此事非常惊喜也十分重视,但中国共产党是严谨的队伍,要组织上承认韩成山的身份还需要一系列的材料和证明。刘楹厚义不容辞的表示:请组织放心,这件事他来办!
刘楹厚联系了当时七连的连长卢亲智,并亲自走访知情人、整理材料、陪同调查小组到当地核实情况,一忙就是2个月。功夫不负有心人,组织上终于恢复了韩成山革命英雄的身份。
刘楹厚将这个好消息告诉韩成山时,年过半百的老兵潸然泪下。几十年了,他从没奢望过还能回到组织当中去,得到党和国家的认可。这一刻,所有的伤痛和委屈都不复存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韩成山不负“烈士”的英名,在离开部队的几十年间,他始终坚持着为人民服务的革命信念,他拖着伤残的身体,走家串户为乡亲们治病,很多时候分文不取。

这位“活烈士”的光辉事迹迅速在军中战士和人民群众中间流传开来。韩长山作为革命英雄受邀为部队战士进行演讲,几乎场场爆满,收获了极高的肯定。韩成山做过几百场革命传统的报告会,前来聆听的人数累计高达10万人次。
1992年7月,中央领导更是亲自在临沂接见了韩成山,中央领导握着韩成山的手亲切的道:“你是国家的英雄,是山东人民的骄傲!一定要保重好身体,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务必要跟组织上反映,政府一定会尽全力满足你!”
主席的话让韩成山深受感动,也让他更加坚定了“牢记革命使命,不忘初心”的人生宗旨。
韩成山成了远近闻名的“活烈士”,人人敬仰的革命英雄。但韩成山从未把自己当成过英雄,他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艰苦卓绝的优良传统。他经常走访烈士家属,帮扶村里的困难家庭。
韩成山不居功不自傲,他曾被很多所学校聘请为思想辅导员,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言传身教的向年轻一代传达何为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告诉孩子们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要牢记历史,努力学习,为建设国家的未来出一份力。
他经常说:党和国家给予了我太多,我无以为报,只能用生命的全部作为回馈。
2011年2月,韩成山病逝,享年85岁。
其实,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解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曾经涌现出许许多多像韩成山这样深藏功与名的无名英雄。他们饱含一颗爱国之心,无怨无悔的用自己的脊梁扛起了保家卫国的使命。
在奔赴沙场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这些人,或许是倒在了冲锋陷阵的途中,或许是倒在了敌人的阴谋算计之下。他们的姓名或许无人知晓,但他们的精神却照亮了后人前进的方向。

后来,他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人民英雄。
正是这千千万万的人民英雄,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浇筑了辉煌灿烂的革命史册,他们的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长为整个民族之魂。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2-3 05:48 , Processed in 0.00860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