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68年为什么要上山下乡?温铁军教授道出真相:当年多亏农民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6-14 18:47: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68年为什么要上山下乡?温铁军教授道出真相:当年多亏农民                                                         2023-06-14 08:55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68年,无数满怀激情、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离开城市走向偏远农村,开始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历程。
那么,当时究竟为何要上山下乡呢?
对此,温铁军教授一语道破玄机——“当年多亏农民”。

温教授为什么会这么说?这么说究竟有何含义呢?
·“当年多亏了农民”
作为三农问题专家、教学科研工作者,温铁军教授为当代乡村振兴的理论贡献不可忽视。每当提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峥嵘往事时,他都会谈得津津乐道、不厌其烦。
而对于“当年为何一定要上山下乡”这个问题,他的回答十分简明,那就是:多亏了农民。
温铁军1951年出生在北京,父母从事教育工作。
因为从小便跟着父母生活在学校大院里,因此他算是“非典型”的大院子弟。
他还有两个姐姐,小时候没有新衣服穿时,他就会穿姐姐们剩下的衣服。花边衬衣,高白袜小黑鞋是他上小学时最常穿的。同学们常常笑话穿女装时的他,他自己也时常感到羞耻。
直到上初中,温铁军这才第一次穿上男孩的衣服,这才有了男子汉的感觉。
时过境迁,到了60年代中期,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这改变了包括温铁军在内2000多万知识青年的命运。
也是真正到了农村,温铁军才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真正了解了农民。

14岁那年,温铁军有一次在学校听菜农做报告时,菜农老妇笑嘻嘻地对温铁军和他同学说:“你们吃的白菜,都是用粪水浇灌出来的,长得可好了。”
当时的温铁军听完这句话,是诧异和不解的,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用粪水浇灌白菜。到了吃饭时,看着摆在桌上的香喷喷的菜,他和朋友怎么也没吃下去。
彼时,他们只是把老妇的话当玩笑听。在他们看来,一个是上餐桌的蔬菜,一个是排泄物,怎能混到一起去。直至一年后,他才真正深刻理解老妇所说的背后含义。
15岁那年,温铁军正式背上行囊,上山开始属于自己的“长征”。而书本上的农村与真实农村的差距,给了温铁军不小的震撼,这是他第一次看到什么是真实的贫富差距。

“那里的人生活条件差,一年都洗不上一次澡。”光这一点就是很多城市知识青年没有经历过的。再加上连日的体力劳动,身上的臭汗与淤泥让大家的鼻子都经历了不小的打击。
不过时间一长,大家都这样,温铁军也就习惯了。
居住条件差自不必说,这一点温铁军已经做好的心理准备,只不过有一件事他起初并不理解:农民们辛勤劳作是真,可为什么嘴里总是骂骂咧咧的呢?
休息时间,温铁军会与当地农民交流,也问了这其中的原因,这才得知,原来农民种的粮食绝大多数都送进城市里了,而且送的都是好粮食。
谷子挑的是最饱满的,菜叶子挑的是最新鲜的,剩下干的、瘪的粮食,这才留给自己吃。赶上年成好,自家还能剩一些好粮食,这要是年成不好,自己跟老婆孩子便吃糠咽菜。
温铁军听后点了点头。想着自己曾经餐桌上的,都是农民们精挑细选的好粮食好菜,自己有时还不愿意吃,甚至一天不会为吃饭而发愁,温铁军顿时感到羞愧。

同时,农民为国家贡献和付出的精神让人敬佩、也令他感慨。
回想起去年还在学校,自己和同学们还在怀疑那个做报告的老妇是夸大其词,如今下乡真实务农,自己也挑大粪灌菜园,温铁军这才意识到农民说的话不是假的。
他们提出的正式最尖锐的问题,也是最真实的问题。
或许毛主席说的不要脱离群众,说的就是这个吧。温铁军想到。

农民也是懂得知恩图报的,他们知道这些读过书的孩子是发自内心想让他们把日子过好,因此,平日里总会往知青们的宿舍门口放上一些好米好菜。
这份最朴素的给予,源自农民最朴素的善良。
温铁军至今还记得,有一次村里人请他吃高粱米饭,上面特意还浇了些羊油,油光散在高粱米上透着光芒。那是他吃得最香的一碗饭,嘴里香,心里甜。
这是在微观层面知识青年对于上山下乡的真实写照。后来随着温铁军脱离少年稚气,进一步学习上山下山运动的宏观层面时,他对于68年第一次上山下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上山下乡的必要性以及时代性
温铁军所著的《八次危机》一书中,曾详细地讲述了上山下乡的必要性以及时代性。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在这里,温铁军将中国与欧洲国家做比较,其中包括苏联。
在诸多发展中国家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把持程度能做到中国这样完整、统一。以非洲国家和东欧国家为例,就算国家没有资本主义政权,外资企业也会影响国内经济。而在中国,经过企业国有化改革后,中国的生产资料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但下一步至关重要。
中国经济落脚点不能像西方国家一样一味地发展工业,而是要从农村开始,从零建起。
上世纪60年代,城市知识分子的数量之所以激增,原因在于在50年代建国初期,苏联为中国提供了许多经济支持,大力发展工业化,让许多农村人口涌进城市。而到了60年代初,苏联停止对我国援助以后,城市内的工业发展受到极大冲击,甚至一度进入停滞状态。
到了这时,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就出现了。

按照西方经济政策的一般逻辑,如此一来,农村的农业生产既不会提高,城市内又有许多无法被吸纳的剩余劳动力,这样的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我们要避免这种情况。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在世界社会主义浪潮中具有时代性和特殊性,毛主席提出的“用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充分表明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要从人口众多的农业开始改革。
新中国刚成立时,中国有4亿人口;到60年代,大约增至5亿至6亿人口,依旧是农民占比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如果不发展,工业不可能单独发展,因此让知识青年走进农村、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是极其有必要的。正如温铁军所言——“要用脚做学问”。

此外,不能将“管理知识青年走进农村”的压力给予农户,为了加强领导,均采取统一划归、对口安置的形式统一进行管理。这样农民不会为家里多一个知识分子而感到担忧,知识分子也可以通过上山下乡进一步了解农村,得到生产实践的锻炼。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显然,“上山下乡”运动的确符合中国的实际发展需要,可以解决“有知识者不从事生产和实践,从事生产者缺乏知识”的尴尬窘境。
正如温铁军所言:“上山下乡运动是和平度过发展阶段的最优解。”

也正是有了上山下乡的经验,温铁军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才会进一步靠近群众。在后来的乡村考察中,他知道怎样做更能真实地了解民情,知道从哪里入手更贴合农民的实际利益。
1985年,34岁的温铁军曾组织一个摩托车队在中国骑行。车队中,属温铁军最为年长。
途中横跨沙漠时,摩托车陷进沙子里开不动了,只能用手推,大家都累的气喘吁吁,瘫坐在沙子上一动不动。这时温铁军喊醒了大家,称必须在今天跨过沙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站在沙漠中不断鞭挞激励着队友,最后,车队愣是在当日午夜将摩托车推出了沙漠。
后来摩托车有聚会的时候,当时的年轻人无不感谢温铁军的鼓励,称如果没有温铁军,他们那帮人有可能走不出沙漠。
温铁军对这一段经历看得更深,他坦言道,正是在上山下乡运动中磨练了他的意志,他才愿意和各位一起在当天走出沙漠。年轻人学习知识,这很好,但是如果没有经历过磨砺,只待在书房和办公室里,不经历过生死的考验,真的很难成事。
在场的各位无不频频点头。

是了,精神学习是不可从书本上领悟的,中国的社会主建设也正是一代又一代人通过努力,一点一点发展至今天。
“当年多亏了农民!”这是多年之后成为教授的温铁军,对于当年上山下乡的看法。直到今天,温铁军依然认为上山下乡是对知识青年最好的历练,而不是一些人说的“只有空苦”。

·小结
光阴似箭、岁月蹉跎,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那些上山下乡、朝气蓬勃的热血青年,如今已是两鬓如霜、皓首苍颜的古稀老人。他们在那个特别的时代留下了一段特别的经历,其间的刻苦铭心成为他们一生中最为难得的美好回忆。
文章的最后,用温教授的一句话来做结束语——“继续用脚做学问,这条路很漫长,只有一个一个目标,而没有终点。”
传承知青文化,弘扬知青精神,向当年参加农村建设并做出贡献的知青们致敬!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7 15:32 , Processed in 0.00832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