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贺子珍逝世20年后,孔东梅透露信息:外公的旧军装里藏有“秘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6-22 02:04: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华忠 于 2023-6-22 02:06 编辑

贺子珍逝世20年后,孔东梅透露信息:外公的旧军装里藏有“秘密”                                                         2023-06-20 09:55                                       

           1976年,毛主席逝世时,全国人民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作为主席昔日的妻子,贺子珍因为没能在弥留之际见主席最后一面而倍感惋惜。直到1976年以后,贺子珍才再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对于公众而言,贺子珍像是悄无声息地离开了40年,如今她出现在毛主席的纪念馆,各方记者争相报道这一新闻。
“贺子珍出来了!”
1979年6月11日,贺子珍携外孙女孔东梅来到了毛主席的纪念堂,杂志日报的记者早已恭候多时,《人民日报》也在近日发表了增补贺子珍为政协委员的消息,贺子珍的回归引起了太多人的关注,毕竟她是毛主席身边最亲近的人之一。

一、贺子珍和毛泽东的分合
人们太想知道关于毛主席的更多事情,毛主席的离世给当时的人民百姓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从这个白发苍苍、面颊红润丰腴的老太身上,或许他们可以找到一些安慰。
孔东梅是贺子珍的外孙女,两人生活在一起许久,贺子珍也经常同她讲起外祖父的传奇故事,后来,孔东梅又将一些外人所不知晓的关于毛泽东的往事,诉说给一代又一代的人听。
孔东梅曾经说过:“外公在世的时候经常和我谈到外婆,说外婆跟着他这么多年吃尽了苦头,也是对他最好的一个女人。”这一句话,让人们对毛泽东和贺子珍的爱情往事更加好奇了,我们知道,毛泽东和贺子珍之间也经历过分分合合,从相识到相知,从分散到再度重逢,其中有怎样的故事呢?

1937年,贺子珍不顾毛泽东的一再挽留离开了延安,去了苏联。这件事在延安根据地可谓是无人不知,可大伙儿也不敢私下议论,知道实情的人并不多。根据地的同志们只知道毛泽东和贺子珍吵了架,具体发生了什么,谁也不清楚。
1998年,孔东梅意外发现了一本曾志写的回忆录,这是毛主席身边的亲近之人,对毛泽东同样十分了解,主席拿曾志当自己人,向他说了贺子珍离开的真实原因。
“我对贺子珍是有感情的,但是她执意要走,我也没有了办法,只能先依从她。”毛主席对曾志曾这样说道。曾志也十分疑惑,既然如此,为什么毛主席不把贺子珍追回来呢?原来,贺子珍的性格十分执拗,脾气也不好,二人经常因为小事而闹矛盾。

在此之前,贺子珍当着毛泽东的面闹了一次,毛泽东也觉得她是在无理取闹,十分气愤,事后想想,也就选择了体谅。
一天,一位外国女记者找到了毛泽东,想要对他进行一番采访,渐渐地,二人谈论得十分愉快,美国女记者就向毛泽东开起了玩笑。可是,贺子珍来到现场时,看见外国女记者和毛泽东有说有笑,聊得海阔天空,当场就发了脾气,还和这名女记者扭打在一起。
贺子珍显然是还没能适应毛泽东在外的身份,对于他这样的人而言,采访、外交等都是很平常的事,自从去了延安,当上了毛泽东的秘书,贺子珍就感到了深深的焦虑,这是因为,贺子珍不如延安的许多女性一样有文化,经常会担心周围的人看不起她,时常怀念当初在井冈山上的生活。

可是,在枪林弹雨下的生活哪有在延安的日子好呢?贺子珍作为一名红军女战士,骨子里刚强的很,也曾在战斗中身中数枪,吓得毛泽东不知所措,好在这几颗子弹都避开了要害,这才让贺子珍被抢救了回来。
1939年,也就是贺子珍去苏联的第二个年头,毛泽东托周恩来带给贺子珍一封信,信中谈到了要和她终止婚姻的关系。收到信的贺子珍心里十分痛苦,然而,一向傲气的她没有表现得脆弱,而是收起信,默默地承受着一切。
又过了两年,毛泽东为贺子珍送去了李敏,和贺子珍一起生活。此前,毛岸青也在苏联和贺子珍一起生活,李敏一来,贺子珍便感到没有那么孤独。从此,好好照顾这一对儿女便成为了她的心愿和任务。

直到1947年,贺子珍带着李敏被接回了中国生活,又过了12年,毛泽东才和贺子珍再次见面,这一次见面,两人冰释前嫌,贺子珍一个人在国外生活多年,受了许多委屈,见到丈夫的那一刻,她再也没有了骄傲,啜泣了起来。
毛泽东则是在一旁安慰她说:“为什么当初一定要离开呢?”贺子珍只说:“怪我当时太年轻冲动了……”两人重归于好之后,还谈到了当下的局势,以及女儿李敏的婚事。
二、孔东梅陪同外婆到访毛泽东纪念馆
孔东梅说:“其实外公一直很在意外婆,外婆也知道,外公绝非一个绝情寡义的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的物资十分匮乏,毛主席有一次拿到了一包外国烟,抽了一支觉得口感不错,便塞到口袋里,然后交给了李敏,让她带给妈妈,但一定要叮嘱她不能多抽,不然太伤害身体。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的当天,贺子珍并没有赶到现场,对此,她感到十分内疚和惋惜。孔东梅在陪同贺子珍去毛泽东纪念馆的路上对贺子珍说:“外婆,你一定不要太激动,太伤心了。”贺子珍表面看上去平静,可是,真正来到纪念堂的时候,可以看出来,她的心中一定不会是毫无波澜的……
贺子珍曾对孔东梅展示过一件旧军装,称这件旧军装藏着一个秘密,正因为如此她才一直不舍得扔掉。直到贺子珍去世的20年,孔东梅才道出,这件衣服见证过贺子珍和毛泽东离别时的场景,那种伤心的事情,在毛泽东去世后也成为了她老人家的一种回忆。

老一辈的革命家就是如此,长期处在硝烟战火之中的他们,对于感情格外地珍视,也因此写下了一出出催人泪下的人情故事。毛泽东与贺子珍彼此的情谊,也让处在后世的我们十分动容。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20 04:44 , Processed in 0.00737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