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官场高人头脑多机智?看郑板桥、曾国藩智斗盗贼的故事,城府变深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6 04:39: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官场高人头脑多机智?看郑板桥、曾国藩智斗盗贼的故事,城府变深                                                         2023-07-04 09:50                                       

      一天深夜,有个盗贼趁黑摸进郑板桥的家中。郑板桥没有慌张,他明白起床搏斗一定不是盗贼的对手,搞不好还会丧命。可郑板桥又不想任由盗贼翻箱倒柜,心有不甘,就发生了一段精彩的故事。
自称“难得糊涂”的郑板桥,在辞官回家后,隐居乡里,潜心钻研诗词绘画安贫度日。然而,郑板桥可不是真糊涂,他是大智若愚,在他作诗智退小偷,逢凶化吉的故事中,就可以充分体现出来。
一天夜晚,一个小偷就打起了郑板桥的主意。小偷以为郑板桥做过官,家中一定藏有金银,就趁着一个月黑风高,凄冷的雨夜,偷偷溜进郑板桥的卧室。

这时的郑板桥刚刚写完诗词,躺在床上还未睡熟,所以他发觉到小偷在蹑手蹑脚地翻箱倒柜,寻找东西。郑板心中明白,这是盗贼来找财物了。郑板桥是个文人,本就体弱无力,再加上这时他已经上了年纪,暗想自己起身搏斗,不仅会输,搞不好逼得小偷狗急跳墙,杀了自己。
郑板桥向来聪明,有智慧,他做官时,就曾屡屡用自己的智慧、才学讽刺、巧骂豪绅、上司,奸官污吏被他骂了,却又找不出漏洞,只得忍着。比如有一次,一个豪绅请郑板桥提个门匾。这个豪绅平日里勾结贪官,坏事做尽,郑板桥就想捉弄一下他,替百姓出口气。
于是,郑板桥就题写了”雅闻起敬“四个字。但当工匠油漆门匾时,郑板桥叮嘱漆匠对”雅、起、敬“三个字只漆左半边,对”闻“字只漆”门‘字。过了一段时间,豪绅门匾上没上漆的那部分字模糊不清,而上漆的部分更衬托的清晰可见。这时,远远望去,原来的“雅闻起敬”竟变成了“牙门走苟”,谐音“衙门走狗”,这位豪绅一时成为百姓口中嘲笑的对象。
郑板桥用自己的才学、智慧巧骂豪绅,这晚,郑板桥分析了自己和小偷的悬殊后,又打算用自己的才学、智慧赶走小偷。

于是,郑板桥装作说梦话,随口说出两句诗:“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小偷一惊,意识到自己被发现了。但贼不走空,总不能就这么两手空空而去吧。就在小偷犹豫时,郑板桥又念出两句诗:“腹中诗书有几卷,床上金银无半分。”
这下小偷明白了,不仅自己已经被发现,这家主人还委婉地告诉他,自己只是个有点才学的读书人而已,家中并无金银,你还是另谋他处吧。
小偷无奈,只好走了。正当小偷回头,要离开卧室时,郑板桥又念出两句诗:“出门莫惊黄尾犬,越墙勿损兰花盆。”
注意,敲黑板了!这两句诗看似是提醒小偷院子里有狗,墙上有兰花盆,别惊动了黄狗,失手打碎了兰花盆。实际上,这正是郑板桥的高明之处。
小偷落空而走,心中本就不高兴。如果惊醒了黄狗,打碎了兰花盆,吵醒了左邻右舍,小偷难免会被捉住,到那时小偷难免迁怒郑板桥。而郑板桥如此一提醒,小偷这才真正知道了郑板桥的为人,为郑板桥的好心而感动,同时也为自己的行为深感惭愧,便蹑手蹑脚地翻墙离开。
当小偷刚刚翻过墙,郑板桥又故意抬高嗓门高声吟道:“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黑赶豪门。”这两句诗一出,顿时拉近了心理距离,小偷听后,心中肯定是暖洋洋的,日后对郑板桥也定会心存感激。
郑板桥这智慧高吧,不仅智退小偷,而且化干戈为玉帛,收服了盗贼的心。其实,智慧往往是相通的,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也曾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曾国藩虽然有很大成就,但他年轻时读书的天赋并不高,别人一天背下的诗文,他要三天五天才可完成。但他坚持勤能补拙,既然自己愚笨,就加倍努力,日夜不停地学习。

有一天晚上,有个小偷溜进了曾国藩的房间,想等到曾国藩熟睡后,盗取钱财。不料,这天晚上,曾国藩把一篇文章重复了很多遍,背诵到下半夜,还是没有背下来。这可急坏了躲在屋榆下的小偷,小偷又困又饿,最后实在是不耐烦了,就怒气冲冲地跳进屋子,对曾国藩说:“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
于是,小偷将那篇文章从头到尾地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这就曾国藩“比贼笨”的故事。初次看这个故事,也以为曾国藩是真的太愚笨了,但后来读了《智囊全集》,结合其他名人的智慧故事,冯梦龙对智慧的解析,才琢磨出不同的味道。
曾国藩是个有智慧的人,他纵然背书愚笨,但他一反常态,背诵到下半夜都不睡觉,难道不是故意的吗?曾国藩看似愚笨,难以背下来诗文,其实这和郑板桥智退盗贼的谋略如出一辙,是大智若愚的谋略,只是常人没看透罢了。
所以,我们无论身在官场、职场、生意场,都要多读些增长智慧的书籍,借鉴、学习别人的方法,像郑板桥、曾国藩一样用智慧帮人、帮己,用智慧谋身、谋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7 20:12 , Processed in 0.00736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