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是上甘岭狙神,206发子弹毙敌203人,回乡后却对罐头产生了阴影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8-4 19:01: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他是上甘岭狙神,206发子弹毙敌203人,回乡后却对罐头产生了阴影                                                         2023-08-04 08:40                                       
                                       

“拿开,不要再让我看见这个东西!”
这个对罐头避之不及的老人就是邹习祥,是上甘岭战役中响当当的“狙神”,当年他凭借一把狙击手击打得对面的美军魂飞魄散。
只用了206颗子弹就能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击毙203个敌人,当时的他是带着满身荣耀回到祖国。
可是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场让他一战成名的上甘岭战役,也就此给他留下了终生的阴影。
以至于很多年过去,已经满头白发的邹习祥还是不能直视任何罐头,就是连看都不能看。
当年的上甘岭战役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邹习祥为什么会将罐头视作洪水猛兽?在“狙神”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辛酸往事?

小将初上朝鲜战场
“你真的想好了吗?”
1949年11月,二野部队解放独山的时候,邹习祥所在的部队发起起义,从此归入解放军的队伍。
但是因为知道这些人里有很多人都是被迫当了壮丁,所以部队特意发了声明,尊重每一个人的决定,愿意回家的可以领两块大洋的盘缠,想要留下来当兵的就去前面报名。
27岁的邹习祥就是在几个月前被敌人抓了壮丁,现在选择放在他的手上,究竟是回家还是继续留下来当兵,邹习祥纠结了很久还是选择留在解放军的队伍里。
就这样,邹习祥从今天开始正式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因为从小就跟着家里人进山打猎的原因,虽然邹习祥当兵时间不长,可是他的枪法却是部队里数一数二的准,再加上他为人比较机警,所以很快就升任班长一职。

当初跟着部队围剿匪首皮老满的时候,狡猾的皮老满在围剿工作刚一开始的时候就得到消息提前跑路了,大部队搜了十多天都没能将他捉拿归案。
这天,邹习祥带着人在街上巡查的时候,注意到有一个小女孩每天到这个时候都会带着一包东西出去,可是等回来的时候就只剩一个空空的包裹了,而这已经不是邹习祥第一次看见她了。
小女孩古怪的行为引起了邹习祥的注意。
经过几天时间的接触之后,小女孩终于放松了警惕,并且还在不经意间将有个带枪的叔叔藏在她家地窖的事情说了出来。
这个消息让邹习祥肯定这个藏在地窖里的人就是他们要找的皮老满,不过为了谨慎期间他还是带着几个人偷偷跟在小女孩的后面。
直到地窖打开,确认真的是皮老满之后,才打了个手势,一下子冲进去将皮老满控制住,带回团部。
因为这件事情,邹习祥还立了第一个二等功。

加入解放军部队之后,无论是训练还是平时的生活上,邹习祥都受到组织上不少照顾,他看着部队每到一处,当地老百姓都是夹道欢迎,越发肯定这是一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部队,是他想要终身呆着的队伍。
然而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的打响,让好不容易过上安稳日子的中国人民再一次陷入战争当中,为了守卫现在的太平日子,彭德怀司令带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浩荡荡度过鸭绿江,奔赴一江之隔的朝鲜战场。
而此时仍在国内待命的部队,也开始加班加点地进行训练,其中就包括邹习祥所在的二野5兵团。
邹习祥和所有战士一样,一边努力训练,一边做好随时奔赴前线战场的所有准备。
终于,1952年3月,邹习祥所在的部队接到了赴朝参战的命令,而邹习祥也从此正式成为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1营1连的一名优秀战士。

一个月后,135团就接到上级命令死守五圣山的上甘岭高地,这是一座和敌人紧密相连的军事要地。
他们的身后就是一大片平原,非常适合美军的坦克大炮作战,如果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誓死守卫阵地,这是每一个奋战在上甘岭的志愿军战士们牢牢记在脑子里的一句话,而这时候邹习祥所在的就是上甘岭的最前线537.7高地,这里距离敌人阵地最近的位置只有六十米的距离,也是上甘岭中最为险要的阵地。
仗着飞机大炮的绝对压制,美军对志愿军所在的北面山头进行了不间断的攻击,志愿军连夜修好的防御工事,在第二天就会被敌人全部摧毁,他们只能连夜进行补修。
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身边的战友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去,连长和排长已经不知道换了第几个,战壕附近的泥土都成了炭黑色,但是邹习祥和战友一起,始终坚守阵地,不让敌人前进一分一毫。

狙神闻名北山高地
眼看着一道山岭之隔的537.7高地久攻不下,敌人就开始转换策略,想要从内部瓦解我军的士气。
他们站在只有几十米之外的敌军阵地里载歌载舞,举办各式各样的宴会野餐,美酒佳肴和邹习祥他们手里硬到嚼不动的土豆形成了鲜明对比。
为了进一步激起怒气,他们甚至专门派一队士兵进行公开挑衅,每天对着我军阵地拉屎撒尿,将吃剩的罐头隔空扔过来,还美其名曰说让邹习祥他们尝尝鲜,甚至有时候公然站在战壕外面对着我军后方的阵地指手画脚。
而这些无疑是美军仗着他们的飞机大炮,一方面想激怒我军出手,一方面想借此试探我军的底线,消磨我军的锐气。
这天,正当嚣张的美军军官像往常一样对我军阵地指手画脚的时候,一枚不知道从哪里飞过来的子弹正中他的眉心。

突如其来的一枪将站在旁边的几个士兵全都吓掉了魂,他们慌慌忙忙地往沟壕里面跑,可是还不等他们成功找到掩体,紧随而至的子弹就像长了眼睛一样,无论他们怎么躲闪都被一枪毙命。
从这天之后,嚣张的美军士兵再也不敢光明正大地进行挑衅,一个个像小鸡仔一样缩在战壕里,不敢露出来半分。
团部得知这振奋人心的机枪是邹习祥开的之后,立刻将邹习祥叫到办公室,对其进行嘉奖。
邹习祥没想到自己开的这几枪竟然有这么大的作用,看着领导们对他毫不掩饰地赞赏,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道:“我当时没想那么多,只是想着美国人太嚣张了,想要杀杀他们的威风。”

得知邹习祥从小就在山里进行狩猎,练就一手百发百中的枪法之后,组织上立刻决定将邹习祥这次打击敌人命名为“冷枪战术”,组织各个阵地的机枪手去前线观摩学习邹习祥的战术。
很快,“冷枪杀敌战术”就被全面应用到了战场之上,从1952年初夏到十月上旬,只是537.7的北山高地就成功歼灭敌人3558人,而邹习祥一个人就用206颗子弹成功狙杀203个敌人。
邹习祥“冷枪英雄”的名号就这是从这里来的,与此同时邹习祥也被授予“二等功臣”的光荣称号,成为志愿军的英雄士兵,也成了让人闻风丧胆的“狙击兵的神话”。

誓死守卫上甘岭
1952年10月14日凌晨4点,上甘岭的上空被不计其数的闪光弹照得比白天还要亮,看着一颗颗划破天际的闪光弹,所有坚守在北山高地的志愿军战士们都知道决战的时刻即将到来,敌军马上就会对他们进行最猛烈的攻击。
就在这个不足3.7平方公里的阵地,遭到敌军300多门大炮,27辆坦克,40多架飞机的不间断攻击,炸弹就像雨点一样密集地落在战士们的头顶。
进攻最猛烈的时候,平均每秒钟就有6枚炮弹落在537.7北山阵地,闻名军事史上的“上甘岭战役”就在敌人丧心病狂的炮火猛攻下拉开了序幕。
在敌人绝对的炮火压制下,志愿军战士们躲在坑道里,尽量将自己的身体贴近坑壁,想要借此躲避炮弹的攻击,可是仅仅是炮弹的余震就人难以承受。

很多将士在不间断的余震中出现了错觉,有的耳膜出血,有的内脏受损,一直跟在邹习祥身边的17岁小兵甚至因此丢了性命。
在那段时间的上甘岭说是人间烈狱一点也不为过,到处都是烧焦的味道,当将士们好不容易从所剩无几的坑道里爬出来的时候,在偌大的上甘岭高地上竟然找不到一块完整的石头。
黑的、黑的、黑的......
一眼望过去,到处都是黑色,整个山坡的土地、被炸出的树根、来不及躲回战壕的士兵......这个上甘岭到处都弥漫着一股死亡和悲伤的气息。
战斗在进攻和反进攻之间拉开了序幕,白天敌人用猛烈的炮火开路攻占我军的阵地,等到晚上,我军又成功利用夜间的优势,将阵地从敌人的手里抢了回来。
一位从上甘岭战役中活着回来的士兵说过,“当时所有的人都杀红了眼,只要稍有风吹草动,眼睛还没睁开手里的刀就刺了过去,但是很多时候才会发现是虚惊一场。”

战斗就这样持续到第15天的时候,邹习祥所在阵地的物资已经所剩无力,最开始他们还能用从死人身上找到的饼干充饥,用自己的尿液解渴。
可是随着时间的过去,他们连尿都没剩下多少,几个人才能凑够不到一个人喝的量,还要将这些留给伤员,他们只能每天早上舔洞壁上稀少的露水过活。
这样坚持了6天之后,眼看着身边所剩无几的战友,他们决定不能再这样下去,必须有人回去搬救兵,否则的话等敌人真的攻上来,他们根本没有力气还手。
讨论过后,他们决定派八个人中身体素质最好的邹习祥回去搬救兵。

英雄归来满身伤
战争到了这个阶段,双方都很清楚彼此的情况,就像邹习祥知道他们仅剩的8个人不是敌人的对手,需要回去搬救兵一样,狡猾的敌人也深知他们已经是强弩之末,必定会求援,所以敌人对其进行了严格的搜索。
为了躲避敌人的攻击,邹习祥不得不捡起敌人之前故意扔在这里的罐头盒子,将它扔出去吸引敌人的注意,自己则趁机跑出去。
一路上,邹习祥如法炮制躲避了敌人多次的搜索,可是这一次邹习祥刚跑出去没多远就被敌军发现了,为了躲避追捕,邹习祥将战友的遗体堆在自己的身上,希望可以躲开敌人的追捕。
虽然最后成功躲掉了追捕,不过在敌人对遗体进行捅刺搜寻的时候,邹习祥的左手臂也因此留下了永久的贯穿刺伤。
“战友们还在等着我,我绝对不能倒在这里!”

靠着这样的念头,邹习祥强撑着找到了指挥所,可是刚讲完北山阵地的情况,邹习祥就晕了过去,等到他醒来的时候,才得知已经派出了增援部队。
但是因为要躲避敌人,前线的阵地修建得十分隐蔽,没有人带路很难找到入口,邹习祥来不及休息就立刻请求再次奔赴前线。
等邹习祥带着增援部队赶回来的时候,留守的7个战友只剩了最后几个。
1952年11月11日,上甘岭反击战打响的时候,邹习祥带着最后几个战友一起冲上前线,将敌人又赶了回去。
这个从贵州山区出来的小士兵几次历经生死才终于从战场上活着回家。
回国之后,邹习祥拒绝了部队的额外照顾,低调地回到家乡,所有人只知道他上过战场,但是没有一个人知道他就是为数不多参与了上甘岭全程战役的“冷枪英雄”。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是,这个平日里乐呵呵的老人只要一看到罐头就会大发雷霆,嘴里一直念叨着:“拿走,快拿走,不要再让我看见美国人的东西!”
在当时所有人求之不得罐头,在邹习祥这里成了深恶痛疾的东西,家里人都不能理解他这个古怪的行为。
直到很多年之后,有记者来家里采访的时候他们才第一次详细地了解到邹习祥的过往,虽然平时经常听邹习祥提朝鲜战场的事情,可是这次他们才是第一次知道这些事情背后的辛酸往事。
“他娘的这些美国佬,天天就知道朝我们扔罐头,等我们回去一定也要坐在一起吃个痛快!”
这是当初邹习祥和战友们的承诺,他们约好了一起回来吃罐头,可是到最后却只有邹习祥自己一个人活着回来了,身边的战友全都留在了异国他乡,而这个吃不到的罐头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他不愿意违背誓言自己一个人吃罐头,更是痛恨当年吃着罐头的美国人,而从此之后“罐头”在邹习祥心里也就代表着痛恨的美国人,代表着当年的战友,是到死都抹不去的伤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6 20:38 , Processed in 0.00775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