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鹦烈鹏:中国最后一位在世御医,关押28年还行医,秘方无偿捐国家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9-6 06:33: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鹦烈鹏:中国最后一位在世御医,关押28年还行医,秘方无偿捐国家                                                         2023-08-27 20:43                                       

                                       

鹦烈

1945年的8月8日,苏联进攻伪满洲国,在日本即将宣布投降之际,一个苟延残喘了几十年的“伪满洲国”,也彻底宣告覆灭了。

举国欢腾之时,这个政权所扶持的傀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此时正在做亡命之徒。

末代皇帝带着随从十分狼狈的四处逃窜,也是世间少有之景,不过,溥仪狼狈的逃亡生活没有持续几天,很快他便被捕入狱,成了阶下囚。

爱新觉罗家这位末代皇帝的一生的确充满了戏剧性,但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戏剧中的“悲剧”。

从“唯我独尊”的大清皇帝,到一个平等的中国公民,辽宁抚顺的监狱成了溥仪的过渡期。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尽管到了这种地步,这个“傀儡式”人物,依然保持着爱新觉罗家族的“高贵”。

一个末代皇帝,没有“手握江山”的权力,却在傀儡王国里做着自己的皇帝梦,并且还有一群人配合他的表演,想来的确是愚蠢至极。

然而,在抚顺的监狱里,溥仪的身边有一个特殊的人物,让人不得不注意,这个人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一个大夫——爱新觉罗·鹦烈·鹏。

鹦烈的特殊,不仅仅因为他是中国最后的“御医”,也不只是因其医术高超,他的特殊,更多是与末代皇帝溥仪有关。

爱新觉罗家的人,在时代变幻的浪潮中,都各自体验了不一样的痛苦人生。

这位“鹏老”一生无大过、无大祸,却在新中国成立后入狱28年,悲剧的根源,皆与溥仪有关。

溥仪

有的人一出生,就注定会拥有不平凡的人生,上天早已安排好的命运,无论怎样都改变不了。

他出生那年已经是1916年了,大清已亡,这个世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鹦烈姓爱新觉罗。

姓了爱新觉罗,就算大清王朝覆灭了,也依然要服从爱新觉罗家的命令,鹦烈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便深刻领悟了这个道理。

鹦烈的家族有着特殊的身份——御医,祖辈多人曾为宫廷御医,叔父鹏书堂那时正是溥仪的御医。

能亲近皇帝,为皇帝效劳,想来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许多平民百姓挤破脑袋想要的这份殊荣,鹦烈却不以为然。

鹦烈的父亲生活在这个御医世家里,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他也希望儿子能够远离宫廷,做个庶民百姓就好。

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鹦烈生来就对宫廷生活有一种恐惧,做个平民百姓,才是他一生的信仰。

这对父子看似有着同样的观念,其实不然,鹦烈天真地以为学医只要不进宫,就不必做御医。

但父亲深知,儿子只要学了医,就由不得自己了,因此他极力反对鹦烈踏上医学这条路,他为儿子打造的路子是学法律。

在父亲看来,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只有远离朝堂的是是非非,才不必提着脑袋过日子。

然而,子不随父愿,才是世间常事,这个满族家庭的血统似乎注定了他们世世代代当为御医。

鹦烈对法律无感,反而从小就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后来更是违背父亲的意愿考入了满洲哈尔滨军医学校。

入学时,鹦烈对父亲说:“将来只给百姓看病,不去侍候人。”

可生在御医家族,注定了他无法医平民,父亲无可奈何,却也拦不住他,以后的路还是要靠他自己走。

不知后来在抚顺监狱里的那些年,他是否曾想起父亲的阻拦?是否为此悔过?

溥仪

鹦烈后来在哈尔滨军医学校学习,听起来似乎与皇帝没有什么关系,但“御医”这个位置,兜兜转转还是他。

那时在伪满洲国的管理下,哈尔滨军医的毕业生也严格实行军管,一律分配到各个军队中。

鹦烈毕业时已经是1940年了,但伪满政权尚未瓦解,他不得不接受分配,到了齐齐哈尔伪满第三军管区当军医。

此时的爱新觉罗·溥仪正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做着伪满洲国的“皇帝梦”。

政权是傀儡政权,可这个皇帝依然维持着旧王朝的“体面”,不仅吃穿用度要和从前皇宫里的一样,就连御医也要精挑细选。

伪满皇宫旧址

当时,在溥仪身边做御医的是鹦烈的那位叔叔鹏书堂,可叔叔年事已高,鹦烈从军的第二年,他便去世了。

命运的安排看起来顺理成章,丝毫没有给鹦烈准备的机会。

御医是最亲近皇帝的人,在人选上丝毫马虎不得,溥仪首先想到的便是世代为御医的鹦烈家,而这个家族中,鹦烈是第一人选。

很快,1941年,溥仪的命令就下来了,他直接要求鹦烈前去伪满洲国的宫廷,做自己的“御医”。

接到通知的鹦烈丝毫没有受宠若惊的感觉,而是十分恐慌,皇帝身边不好待,父亲早就告诉过他这个道理。

溥仪

面对溥仪下达的指令,鹦烈的第一反应是“逃避”,于是他以自己年轻没有经验为由,拒绝了这个差事。

不得不说,那时的鹦烈还是年轻不懂宫廷事,皇帝的指令哪里容得你拒绝?何况是傀儡皇帝溥仪,他希望别人无条件顺从自己。

果然没过几天,“军令”下来了,这次溥仪的通知后面多了一句话:“如有违令,则军法问处!”

鹦烈吓得立马收拾了行囊,坐着火车一路来到长春,这一去,此生再也无法摆脱溥仪的影响了。

到了长春,鹦烈首先见到的是溥仪的弟弟溥杰,和溥仪不一样,溥杰是他长久的人生中最“温暖”的人。

溥仪是一个冷冰冰的皇帝,这是鹦烈相处几年的感受,好在有溥杰在身边,才让他感受到了难得的亲切。

(左一)溥仪、(右一)溥杰

记得初次见面时,溥杰便对鹦烈十分热情,鹦烈年少不经事,很直率地问他:“见了皇帝是不是要下跪?我不懂宫里的规矩。”

溥杰丝毫没有皇家的威严,他笑着说:“不用不用,见了皇帝请个安就行了。”

不过,才二十来岁的鹦烈实在是太紧张了,当他见到溥仪皇帝的时候,还是吓得两腿直打颤。

后来鹦烈每每回忆与溥仪的初次见面,都无法再详细描绘出请安时的场景了,只记得那时的紧张感与压迫感。

溥仪的冷冰冰和鹦烈的紧张使得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显得有些尴尬。

还好有溥杰在一旁缓解气氛,溥杰说:“这个鹦烈很像他的叔叔,医道不错,人又可靠。”

溥杰

拜见溥仪之后,鹦烈正式开始了他的“御医”工作。

其实工作内容倒是很简单,每周一次的健康状况问诊,对于精通医术的鹦烈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

但在皇帝身边这种“大气不敢出”的服侍生活,还是让他觉得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出生于医学世家,又精通中西医的鹦烈,在溥仪面前却丧失了他所有的自信。

每一次开药方时他都是小心翼翼的,而且每次开的药方溥仪都要看一看。

鹦烈这才吃惊地发现,原来这个溥仪皇帝是懂医术的!

许多时候,鹦烈呈上去的药方,溥仪都会做一些小小的改动。

当然,溥仪改药方并不意味着他的医术高于鹦烈,但碍于皇帝的身份,鹦烈也不敢多言。

几年的宫廷生活虽然战战兢兢,倒也相处得十分融洽,鹦烈以其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大家的尊敬,无论哪位大臣生病,溥仪都亲自派他问诊。

然而,与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和大臣过于亲近,并非一件好事,鹦烈为此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几年后,日本大势已去,眼看自己的皇帝梦做不成了,宫内人心惶惶,溥仪也开始安排出路。

穷途末路之际,溥仪倒是做了一位有“义气”的皇帝,对于这个跟了他几年的御医,溥仪并没有亏待他,还送了他一个“宫廷秘方”。

这个贵重的“宫廷秘方”,时隔将近半个世纪,依旧还有人对其虎视眈眈。

古有赵氏托孤,今有溥仪托药方,,这一行为,倒是让溥仪在鹦烈心里的印象好了一些。

许多年过去了,鹦烈依稀记得伪满洲国覆灭前的场景,有一天,溥仪将他叫来,那次对话的内容,他永生难忘。

鹦烈向侄子传授医术和秘方

溥仪说:“你也回老家吧······我把‘御用苍龙丸’的方子送给你,这是一个从隋朝流传下来能治百病的宫廷秘方······但你要记住,这个方子只准用,不准卖!”

鹦烈之前从来没有在溥仪口中听说过这个药方,这番话更是让他疑惑不解,不过他谨记溥仪说的“只准用,不准卖!”

在大势将去之时,溥仪对鹦烈可以说是有着充分的信任,他也的确没有辜负这份信任,这份“宫廷秘方”,他保护得很好。

1991年2月,台湾中医院王立宝院长专程到沈阳,先后两次在凤凰饭店宴请鹦烈和他的大女儿。

醉翁之意不在鹦烈,而在于他手中的“御用苍龙丸”药方,当时他提出要以100万的高价购买。

溥仪被特赦

1991年的100万,是一笔巨款啊!但鹦烈谨记溥仪吩咐,丝毫不为金钱所动,他说:“秘方是祖国的,我哪能把它卖钱呢?”

溥仪若泉下有知,想必也会十分欣慰,他虽做了许多错事,但也没有看错人,鹦烈的确是个有良知的医生,多年来受尽苦难却初心不变。

当年拿着药方离开伪满洲国之后,溥仪以为他安全了,可实际上,离开溥仪的鹦烈,后来的几十年里一波三折,并不太平。

离开溥仪,从御医成为了一个平民百姓,一开始,这种身份的转变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因为他从小立下的“为百姓治病”的医学理想终于可以实现了。

不过,鹦烈“御医”的名声早已在外,所以还是会有许多达官贵人邀请他去为家里人治病。

据说当时有位姓赵的官人,家中母亲久病不医,鹦烈诊治半个月就治好了她的病,鹦烈“名医”的称号也因此更加响亮了。

然而,即便他已是“民间名医”,也无法否认他曾经溥仪皇帝身边御医的身份,短短几年的御医工作给他今后的人生惹来了大麻烦。

解放后,公安机关对所有身份特殊的人都进行了登记和调查,曾在伪满洲国做过御医的鹦烈自然也在调查范围之内。

伪满洲国的皇帝,溥仪的罪名是不一般的,鹦烈作为溥仪身边十分亲近的御医,同时服务于伪满洲国的大臣,这顿牢狱之灾是免不了的。

1951年4月,鹦烈被关入了抚顺的战犯监狱,这一关,就是漫长的28年。

在监狱里,他没想到能够再次遇见溥仪和溥杰兄弟,然而今夕不同往日,他们都是阶下囚,平等的地位,无主仆之别。

但鹦烈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医生身份,在监狱这几十年里,他竟能坦然自若,做了长达28年的战犯医生。

说来可笑,溥仪因为身份特殊,受到特殊关照,倒是被提早特赦了,溥杰也一起被释放。

因服务于溥仪而受牵连的“御医”鹦烈,却要独自在狱中熬过漫长的岁月。

溥杰被释放前对鹦烈说:“表现积极些,你出去还能做个好医生。”

《末代皇帝》剧照

溥杰总是在鹦烈人生的关键时刻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此时的交待,又让鹦烈重新燃起了希望。

好歹还有一技之长,他在狱中洗心革面,用医术帮助别人。

鹦烈这一生医过皇帝,医过大臣,医过庶民,也医过阶下囚,作为医生,倒也不枉此生了。

所谓医者仁心,大抵如此,在医生面前,才是真正的众生平等。

直到1979年,鹦烈表现良好,获得特赦,结束了他长达28年的监狱生活。

在狱中的溥仪

出狱之时他才得知,妻子早在多年前就离开了人世,两个女儿也已经嫁到了外地。

28年的时间仿佛是被人偷走的一样,物非人也非,唯一不变的,是他高超的医术。

而此时,他又收到了溥杰的鼓励,溥杰听说鹦烈出狱的消息,立即写信给他,信中勉励他,希望他在有生之年继续为社会做贡献。

几十年里,溥杰在鹦烈的生病中是像光一样的存在,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温暖的鼓励、支持。

鹦烈也的确不负溥杰所望,从前,宫廷御医的身份使他入狱,但后来他充分利用宫廷御医这个称谓,行医于世。

世人提及鹦烈总不会忘记他“宫廷御医”的身份,仿佛和溥仪沾上关系,就有着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一样。

但仔细想想,鹦烈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医生,也是迫于无奈才为溥仪和他的伪满洲国服侍了几年。

除此之外,他精湛的医术,作为医者的仁心与道德,都是难能可贵的品质,世人的一声“鹏老”,便是对他的尊敬与认可。

溥仪曾托付给他那个不可转卖的药方,他答应了之后,就从未食言,后来的处置方式,着实令人意外。

鹦烈(左二)去看望溥杰(左三)

直到1997年,他将自己那个宫廷秘方捐给了家乡的制药厂,他说:“我要在有生之年多做善事,让更多的患者得以康复。”

除了这个秘方之外,他还把自己的很多方子无偿献给很多机构,让它们得以传承下去,这些方子后来也都以“宫廷”开头。

如今,106岁的爱新觉罗·鹦烈·鹏尚在人世,这位见证了重大历史事件的“御医”已经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一代名医。

溥仪做了错事尚能被特赦,鹦烈作为医人无数一代名医,世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原谅他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7 01:47 , Processed in 0.01007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