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罗布泊惊现神秘干尸,警方破案后大惊:他是失踪58年的志愿军功臣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7-22 08:12: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罗布泊惊现神秘干尸,警方破案后大惊:他是失踪58年的志愿军功臣                                                        2024-07-21 12:28                                        

发布于:天津市
   
   在茫茫新疆戈壁上,曾有过一湾湖泊,因为形状如人耳,所以被称作地球之耳与死亡之海,而它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罗布泊”。
如今早已干涸为盐壳的罗布泊,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意象,这里曾是神秘的楼兰古国的所在,是大汉天军饮马砺剑的丝路咽喉。而即便是现代,它也曾是“邱小姐”大放光芒的地方。

但谁也不曾想到,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罗布泊竟还能以一则让人叹惋的故事重新走进世人的眼中。而要说起这个故事,就不得不回到七年前的一个秋日的下午......
2016年的十月份的一天,一支小规模的探险队走进了罗布泊,他们一行三人顶着凛冽的狂风踏足黄沙,在碎石滩上漫步,壮美的新疆风景让他们连连啧叹,大家都说这趟旅途总算没有白来。
但就在下一秒,他们脸上的笑容就没有了,因为其中一个队员发现GPS失灵了。在茫茫戈壁上,失去了方位可是件要命的事情,搞不好就要被困死在广袤的罗布泊。

因此三人站在原地不敢再走了,其中一人提议赶紧顺原路回去找车,只要找到车就还有救。要不然等到夜幕降临,就算饿不死也要冻死在这里。
说完想法,大家赶紧分散开来向着来路找去,大伙的心情一时间都变得急切起来。可就在走出去没多久后,一个女队员突然大喊:“这里,这里有死人!”
听到这句话,其余两人也跑了过来,然后他们就看见了半掩在黄沙中的一具尸骸。准确地来说,是干尸,一具已经高度腐烂但还相对保存完整的干尸。

亏的这里是干燥的罗布泊,所以尸体才会以这样的状态出现在他们眼前,但还是已经难以分辨了。
对于这种情况,三人也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在这种人迹罕至的戈壁滩上,出现遇难者的遗体再正常不过了。
因此,三人的表情很平静,只不过心里还是一阵发毛,毕竟要是走不出去,他们或许也会变成这副模样。

想到这,他们就无法淡定了,准备赶紧分头去找车。好在经过一番寻找后,三人找到了他们的汽车,并准备启程回宾馆。
但就在回去的路上,三个人的心里还是十分忐忑,一想到刚才的那副情景,他们始终无法释怀。无论怎么讲,那也是一条生命,虽然不幸在这里遇难了,但保不准他的家人还在苦苦守候他的消息。
如果就此放任不管,那岂不是要给这人世间留下一条遗憾,而要是能帮死者找到家属,让他入土为安,也是一件好事了。
想到这,三人决定不能就这么算了,必须报警!很快,一通电话打到了当地派出所,而他们所汇报的情况也被成功被记录。

第二天,警方就找到了三人探险队,并请他们带路去找寻那具干尸。当人们再次找到那个不幸的人时,警方立即对现场进行了勘察,而这一查可不得了,一连串的细节让所有人都不淡定了。
在尸体的旁边,人们发现了一个布包,里面装着一个护目镜、一个手电筒、一张《洛阳日报》以及三份书信。

让人们惊讶的是,那份《洛阳日报》上清楚地写着“1960年9月13日 ”,也就是说,死者其实已经遇难五十六年了。
死者的打扮也很符合时代特点,虽然他的衣物已经很破烂了,但依旧分辨地出是上世纪才有的蓝布军装。联想到当时那个年代,一个念头出现在了众人的脑海里:这个人不会是当年来罗布泊参加军事任务的军人吧?
很显然,这个可能性非常大,毕竟他还随身携带了手电筒和护目镜,这表明他可能在执行某种任务,然后因为不明原因的意外遇难了。

想到这,众人更不敢大意了,他们赶紧查看起那三份信件。尽管光阴与风沙使得这三份信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但依旧留存了一些信息。
在第一份信件上,大家就发现了两个地址,一个是寄出地新疆若羌,另一个是收件地四川仪陇,而收件人为邓光学;在第二份信件是从四川巴中发出寄往贵州的,而收件人是李中华;至于第三份信件,由于破损严重,已经无法识别,依稀只看见崇山二字。
正是这三份信件,为民警锁定死者身份提供了重要线索,大家基本断定:死者是六十年代来疆的士兵,他的老家在四川,他的名字应该就是“李中华”、“崇山”和“邓光学”中的一个。这样一来,民警进行搜寻工作的范围就小多了。

在确定了工作方向后,大家先是一起就地选择了一个墓地,将死者妥善安置,让他入土为安。随后,一通电话就被打到了四川仪陇和巴中,当地警方受到委托,开始搜寻符合条件的人。
仪陇和巴中的警方一起排查了好长一段时间,终于将1960年以来 的所有失踪人员信息理清楚了,还真让他们发现了一个叫李中华的失踪人口,而他的失踪时间也正是1960年,而他的父亲就叫李崇山,妻子则叫邓光学。

得知这个消息,警方非常兴奋,大家立即着手调查李崇山及其家人的下落。但很遗憾,这么多年过去了,李崇山早就离世了,而李中华的妻子早就改嫁并搬家了,也不知道去哪里了,他家里也没什么别的亲人了。
事情到这一步,刚刚燃起的希望破灭了,大家伙一时间还有些气馁。可思来想去,警方还是决定再努力一把,继续调查邓光学的下落,或许还有机会。
又是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漫长的搜索调查开始消磨人的意志,一切希望都变得缥缈起来。但也许这世上真有诚感动天,当警方在网络上发布了李中华的遗体认领公告后,真的有人找上门来,来人声称:“那个人可能是我父亲。”

一时间,所有人大喜过望,而警方在仔细盘问了对方的身份信息后,确定一应信息都是吻合的。警方随后还做了DNA比对,最终确定来人就是李中华的儿子。于是乎,谜团终于被揭开了,李中华的家人被找到了。
第一时间,警方就驱车赶到了位于四川巴中的李中华妻子邓光学现在的家中。
而在邓家,警方见到了一个头发雪白的老奶奶,她已经八十多岁了,却依旧口齿清晰,见到警官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他已经死了是不?”
警员们郑重地点了点头,但邓光学依旧表现地很平静,她说:“这么多年了,像是人间蒸发了,不晓得心里还有没有这个家。”

说着说着,邓光学的眼里终于有了泪花,她略带埋怨地说:“从家里一走就音信全无,大家都说他在外面吃香喝辣,不管我们娘几个了。”
说完,老奶奶更难过了。在和老奶奶一番交流后,大家才最终弄明白了当年的事情,而让所有人震惊的是,原来他们为之寻访这么久的人,竟然是抗美援朝的二等功臣。

作为一个四川娃儿,李中华出生在三十年代,他的童年是在抗战中度过的,而他从小就是听着川军的故事长大的。英雄的故事滋养出少年的爱国热情,当解放军挺进西南的时候,李中华想也没想就参军去了。
而那个时候,李中华已经和邓光学成亲,并养育了一个孩子,同时邓光学还怀了另一个孩子。
面对丈夫的离去,邓光学自然是不舍的,但邓光学同时也知道,只有打跑了蒋介石他们才有好日子过,所以只能与丈夫依依惜别。

后来战争结束了,李中华也安然回到家中,这让他们一家人很是欣喜,以为能好好过日子了。可谁也没想到,没过多久美国人又打到鸭绿江边了,军队一纸征召令,李中华再次出征朝鲜。
在朝鲜战场上,李中华依旧是英勇作战,他还曾冒着生命危险救下两个战友。最终,李中华因功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并拿到了二等功臣的荣誉。而尽管经历了更为残酷的朝鲜战争,但还是活着回到了四川老家,只是他的左腿受了伤,留下了残疾。

作为功臣,李中华被分配到了一家棉纺织厂当工人,倒是有了正经工作,只是工资比较微薄。等到李中华的两个儿子都长大了,家里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他的工资不够开销。为了养家糊口,李中华决心放弃在纺织厂的工作,另外找一个能赚钱的营生。
不久后,李中华听说贵州在修铁路,那里的工资高,他就准备买票去贵州。妻子邓光学倒是同意了,但对于丈夫再一次出远门还是充满了担忧,但李中华只是安慰她:“我就是去挣钱的,挣到钱就回来。”最终,李中华成功去了贵州,也成功入职了铁路工程项目。
过了几个月,李中华给家里寄去了一封信,还有一沓钱,他在信里说:“我现在过得很好,工作也很好,这些钱给你们用,我年底再回来看你们。”收到丈夫的信,邓光学也很高兴,觉得丈夫这趟贵州去对了。

随后,邓光学带着钱和信来找公公李崇山,李崇山也高兴地不得了,还立即请人给他写了回信:“儿子,我们一切都好,你在那边记得报平安。”谁也不曾料想到,这将是他们最后一次互通信件。
到了年底,李中华并没有回来,而家里给他寄信也收不到回信。在过了一个极不踏实的年后,李家人终于着急了,他们开始托人四处打听,并频繁写信到贵州,但终究是没有任何回音。
几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依旧如此,直到所有的等待都成了没有结果的煎熬。
渐渐地,村里人开始开邓光学的玩笑:“你男人肯定是在外面挣大钱了,重找了婆娘,在外面吃香喝辣,不管你们娘几个了。”

一开始,邓光学还能付之一笑,但时间久了,她终于开始心慌了。可不管她再怎么心慌和着急,一连几年的时间过去了,还是没有任何结果。
李中华的父亲与弟弟跑遍了政府单位,始终也没有消息,老人家终其晚年都深陷对儿子的思念中,直至去世。至于邓光学,再也坚守不下去的她只好带着孩子改嫁,而她的后半生也在深深地埋怨着李中华。
了解到了这些,警方才终于理清了头绪,也重新认识了这件事情的意义,他们决心彻底搞明白李中华遇难的真相。而终于新一轮的走访调查,结果也水落石出。

原来,当年李中华确实是去贵州修铁路了,但没过多久就被单位派到新疆做考察,目的地就是罗布泊。
可当年的条件实在太恶劣,工人们没有充分的保护措施,李中华最终是和工友们走散了,并在罗布泊遇难。
了解到这些,李中华的家人终于谅解了他,他的儿子也提出要让父亲落叶归根。可是以李中华的遗骸状况,回乡安葬并不现实。

最后,还是新疆地方的警员一起凑了五千块钱,将李中华的遗体火化,然后将骨灰盒送回了四川。
2017年的1月2日,当遗体被送回巴中的时候,八十多岁的邓光学眼泪止不住流,她最终只说出了一句话:“我们接你回家了。”

近六十年的等待,几乎就是人的一生了,这漫长的时间几乎可以让一个人被彻底遗忘。但不管旁人是否记得,最亲最爱的人始终会记得你的模样,期待着你回来。
李中华就是这样的,纵然黄沙吞没了他,灾难杀死了他,时间将他变成枯骨一具,但在他的父母妻儿那里,依旧留有一块地方等他回去。

而对我们来讲,也应该去铭记,铭记一位为这个国家抛洒过热血的勇士,他曾是一个英雄,守护过我们的和平生活。最后,让我们感谢在这件事情上辛勤付出的干警们,因为有尽职尽责的他们,才有了这段故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30 19:48 , Processed in 0.00838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