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志愿军连长用“三种战术”,40人歼灭800美军,回国后升至副师长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 06:58: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志愿军连长用“三种战术”,40人歼灭800美军,回国后升至副师长                                                           2024-09-22 16:54                                        

发布于:河南省
   
                          
兵书《司马法》:“凡胜,三军一人。”

铁原地区255.1高地正面的美军足有一个“加强团”,而防守此地的志愿军仅有40余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种防守作战无异于“以卵击石”。可防守此地的连队居然仅伤亡14人,而且还歼灭了美军800余人!

这个连队是如何做到的?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彭德怀识破了李奇微的“阴谋”,在敌人全线反攻之前命令部队撤退。可志愿军战斗部队刚刚开始北撤,敌人就突然发动了进攻!企图拦腰截断志愿军的退路。

铁原是志愿军的“后勤仓库”,而且此时志愿军的后勤补给时刻都受着美军飞机的威胁,大量物资无法运抵前线。如果美军攻下铁原,那么前线三个兵团几十万人的退路就会被截断,没有粮食弹药,主力极有被全歼的可能。

另外,铁原的北面一马平川,美军的摩托化行军正可以发挥优势,到那时志愿军的双腿真的难以跑过汽车的四个轮子。

彭德怀直接打电话给19兵团司令杨得志,声音沙哑而低沉:“就是把六十三军打光,也要再坚守铁原15至20天!”

还托杨得志转告63军军长傅崇碧:“你部攻如猛虎已经出名,现在希望你部守如泰山。”以第63军为主展开的这场铁原阻击战,成了保护志愿军主力的生死之战。

“铁在烧”

以傅崇碧为军长的第63军,在铁原正面约25公里的防御地域开始了艰苦的阻击战。

63军的敌人是美第八集团军总司令范弗里特,他指挥美骑兵一师、美步兵第25师、英步兵28旅和英步兵第29旅共5万余人,而且配备1300多门火炮、180辆坦克。

而志愿军仅有2.4万人,并且63军已经连续作战一个多月,没有得到弹药、粮食补充…

1951年6月1日,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发起了全线进攻,崇尚“火力覆盖”的范弗里特疯了一样向志愿军的阵地投放炸药,涟川至铁原一线终日火光冲天、浓烟蔽日。

中国士兵用血肉之躯与美军的钢铁联盟进行着正面冲击!铁原真的在燃烧!

63军军长傅崇碧对此战永远难以忘怀。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战斗开始后,战士们躲在战壕里,待敌坦克冲过战壕后,用苏制反坦克手雷从后面向坦克投掷,击毁敌坦克100多辆。
……
敌人每天白天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攻占我阵地,我们在夜间组织力量又夺回来。铁原南面原来森林茂盛的山地被敌机投下的凝固汽油弹烧成了光头。日夜听不到枪声只听到炮弹和飞机投下的炸弹声。从数里以外看去,铁原以南的半面天空都变成了红色。战士们的脸被硝烟烤成了黑色。
……
阵地几乎被互相隔绝。战士们疲劳得爬在工事里就睡着了,敌人冲到跟前,醒过来又打。
……
许多阵地上战斗到最后只剩下一两个人,一两个人最后又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一线的部队全都拼了刺刀。
……
全军的口号…“人在阵地在,坚决守住阵地”!

面对敌人强大的火力,傅崇碧军长几乎是绞尽脑汁,他们想法设法去避免部队的伤亡。最后,面对强大的对手,傅崇碧决定采取新战术。而且很快就在后续投入的部队中做了部署:

拉长阵地,纵深梯次配备,少摆兵。多屯兵,最大限度的减少敌人密集的火力杀伤,用“战斗小组”的形式提前与敌人接触,让敌人过早展开。充分发挥火炮、短兵火器的威力,同时避免正面与敌对抗,采取正面抗击与侧翼反击相结合,利用我军“夜战”的长处袭扰敌人。

实战证明,这种机动的、小量的防御体系适用于63军的防御作战,而且在实战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战果。

“众人拾柴火焰高”

63军188师563团8连奉命防守在255.1高地,而他们这支连队仅有40余人,连长叫郭恩志。

“不打无准备之仗”,战场经验丰富的8连连长郭恩志,接到命令后第一时间就带人到达了255.1高地,他对整个高地的地形、地貌进行了仔细观察和分析。

突然郭恩志脸上闪过了一丝笑意,他发现该高地的战术价值极大!

郭连长发现:
在高地的正前方是一条“丁”字形公路,这条公路向南可以通往敌人的阵地,向东北可以通往我军后方,是敌人向我军纵深攻击的必经之路。在255.1高地的东侧有一个200高地,南侧有一个无名高地。

郭恩志等人观察完地形之后,当下就拿出了阻击方案:由2排防御200高地,战斗力较强的1排在地形复杂的无名高地组织防御,3排在255.1高地上作为连预备队,根据战场情况随时支援1排或者2排

8连的作战方案为什么定的如此之快?

文章开头引用了一句话:“凡胜,三军一人。”就是说,要想打胜仗就得集中集体的智慧,要团结协作。郭恩志就是这样的一个连长,他充分发挥连队集体的智慧,勘察地形时,郭恩志让连队来到了255.1高地展开了一次“实战演练”。

在勘察地形时,255.1东侧和南侧的200高地、无名高地引起了8连指战员们的注意,他们发现东侧200高地的特点是:坡度缓、而且长有很多植被,便于进攻方隐蔽进攻。而南侧的无名高地特点是:坡度很陡,山崖多,易守难攻。

郭恩志在提出自己意见之前,让连队的排长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让他们说说如果自己是敌人的指挥官,会对哪个高地实施主攻。1排长沉思一会儿,开口说:

“如果我是敌人的指挥官,我会先攻打200高地,因为该高地山坡平缓、离公路近,又有树木遮蔽,便于隐蔽并迅速实施攻击,也利于向纵深发展进攻。”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郭连长和其他人员觉得1排长说得有道理,都同意他的意见。郭恩志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敌人在200高地受挫之后,会转向哪里进攻?战场经验丰富的排长们纷纷发表了意见,最后大家得出两个结论:

一是:敌人进攻200高地受挫以后,他们一定会把主力用来攻打无名高地上,当敌人在两个高地都失败后,就会像以往战斗一样,羊群似地全面展开攻击。

二是:敌人也可能采取两点攻击的方法,同时对两个高地实施攻击,但敌人仍然会把主攻方向放在200高地。

在集中众人的智慧之后,郭恩志这才定下了阻击方案:让2排防御200高地,1排防御无名高地,3排在主峰上作为连预备队。而且,郭恩志还特别做出了两个预案,这都是根据刚才众人商讨的结果决定的。

预案1:如果敌人采取一点攻击,攻击2排阵地时,1排和3排隐蔽待击,避免遭敌火力杀伤,当敌转向无名高地攻击时,以猛烈的火力阻击敌人;
预案2:如果敌人同时对两个高地实施攻击,1、2排的反冲击行动应密切配合,在1排打退敌人冲锋后,根据命令,依托阵地以火力杀伤或阵前出击敌人,配合2排反冲击。

很快,郭恩志连长布置完了计划,大家按照连长命令进入各自阵地,做好战斗准备。就在大家刚进入阵地之后,敌人果然向200高地发起了进攻,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行动早已被8连猜到了。

战斗打响后,敌人进行了两次集团冲锋,可在2排的猛烈阻击之下,敌人的进攻全都破产了,不得不停止进攻。敌人见势不妙,于是再次用起了火力优势,开始对8连整个阵地进行猛烈地炮击。

郭恩志迅速带领全连进入隐蔽部躲避敌人的炮火进攻。几乎是在一瞬间,敌人的炮火停止了,郭恩志走出隐蔽部开始向山下观察,敌人果然又把攻击目标转向了1排防守的无名高地。

敌人正猫着腰,利用山脚的阴影、山坡的树木向无名高地接近,想利用烟幕弹和阴影的掩护突然袭击1排阵地……

“三朵花”与“三枪”

再好的战略部署,遇到美军强大的火力都可能会大打折扣。此时8连面对的敌人不是“一击即溃”的蒋军,他们除了面对冲锋的敌人,还需要面对的是敌人强大的“炮火覆盖”。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有各种各样的火炮、坦克、飞机……

如果8连仅靠“死守”,不仅要付出极大的伤亡,还很难挡住美军的进攻。

该怎么办呢?

郭恩志连长有着丰富的战场经验,他根据战场地形、我军拥有的少量的小口径迫击炮和90火箭筒,发明了一个新的战术,这个战术有一个很漂亮的名字:“三朵花”。

首先,利用迫击炮的杀伤力在敌冲击队形的前后左右各打一发炮弹,将敌人赶到中间;这是“梅花”。

然后,重机枪对敌密集的队形中间进行射击,迫使敌向左右两侧分散兵力,以便我反击分队各个围歼;这是“一串红”。

最后,我两侧反击分队分别从左右翼插向敌队形后进行拼杀,在正面抗击分队的阵前出击的配合下,一举歼灭该敌。这是“荷(合)花”。

回到战场……

此时,敌人已经接近无名高地的山脚,成散兵队形向前缓慢行进,距离一排阵地只有50、60米左右。

郭恩志连长见状,立马带领连里的60迫击炮和重机枪班向1排阵地跑去,并且迅速召集防守在无名高地的副连长、1排长和主要作战人员。简要地介绍了他深思熟虑的“三朵花”战术,大家都纷纷赞同。

郭恩志连长与大家约定“三声枪声”为号令,第一枪为梅花,第二枪是一串红,第三枪是荷花

大家接到命令之后,马上进入阵地,而这时敌人已经接近了迫击炮阵地!迫击炮班的二炮手立马做好发射炮弹准备。

只听“啪”的一声!郭恩志连长的手枪打响了第一枪,迫击炮班迅速在冲击敌人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打出了四发炮弹。这个“梅花”算是成型了,就见到20多个敌人应声倒下,剩下的都开始往中间聚拢,第5发炮弹刚好又打在了中间。

“啪”的一声!郭恩志连长的第二枪打响了!重机枪手对着聚成一堆的敌人就是一通扫射,150多发子弹噼里啪啦的就撞向人群,只听山下敌人开始鬼哭狼嚎,又打倒了一大批敌人。为了躲避机枪扫射,敌人开始分成两路进攻。

“啪”的一声!第三声枪响了。等待已久的副连长听到了连长的信号,他带领两个反击小组从两翼出击,伴随着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冲向了惊魂未定的敌人,他们把敌人“包”了起来。阵地前的防御部队也发起了突然袭击,配合反击小组全歼了这伙敌人。

依靠这样巧妙的战术,8连硬是抗住了敌人13次的进攻,而8连的正面之敌是美王牌军骑兵1师的一个加强团!

打到最后,8连伤亡了16人,毙伤敌人800余名,在9连的掩护下突围而出。让第9连战士们惊诧不已的是,8连的阵地前敌人的尸体多得简直插不下腿。

1952年,郭恩志连长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立特等功。并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郭恩志历任副营长、副团长、副师长

最后

在铁原阻击战中,8连的防御阵地仅仅是“冰山一角”。例如,在“法化洞”阵地防御战中,8名勇士跳下悬崖宁死不当俘虏……63军的全体将士们用勇气和智慧死守着铁原防御线,为志愿军主力部队重新修整、布置防线赢得了时间!

6月10日,北进的“联合国军”在63军持续顽强的阻击之下,其北进势头逐渐减弱。最后终于停止了进攻。李奇微无奈地承认:“敌人再次以空间换取了时间,并且在其大批部队和补给完整无损的情况下得以安然逃脱。

战役结束之后,彭德怀风尘仆仆地赶到伊川,看望了这支“伤痕累累”的铁军。他看到,战士们面色发黄、赤脚光背、有的只剩一条短裤。看到这种场景,向来严肃的彭总动容了:

“你们打得好,吃了很多苦,牺牲了很多好同志,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我彭德怀也感谢你们!”

战士们相互拥抱,在欢呼声中痛哭失声:“祖国万岁!”“一切为了祖国!”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08:02 , Processed in 0.00760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