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代田园诗中的“家园美”,在恬静中感受美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5 06:58: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唐代田园诗中的“家园美”,在恬静中感受美                  

2024-10-13 14:15                                        

发布于:天津市
   
        家园是人的居住之所,家园在一方面是围合和限定,当人处于属于个人的小世界中,人才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在另一方面是接纳和敞开,当人从自身的有限进入宇宙的无限中时,人类摆脱了以自己为中心的狭隘偏见,人才真正摆正自己的位置,与万物比邻而居。
在田园中,诗人找到家园,而当人在家园中安居、乐居之时,人才按照自己的本性而存在,万物也如其所是地存在。人与万物共生共存,如此世界也就成为一个美的世界。

一、世外桃源之田园
田园是自然的大地,是人生活劳作的场所,在田园中,人感受着春夏秋冬的万物流变,也感受着播种和收获的喜悦。田园诗人生活在田园之中,诗人与自然万物共同作为生活在天地之间的一份子,诗人与田园是共生共在的。
1.优美的田园风光
诗人与田园是朋友的关系,诗人到最真实自然的田园的纯美时候,也就发掘到自身最真状态的美好。诗人把自己的全身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拥抱个体的生命、将有限的个体投向最广大、最无限的自然之中,诗人在此时才真正与大自然做到最深切的共情交流,感受宇宙最细微的生命变化中蕴含的无限诗意。

唐代田园诗中的田园表现为最天然最真实的田间风物,诗人自觉放弃了对自我的执着,改变从自我的角度去观察自然之物的方式,变为从自然万物本身的角度去观察自然。自然生命的本来样貌由此全方位地涌现。
田园诗中的自然景观可分为田间的自然风物和诗人住处周围的景物。田间的自然风物的典型代表可归结为田野、桑麻、稻泰、溪涧、牛羊等。田间的自然风物的特点表现为清丽、宁静、纯朴,表现着自然原有本色的生意,田野是广麦无巧的大地,大地虽然不言语,但是承载万物、滋养万物。

溪涧的水是在流动的,是清澈的,没有受到污染的,这种简单的清丽不是寡淡,而是富有生机的。在安宁静溢的田园中,诗人从自然万物的生灭荣枯中鲜活完整地体验着自然的生生不息。
2.闲情雅致修养地
诗人对时间的体验具象化为对自然万物细腻的感受,在对自然的倾听中获取诗意。王维在《竹里馆》中写:“独坐幽薑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在隐居之时,抬头所见就是天空中的云,诗人把云更称作“闲云”,把它们作为自己闲适生活的伙伴。

诗人在退居、隐居田园之后,获得了大量的闲暇时间,他们的生活是安闲自在的,身体和心灵也都得到放松,诗人在休闲中怡情怡性,更能够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在自由的游戏中愉悦自身。
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闲趣雅好的代表,诗人在这些闲雅之事中使得自身找到精神寄托。归隐田园后剥离了众多外在的拘束,从官场的纠葛中脱身,诗人得以拥有自己充分的闲暇,追求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二、耕作与闲居
在田园中,人需要通过耕种和劳作来从自然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生活物资,耕种也是人与自然接触最直接最常见的表现。对于农夫来说,不论自愿与否,都必须通过劳作来自食其力,耕种和劳作通常都是繁重辛苦的。在田园诗中,诗人不仅有对田家劳作的细致观察,也有自己亲自耕种的体验。

1.乐于劳作
真正热爱田园的诗人即使在繁重的农务中,在归耕家园的时候也是兴奋和愉悦的。由于他们对田园是有着真正的热爱,对美好纯朴的田间景色是充满了亲近,所以他们在辛劳中依然能够体会到闲适和自得。
很多田园诗人在其诗中始终不厌其烦地详细描述自己劳作的过程。孟浩然在自家的南山之下向老农学习种瓜:“不种千株橘,惟资五色瓜。邵平能就我,开径剪蓬麻。”

孟浩然为了学会种瓜,非常谦虚地向乡中的老者学习如何开辟新径、剪除蓬麻,并且产生了对未来好收成的美好期许。他的耕种不在于实际收成的多少,而是对自然的亲近,更是对自己自然本性的保养和坚持。
2.悠然自得的闲居
很多文人都不是孤寂地隐居田园,他们结伴隐居,相互交游,王维在洪上隐居时跟储光義还写过一组《偶然作》相互唱和。王维与他的友人裴迪在辆川一起泛舟,王维倚杖临风听蜂,裴迪醉酒狂歌,两人相对,怡然自得。

诗人和知己和友人聚集在一起都是出于同样对于田园闲适简单生活的热爱。在诗人与友人亲密的交谈和对话中,诗人和友人的关系是纯粹的,诗人与友人相互给予、相互成就。
三、精神寄托之处
人的家园是有边界的,它需要有独立的私人空间,让个人在属于自己的小世界中找到具有安全感、私密性的个人领域。但另一方面,由于人的社会性和群体性,人们的家园也具有对外敞开的一面,人需要同其他人发生联系和交流。
1.温馨的家园
在农耕文明中,乡村保持了稳固的宗族血缘关系,同城市相比,田园的人际关系单纯,乡情淳朴热烈。首先是个人家庭的和睦,家庭的温馨和亲人的依赖给人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

杜甫在《江村》中写“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杜甫在饱经战乱之苦之后终于与家人团聚,享受着来之不易的家庭的温馨。
妻子在纸上画线做棋盘,小儿子在敲针做鱼钩。杜甫在平凡生活的细微之处感受着亲情的温暖生活的美好。
田园诗中,邻翁、野叟、儿童、渔女的形象是亲和亲切的。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写:“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老朋友邀请诗人相聚,田家待客简朴,只是一餐简单的饭食。

最后是与诗人志同道合的友人。真正的朋友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当诗人归隐田园之时,诗人通常都是独居的。在独居之中,诗人是寂寞的,比如“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2.魂归自然
对于诗人,田园真正意义是其精神的家园,诗人回归自然而获得真正解脱和自由。当诗人归隐田园之后,他摆脱了各种世俗规定的限制,不再为功名而烦扰,在身也上都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回归到了生命的真实状态。

王维在《田园乐屯首》中这样描述田园中充实的精神生活“杏树民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渔父是唐代田园诗中常见的意象,典型代表有张志和笔下的渔父“青磬笠,绿養衣,春江细雨不须归。”
诗人在与自然的亲近中体会到自己与自然的大和谐,在自然之中倾听着家园的呼声,自由自在诗意地生活在天地之间,不再纠结于世俗名利的诱惑,而是把生命所有的思绪投入自然之中。诗人归隐田园的原因中起更大作用的是他们出于自己主动的选择,是对自己命运的自主把握,他们将田园作为自己的极乐净土,是主动积极的态度。

在隐逸和休闲中,使得自己的身体也归于寂静安适的状盗中,无沌、随性。全身投向自然,获得了超功利的快意,实现了物与我的合一,思与境的谐和。
当人自由自在地游戏世间之时,人才完全作为人而存在。诗人归隐田园不只是回归外在的大自然,回到山水中尽情自娱,还回归到了内在的自然,回归到我们人自然而然的本性。

            唐代田园诗中的“家园美”,在恬静中感受美                                                                                 2024-10-13 14:15                                        发布于:天津市
   
                          家园是人的居住之所,家园在一方面是围合和限定,当人处于属于个人的小世界中,人才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在另一方面是接纳和敞开,当人从自身的有限进入宇宙的无限中时,人类摆脱了以自己为中心的狭隘偏见,人才真正摆正自己的位置,与万物比邻而居。
在田园中,诗人找到家园,而当人在家园中安居、乐居之时,人才按照自己的本性而存在,万物也如其所是地存在。人与万物共生共存,如此世界也就成为一个美的世界。

一、世外桃源之田园
田园是自然的大地,是人生活劳作的场所,在田园中,人感受着春夏秋冬的万物流变,也感受着播种和收获的喜悦。田园诗人生活在田园之中,诗人与自然万物共同作为生活在天地之间的一份子,诗人与田园是共生共在的。
1.优美的田园风光
诗人与田园是朋友的关系,诗人到最真实自然的田园的纯美时候,也就发掘到自身最真状态的美好。诗人把自己的全身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拥抱个体的生命、将有限的个体投向最广大、最无限的自然之中,诗人在此时才真正与大自然做到最深切的共情交流,感受宇宙最细微的生命变化中蕴含的无限诗意。

唐代田园诗中的田园表现为最天然最真实的田间风物,诗人自觉放弃了对自我的执着,改变从自我的角度去观察自然之物的方式,变为从自然万物本身的角度去观察自然。自然生命的本来样貌由此全方位地涌现。
田园诗中的自然景观可分为田间的自然风物和诗人住处周围的景物。田间的自然风物的典型代表可归结为田野、桑麻、稻泰、溪涧、牛羊等。田间的自然风物的特点表现为清丽、宁静、纯朴,表现着自然原有本色的生意,田野是广麦无巧的大地,大地虽然不言语,但是承载万物、滋养万物。

溪涧的水是在流动的,是清澈的,没有受到污染的,这种简单的清丽不是寡淡,而是富有生机的。在安宁静溢的田园中,诗人从自然万物的生灭荣枯中鲜活完整地体验着自然的生生不息。
2.闲情雅致修养地
诗人对时间的体验具象化为对自然万物细腻的感受,在对自然的倾听中获取诗意。王维在《竹里馆》中写:“独坐幽薑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在隐居之时,抬头所见就是天空中的云,诗人把云更称作“闲云”,把它们作为自己闲适生活的伙伴。

诗人在退居、隐居田园之后,获得了大量的闲暇时间,他们的生活是安闲自在的,身体和心灵也都得到放松,诗人在休闲中怡情怡性,更能够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在自由的游戏中愉悦自身。
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闲趣雅好的代表,诗人在这些闲雅之事中使得自身找到精神寄托。归隐田园后剥离了众多外在的拘束,从官场的纠葛中脱身,诗人得以拥有自己充分的闲暇,追求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二、耕作与闲居
在田园中,人需要通过耕种和劳作来从自然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生活物资,耕种也是人与自然接触最直接最常见的表现。对于农夫来说,不论自愿与否,都必须通过劳作来自食其力,耕种和劳作通常都是繁重辛苦的。在田园诗中,诗人不仅有对田家劳作的细致观察,也有自己亲自耕种的体验。

1.乐于劳作
真正热爱田园的诗人即使在繁重的农务中,在归耕家园的时候也是兴奋和愉悦的。由于他们对田园是有着真正的热爱,对美好纯朴的田间景色是充满了亲近,所以他们在辛劳中依然能够体会到闲适和自得。
很多田园诗人在其诗中始终不厌其烦地详细描述自己劳作的过程。孟浩然在自家的南山之下向老农学习种瓜:“不种千株橘,惟资五色瓜。邵平能就我,开径剪蓬麻。”

孟浩然为了学会种瓜,非常谦虚地向乡中的老者学习如何开辟新径、剪除蓬麻,并且产生了对未来好收成的美好期许。他的耕种不在于实际收成的多少,而是对自然的亲近,更是对自己自然本性的保养和坚持。
2.悠然自得的闲居
很多文人都不是孤寂地隐居田园,他们结伴隐居,相互交游,王维在洪上隐居时跟储光義还写过一组《偶然作》相互唱和。王维与他的友人裴迪在辆川一起泛舟,王维倚杖临风听蜂,裴迪醉酒狂歌,两人相对,怡然自得。

诗人和知己和友人聚集在一起都是出于同样对于田园闲适简单生活的热爱。在诗人与友人亲密的交谈和对话中,诗人和友人的关系是纯粹的,诗人与友人相互给予、相互成就。
三、精神寄托之处
人的家园是有边界的,它需要有独立的私人空间,让个人在属于自己的小世界中找到具有安全感、私密性的个人领域。但另一方面,由于人的社会性和群体性,人们的家园也具有对外敞开的一面,人需要同其他人发生联系和交流。
1.温馨的家园
在农耕文明中,乡村保持了稳固的宗族血缘关系,同城市相比,田园的人际关系单纯,乡情淳朴热烈。首先是个人家庭的和睦,家庭的温馨和亲人的依赖给人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

杜甫在《江村》中写“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杜甫在饱经战乱之苦之后终于与家人团聚,享受着来之不易的家庭的温馨。
妻子在纸上画线做棋盘,小儿子在敲针做鱼钩。杜甫在平凡生活的细微之处感受着亲情的温暖生活的美好。
田园诗中,邻翁、野叟、儿童、渔女的形象是亲和亲切的。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写:“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老朋友邀请诗人相聚,田家待客简朴,只是一餐简单的饭食。

最后是与诗人志同道合的友人。真正的朋友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当诗人归隐田园之时,诗人通常都是独居的。在独居之中,诗人是寂寞的,比如“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2.魂归自然
对于诗人,田园真正意义是其精神的家园,诗人回归自然而获得真正解脱和自由。当诗人归隐田园之后,他摆脱了各种世俗规定的限制,不再为功名而烦扰,在身也上都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回归到了生命的真实状态。

王维在《田园乐屯首》中这样描述田园中充实的精神生活“杏树民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渔父是唐代田园诗中常见的意象,典型代表有张志和笔下的渔父“青磬笠,绿養衣,春江细雨不须归。”
诗人在与自然的亲近中体会到自己与自然的大和谐,在自然之中倾听着家园的呼声,自由自在诗意地生活在天地之间,不再纠结于世俗名利的诱惑,而是把生命所有的思绪投入自然之中。诗人归隐田园的原因中起更大作用的是他们出于自己主动的选择,是对自己命运的自主把握,他们将田园作为自己的极乐净土,是主动积极的态度。

在隐逸和休闲中,使得自己的身体也归于寂静安适的状盗中,无沌、随性。全身投向自然,获得了超功利的快意,实现了物与我的合一,思与境的谐和。
当人自由自在地游戏世间之时,人才完全作为人而存在。诗人归隐田园不只是回归外在的大自然,回到山水中尽情自娱,还回归到了内在的自然,回归到我们人自然而然的本性。

四、总语
总而言之,诗人之所以归隐田园,是因为自然山水之间是人之本源,诗人希望在田园中找到自己的家园。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份子,人们应该倾听自然。
田园不仅是一种生活环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诗人将自己的人生诗意化、艺术化了,诗人在田园中实现与天地相和、与大道达到同和境界。
四、总语
总而言之,诗人之所以归隐田园,是因为自然山水之间是人之本源,诗人希望在田园中找到自己的家园。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份子,人们应该倾听自然。
田园不仅是一种生活环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诗人将自己的人生诗意化、艺术化了,诗人在田园中实现与天地相和、与大道达到同和境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03:32 , Processed in 0.00852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