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国焘能当上鄂豫皖最高领导人全靠王明,叛逃也是因深惧王明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2 06:28: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张国焘能当上鄂豫皖最高领导人全靠王明,叛逃也是因深惧王明                                                                        2024-10-14 14:30                                        

发布于:天津市
   
       在党史上,有两位地位很高的人,曾给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这两个人,就是王明与张国焘。
张国焘比王明大7岁。1897年,张国焘出生于江西萍乡县上栗的一个地主家庭。1904年,王明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金家寨(今金寨县),父亲是一个商贩,家境也很不错。
1925年10月,21岁的王明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时的他,还是国立武昌商科大学预科的一名学生。而此时的张国焘,早已是党内的高层领导人了。张国焘不仅是建党元老,而且在中共“一大”“二大”“四大”上均被选为了中央局委员。

张国焘与王明初识于莫斯科。
1928年夏,张国焘被委任为我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其时,王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他学习成绩很好,能说一口流利俄语,深得时任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兼中山大学校长的米夫之赏识。
在莫斯科,王明仗着米夫的支持,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根本不把张国焘放在眼里。张国焘个性也很强,加上党内资历又老,就不断敲打还是素人的王明。两人水火不容,一度斗争得很激烈。
结果,当时比张国焘低了几个段位且小7岁的王明,在斗争中把张国焘收拾得很惨,占尽了上风。据与王明同一时期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读书的盛忠亮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中国革命》一书中说,当时与王明较量时,张国焘“被完全打垮了”,“遭到了彻底失败”。

1931年1月下旬,张国焘从莫斯科回到上海时,正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之后。其时,党的实际领导人,正是王明。
支持王明上台的,正是他的恩师米夫。党的六届四中全会是1931年1月7日在上海秘密召开的,就在这个会上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王明,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强力支持下一步登天,被选入了中央政治局,很快又补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窃取了中央的领导岗位。
这里顺便交代一下米夫这个人的结局。1937年初,有人揭发米夫是反革命,是托派分子,米夫的好日子到头了。1937年秋,作为中国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的王明曾得意洋洋地对人说:“你还记得那个米夫吗?那老兄不行了,他搞来搞去,反而成了我手下的工作人员了!他的工作由我来负责领导,现在轮到他向我毕恭毕敬的了,哈哈,你说有意思吧!”1938年,米夫在苏联被秘密处决,终年37岁。
六届四中全会后,向忠发虽然还是党的总负责人,但大权已被王明所控制。
这一阶段,尚未成熟的我党,内部斗争很激烈。围攻王明的人不少,而刚回到国内的张国焘见风使舵,全然不顾王明曾对他的无情打击,发表了很几篇重量级的文章,厚颜无耻地弥合与王明以往的裂痕,拼命吹捧四中全会和王明,攻击那些反对王明的人。
就这样,张国焘入了王明的法眼。王明不傻,毕竟张国焘是党内资深领导人,他来主动投奔自己,自然是一件好事,能加重自己的砝码。

张国焘想要的是实权,他委婉地表达了这个意思。于是,王明执掌的党中央,就任命张国焘为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派他以中央全权代表的身份到鄂豫皖根据地去工作。
作为空降干部,张国焘在鄂豫皖根据地一手遮天说一不二,积极地推行王明路线的各种过左政策,以罪恶的“肃反”乱杀革命同志……结果,鄂豫皖根据地丢了,只好转战于川陕边。
在鄂豫皖根据地、川陕苏区时,张国焘迈上了其人生的巅峰。最多时,他麾下的红4方面军达8万人!1935年6月,毛主席、张国焘率领两支红军主力队伍——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
这时,中央红军只有1万多人,而张国焘带领的红四方面军共8万余人。凭着枪多势众和在党内的资历,张国焘想当领袖的野心昭然若揭,对遵义会议后产生的新的中央领导不“买账”。他不仅拒绝执行中央决定的北上政策,还冒天下之大不韪另立了中央。经历了南下的数次惨败后,张国焘不得不放弃南下的错误主张,最终北上到达延安。
张国焘到延安后,还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党的一系列重要文电,都有其署名。
1937年前后,延安各界纷纷要求批判和清算张国焘妄图分裂党、分裂红军的罪行。
王明,又见王明!
1937年11月底,王明携带着共产国际对于中国抗战的最新指示从苏联来到了延安,毛主席、张闻天、周恩来等一批中共领袖“冒着纷飞的大雪”在机场迎接。
紧接着,中央政治局召开十二月会议,王明挟共产国际指示的威力,提出了“一切经过抗日统一战线”的论断,得到了与会绝大多数人的赞同。
当时,毛主席的境地十分孤立。
对于王明从莫斯科归来,张国焘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写道:“王明当时俨然是捧着尚方宝剑的莫斯科的‘天使’,说话的态度,仿佛是传达‘圣旨’似的。”
一天,张国焘一如既往,早起晨练。不料,几名管理人员径直走上前,让他今天必须腾出他住的那孔窑洞,供另外一位中央领导居住。张国焘问究竟是哪位领导。对方告诉他是刚从苏联归国的王明。
已现怒态的张国焘立马怂了。
惹不起躲得起。于是,张国焘另外找了孔窑洞,很麻利地搬了家。
但王明还是找上门来了。见面后,王明说,曾被张国焘倚重的原西路军将领黄超、李特等已被当做托派分子,秘密处决了。
张国焘吓出了一身冷汗。
王明仍像当年在莫斯科一样,盛气凌人,不断以批评的口吻正告张国焘必须深刻检讨、认识错误,而且明确指出,张国焘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且有托派特嫌。随后,王明在各种场合公开点名,批评张国焘,并将其错误进一步理论定性。
从这天起,张国焘心神不定,坐卧不安。如果说前一段时间中央对他的斗争和批判,他毕竟还能接受。王明的归来,却使他产生了死亡的恐怖。他深深知道,王明的手有多黑。从这时起,张国焘就打算叛变革命了。
张国焘的警卫员何福圣晚年在《红色带刀侍卫——张国焘卫队长自述》口述说:“自从王明那天来过之后,张国焘整个人的感觉都不好了,人一下子就憔悴、苍白了好多。”
1938年4月,惊恐不安的张国焘借清明节祭拜黄帝陵之机,在国民党方面的帮助下逃至武汉,背叛了人民阵营。
叛徒从来都不会有好下场。投奔了国民党的张国焘很快就被国民党摈弃,还曾沦落为军统的一员,过着很困窘的生活,后去了香港,又去了加拿大,最后于1979年冬天冻死于多伦多的一家养老院,凄惨地客死异国,活了82岁。

接着再说说王明的结局。
1945年4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宣判了曾统治我党4年之久、影响党达14年之久的王明“左”右倾错误路线的“死刑”。
此时的王明曾给全会写信,表示对决议“完全同意和拥护”。
在党的七大上,毛主席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亲自提议并做工作让王明继续担任了中央委员。建国后,王明任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副主任。
1950年10月25日,经中央批准,王明携夫人孟庆树、两个孩子王丹芝和王丹丁,在中央派遣的保健医生陈锋禹、保姆陈启珍的随行陪同下,去了苏联养病。
1974年3月27日,疾病缠身、长期卧床不起的王明病死于莫斯科,终年70岁。(刘继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0 07:56 , Processed in 0.00790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