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给毛主席拆过炸弹,是唯一没有带过兵的开国上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14:32: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他给毛主席拆过炸弹,是唯一没有带过兵的开国上将                                                                               2024-12-01 16:15                                        

发布于:天津市
   
        他就是李克农,与那些统率三军,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军不同。李克农从来没有带兵打过仗,却被授予上将军衔。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让我们看看他的一生。
时间回到1899年,李克农出生于安徽芜湖,自幼在私塾读书,直到初中才进入圣雅教会中学学习。圣雅教会是芜湖有名的中学,也是辛亥革命的发源地,李克农也是在这里开始接受进步思想。
学业结束的几年时间,李克农在北京报社做过发行工作,后来因为政府搞复辟政策,报纸被关门,他只能回到芜湖。正好赶上五四运动的浪潮,李克农毫不犹豫的投身新文化运动。

1925年,教会学校全部被关闭,那些被迫退学的学生没有地方可以学习。党中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任命李克农和张秋人、阿英等人成立了“教委委员会”。他们接连开办了两所中学,分别取名为“民生,新民”,寓意一看便知。
李克农担任民生中学校长,负责学校一切事务。与此同时,他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式开始地下情报工作。这所中学便成为地下党的秘密据点,为党培养了很多人才。
次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全国的“四一二政变”。芜湖地区被笼罩在一片乌云之下,许多共产党和爱国人士被迫害,大量的地下组织被发现。李克农被迫离开芜湖转移至江北,继续从事秘密工作。
后来在阿英的描述下,我们才知道李克农当时的处境多么危险。一边要与残酷无情的恶霸作斗争,一边还要偷偷潜入敌人内部,窃取情报。直到最后时刻李克农才逃了出来,在此期间,李克农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英勇和冷静。

1928年,李克农刚转移到上海,就立即寻找组织,开展工作。先是成立报社太阳社,宣传教育文学。接着创办春野书社,作为秘密联络点。最后又组织群众发放传单,利用一切可能进行宣传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克农接触到了钱壮飞,通过他了解到国民党正在招兵买马,发展特务情报机构。李克农心想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趁机打入敌人内部。经过不懈努力,李克农终于考上了上海无线情报局。在敌人内部,给党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
直到北平解放后,李克农才出面担任毛主席的安全工作。尽管国民党被赶出了北平,但还有许多特务组织留在这里。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国民党特务多达八千多人。
李克农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建议毛主席暂时住在香山。他先去检查住所。果不其然,在毛主席的房间角落发现了一枚炸弹,妥善处理后,毛主席才安全入住,李克农严谨的工作态度深受毛主席的喜爱。全国解放后,李克农担任了中央情报部部长。

1949年,毛主席应邀赴苏,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此次的安全工作仍由李克农担任。在毛主席访问期间,李克农破解了毛人凤的阴谋,再次救毛主席于危险之中。
身为共产党人的妻子,赵瑛默默支持丈夫的工作。从不抱怨,用坚强的意志克服了种种困难。多年的地下工作导致李克农和他的妻子聚少离多。但两人的感情依然不减当年。
本以为战争结束,他们可以安稳的度过晚年。可谁能想到,1961年李克农的妻子赵瑛却病逝于北京。这件事给李克农带来沉重的打击,也许是对妻子的无尽想念,也许是害怕她一人孤单,在妻子去世的第二年,李克农也走了。
李克农不仅为党和人民付出了一生,也为子女树立了榜样。生前李克农对子女的要求非常严格,也许是受父母亲的影响,他的子女后来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9 06:36 , Processed in 0.00735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