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50年,韶山开始分土地,当地老乡致信毛主席:您家现在有几口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9 19:03: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50年,韶山开始分土地,当地老乡致信毛主席:您家现在有几口人                                                                2025-01-09 17:30                                        

发布于:天津市
   
       土地是孕育古今、文化发展的源头。从阡陌黄土到泥火制陶,从土地荣光到星河梦土,华夏子民心灵深处的精神文化与梦想诉求在此落地生根。思想千载,情通古今,对土地的深厚眷恋与梦想归属的背后都是中国人民对华夏大地深厚情感。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中国人民大都是依靠土地生活和生存,所以土地在广大中国人的心中可以称得上是神圣的存在是生存的象征。可是,中国大多数时候土地都是在地主的手中,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才真正得以当家作主,要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
当新中国成立之后,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爆发。在湖南韶山,一件令当地政府苦恼的事情出现了。那就是关于毛泽东老家的家庭成分划分问题。后来通过对毛主席的询问,最终是解决了这件事情。

打下家业,一生勤俭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有过很多重要的人,同时最令毛泽东印象深刻的人便是她的父亲毛顺生。在毛泽东的记忆中自己的父亲是一个生活在旧社会的苦难人,年轻的时候家中的生活条件很不好,父亲为了生活只能够选择当兵后回家做一点小买卖谋生。自己的父亲一生都勤俭节约,最终终于为毛家打下了一份家业。
187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出生在晚清同治年间。毛顺生小时候家里是并不是很富裕,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贫寒。在父母的安排下,毛顺生和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和文七妹成婚。毛顺生十七岁的时候就开始挑起家里的大梁,为了生活日夜劳作。
当时毛顺生每天都早出晚归,日复一日地在田间劳作,不仅仅要上山耕作打柴还需要喂猪养鸡等诸多农活。可是即使是毛顺生这样的努力和辛勤劳作,他们家的生活也没有得到半点的改善。

后来曾国藩开始在湖南地区创办军队,所以当地就涌起了一股参军入伍的高潮。当毛顺生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也决定出去搏一搏,毕竟留在当地只靠着自己做农活是不可能有出头之地的。不仅如此当兵还会有各种补贴和军饷,若是能够有机会谋求个一官半职那将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毛顺生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参军入伍的道路上。
可是毛顺生的军旅生涯并不顺利,可以说是平平淡淡,他在军队没有任何的建树。后来,就拿着自己这么多年攒下来的军饷退伍回到了老家。毛顺生退伍回家之后用自己的军饷仔细盘算之后的生活,也做起了一点小生意。
毛顺生也成功因为自己的盘算赚了一点小钱,家中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可是毛顺生自小就是过惯了苦日子的人,即使是现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可是在毛顺生的心中还是有一种勤俭节省的思想,并且这样的想法根深蒂固伴随了他的一生。

思想理念,与父相悖
毛顺生虽然是一个很节俭的人,可是他对于自己儿子的教育还是十分重视。其实毛顺生的心中一直都很向往读书向往知识,而且他自己曾经也因为知识吃过很多的亏,所以在毛泽东小时候就被毛顺生送到了私塾读了六年的书。
毛泽东在读书的时候十分刻苦,也因此在学校里面成绩出色。毛泽东在知识的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梦想,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同时毛泽东的心中也坚定了对于文学和历史的热爱。
通过历史毛泽东其实一直都在想为什么底层百姓的生活会如此苦,到底怎样才可以改变如今农民百姓的生活。于是在毛泽东的心中便坚定了发奋读书的决心和信心,他要用自己的一生来改变农民的命运。

同时毛泽东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和心境,尤其是当时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他的心中更加地涌起了一种救国救民的思想理念。于是毛泽东就决定自己一定要走出韶山,走到全中国的面前去探索解放和崛起的道路。
1910年,毛泽东开始走出大山追求知识。毛泽东在读书期间十分的努力,成绩年年都是名列前茅。后来成功地考入了湖南师范学校,也在大学中找到了自己追求的信仰,开始为了信仰而革命。
可是这个时候,毛泽东的父亲却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去参加革命,只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在家中有一个安稳的生活。毛顺生对于毛泽东所追求的信仰一概不知,可是后来看到了自己儿子的坚持他渐渐地也就同意了毛泽东的事情,并且也给予了他一些支持。

划为富农,散尽家财
毛泽东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成为了党中央的主要领导者。最终凭借着毛泽东和无数的革命烈士前辈的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最终夺得了战争的胜利,解放了全中国,而毛泽东也实现了自己心中的理想。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为了广大农民考虑就开始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范围遍及全国。当时毛泽东的家乡湖南韶山也响应国家的号召,在当地深入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可是在开展运动的过程中,当地的政府领导遇见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关于毛泽东的。
当时工作小组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进展十分迅速,在1950年秋天的时候已经开始准备为当地的农民划分成份,可是到毛泽东的家庭的时候,工作人员犯了难。

于是负责主要运动的人就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询问主席应该怎么样办。按照毛泽东家里面的情况,应该将其划分为富农,可是这样一来就会使毛泽东的身份有所转变,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出身富农实在是会令人诟病。所以他才会询问毛泽东作何打算,在信中他询问了主席该如何办这件事情,希望能够得到毛主席的指示。
后来毛主席将事情全部了解之后,就给当地的工作负责人回信了。在毛主席的回信中,他表示将自己的家庭成分划分为富农级别,并且将自己家里面的所有财产都分给当地的农民,除此之外一定要按照政策来办事,不要有任何的徇私枉法。
于是,在接到了毛主席的指示之后,当地的负责人就按照规定将土地革命进行下去。

小结:
父母之为子则为之计深远,毛泽东的父亲为了毛家辛劳一生,最终为儿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毛泽东自幼便被父亲送到了学校学习,在接受过教育之后毛泽东的心中燃起了为国为民的理念,这样的信仰理念也就伴随了毛泽东的一生。毛泽东此人两袖清风,从不因为自己的私事给国家添麻烦,称得上是清正廉洁,实在是后世的楷模。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2 11:01 , Processed in 0.00837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