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古奇文《座右铭》100 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20 18:08: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千古奇文《座右铭》100 字                                                2025-02-20 00:00                                        

发布于:山东省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篇仅 100 字的奇文,它便是东汉书法家崔瑗所写的《座右铭》。崔瑗一生坎坷,因报仇心切而惹下大祸,为了警醒自己,他写下了这篇铭文。

别看它篇幅短小,却蕴含着为人处世的大智慧,每一个字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千古奇文,探寻其中的人生哲理。

座右铭

崔瑗〔两汉〕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01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在背后议论他人的不足,也不要过分夸耀自己的成就。

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喜欢搬弄是非的人,他们热衷于揭人短处,却不知这样的行为往往会让自己陷入孤立。而那些总是夸耀自己成就的人,也容易招致他人的反感和嫉妒。

孔子曾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则不足观也已。” 意思是,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华和美德,如果骄傲自满、吝啬不与人分享,那么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称道了。

智者应当具备谦逊包容的心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用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02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帮助他人时不要有所图谋,而应是发自内心的无私奉献。

古人云:“施恩不图报。” 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当我们帮助他人时,应该放下功利心,以一颗平和的心去对待。而当我们受到他人的帮助时,一定要心怀感恩,铭记在心。

我们会遇到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如果我们能够伸出援手,给予他们一些帮助,不仅能够解决他们的问题,还能传递出温暖和关爱。

而当我们自己遇到困难时,也会有人愿意向我们伸出援手。这种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精神,正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

03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名誉如同镜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即,而仁德却是人生的支柱。

在古代,“仁”一直是治国理政的核心。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强调以仁爱之心待民;孟子更是将仁政作为国家治理的根本,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我们常常会追求名誉和地位,却忽视了仁德的重要性。其实,真正的君子应当致力于内在品质的修炼,而不是外在的名利。只有具备了仁德之心,我们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和长远。

04

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这句话强调了内心的自省和自律。在行动之前,我们要先审视自己的内心,不仅要考虑到行为的后果,更要考虑到行为的动机和目的,以此确保行为符合内心的仁德标准。

我们每天都要做出无数的选择。如果我们能够在行动之前,先进行深入思考,就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错误和遗憾。

当我们面临外界的诽谤和议论时,只要我们内心坚定,行为符合仁德标准,就不必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

05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名声和实际行动必须相符,否则就会自食其果。古人云:“故禄过其功者削,名过其实者损。” 守愚并非真正的愚蠢,而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坚定和执着。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给家人的信中曾多次提到“守愚”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守得住愚拙,才能守得住内心。他的这种守愚,最终使他成为了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其功绩和品德至今仍被人们所称颂。

我们也应该保持谦逊和低调,不要过分追求名声和地位,而是要注重实际行动和内在品质的提升。

06

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

“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 真正的君子,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内心的纯洁与光明。

如苏轼,一生坎坷,却始终不失其豁达与豪放;如文天祥,面对生死,依然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当我们身处逆境时,一定要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光明,不要被外界的环境所影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困境中坚守自己的信念,最终迎来胜利的曙光。

07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这句话脱胎于老子的思想。“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它无形无象,却又无所不在。

“道”的运行规律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意味着万物发展到极致必将反向而行,而柔弱正是“道”发挥作用的方式。

柔弱是生命的本真状态,它象征着灵活、适应和持续的生长潜力。相反,刚强则是走向死亡的征兆,它代表着僵硬、固执和无法适应变化的死胡同。

所以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保持柔弱和灵活的心态,不要过于刚强和固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08

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

“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 那些视野狭窄、思维固执的人,往往自视甚高,不愿意接受外界的意见,而真正有智慧、有深度的人,却总是保持着谦逊和开放的态度。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警惕“硁硁鄙夫”的心态。在面对不同的观点和建议时,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地排斥和否定。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升自己的视野和格局。

09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慎言,不是沉默,而是在开口前深思熟虑。节饮食,不是禁欲,而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病从口入,过度的贪食不仅带来身体上的负担,还让我们失去了对生活的控制感。知足,不是安于现状的停滞不前,而是看到自己已经拥有的,不去做无谓的攀比。

我们应该学会慎言和节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要学会知足,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要总是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

10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如果一个人能够持之以恒地行动,久而久之,自然能芳香四溢。不怕无能,就怕无恒。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就写过一副床头联自勉:“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恒心是达成目标的关键品质,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个人修养,都需要经年累月的坚持和努力。

这种坚持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最好,才能量变引起质变。

我们也应该培养自己的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崔瑗的《座右铭》虽然只有 100 字,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处世原则。这些原则不仅在古代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现代社会也同样适用。

让我们以这篇千古奇文为指引,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做一个有智慧、有仁德的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6 20:09 , Processed in 0.00761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