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宋好色词人勾引小尼姑失败后,写下一首名作,千年后仍令人心醉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18 07:25: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北宋好色词人勾引小尼姑失败后,写下一首名作,千年后仍令人心醉                                                              
2025-04-17 19:06                                        发布于:河北省
   
     论及好色,纵观北宋词坛,张先可谓独步天下,无人能出其右。
据传,张先曾与一位年轻尼姑私定终身,然而庵中老尼性情严厉,将小尼姑幽禁于池岛中的一座小阁楼上,以断绝二人来往。
然而,张先与小尼姑情意深重,难以割舍。每当夜深人静,小尼姑便悄悄放下梯子,让张先登阁相会。
二人于阁楼之上缠绵悱恻,互诉衷肠,直至天明方别‌。
然而,这段秘密恋情终究未能长久。老尼姑发现后,将小尼姑送往远方寺庙,彻底断绝了二人的联系。
临别之际,张先心中满怀眷恋与不舍,遂作《一丛花令》一词,以抒其怀。

《一丛花令》

张先〔宋代〕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这首词的大意是:
在高楼上眺望而伤感,苦苦地思念着远方的心上人,这样的事何时才能结束呢?
看来在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爱情更为强烈的了!
离愁别恨正牵连着千丝万缕的柳条纷乱不已,更何况东陌之上,垂柳已是飞絮蒙蒙了呢。
我眼前还浮现着你的马儿嘶鸣着,越跑越远,一路不断扬起灰尘的情景,情郎啊,你叫我到哪里寻找你的踪迹呢?
池水溶溶,一对鸳鸯在戏水,这水南北可通,时见有小船往来。
雕梁画栋的楼阁上梯子已经撤去,黄昏以后,依然还是独个儿面对帘栊,望着斜照在它上面的冷冷清清的月亮。
怀着深深的怨恨,我反复思量,我的命运竟然不如桃花杏花,它们倒还能嫁给东风,随风而去呢。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在她的情人离开之后,独处深闺的相思和愁恨。
开篇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女主人公登高望远、思念远方恋人的无尽愁思,并强调爱情的强烈与无可比拟。
“离愁正引”三句写伤离的女主人公对随风飘拂的柳丝飞絮的特殊感受。
词人以“千丝”谐音“千思”,用飞絮的纷乱象征离愁的纷繁,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痛苦与纷乱的思绪‌。
“嘶骑”以下,直揭愁恨的由来,这三句是写别后登高,心中所想,目中所见的情景。
“双鸳池沼”两句通过描绘双鸳戏水的画面,反衬出女主人公的孤独与苦闷。
“双鸳”二字既点出对往昔欢聚时爱情生活的联想又见出此时触景伤怀、自怜孤寂之情。
“南北小桡通”,则往日莲塘相约、彼此往来的情事也约略可想。
“梯横画阁”三句则描绘了黄昏后女主人公独处阁楼的凄凉情景。
结尾三句以桃杏嫁东风为喻,表达了女主人公对命运的无奈与对爱情的执着‌
这首词以其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意象和新奇的比喻,成为宋代闺怨词中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与命运的思考‌。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8 00:44 , Processed in 0.00721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